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7215发布日期:2021-06-08 16:1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用电器开始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具有喷水功能的拖地设备,因其能够向前方喷水,湿润前方的地面,然后再通过拖布将湿润的地面拖干净。既避免了拖布水分较少时需要重新补水的繁琐,也避免了出现因地面太干燥而容易扬尘的情形。
3.现在有的拖地设备包括主机、设置在主机顶端的操作杆、设置在主机底端的底座和安装到底座上的拖布,其中,主机的前方设置有喷口,主机上还设置有蓄水箱、与将蓄水箱和喷口连通的水泵以及与水泵驱动连接的水泵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握持操作杆,来控制拖地设备的工作姿态,以及喷水与否。水泵电机在长时间工作时,容易温升较快,不仅影响水泵电机的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了水泵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旨在解决现有拖地设备的水泵电机在长时间工作时容易温升过快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内设置有储液箱和用以执行清洁动作的电机,所述主机内设有用以供所述电机散热的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至少部分腔壁由所述储液箱的侧壁构成,所述散热腔通过所述主机上的通风口与外界环境连通。
6.可选地,所述电机包括吸尘电机,所述吸尘电机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散热腔连通。
7.可选地,所述吸尘电机设于所述储液箱的下方,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于所述散热腔的侧下部。
8.可选地,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置有凹陷的容纳槽;所述电机包括安装到所述容纳槽内的水泵电机,所述主机内还设有与所述水泵电机驱动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泵与储液箱连通以便能够将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输送到外界环境中。
9.可选地,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与所述水泵电机的圆周面抵接,以使得所述水泵电机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水泵电机的侧壁和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能够快速地传递到所述储液箱内的液体中,从而使所述水泵电机被冷却。
10.可选地,所述水泵电机的圆周壁和/或顶壁和/或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
11.可选地,所述容纳槽被设置成u形、圆形、半圆形或c形的空腔。
12.可选地,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的顶部的操作杆和设置在所述主机的底部的清洁组件。
13.可选地,所述储液箱和所述水泵电机都设置在所述主机的后部,以使得所述主机的重心位于所述主机的后部。
14.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拖地构件。
1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公开前述的清洁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使散热腔的部分腔壁由储液箱的侧壁构成,使得散热腔内的热量能够被储液箱中的液体所吸收,由于储液箱中的液体通常为水,而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储液箱内的水会吸收散热腔中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电机被迅速冷却,避免了电机温升过快的情形。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储液箱中的液体在吸收了热量之后,温度会升高,温度较高的液体喷淋污渍上时,能够促进污渍的溶解,因此,本公开的清洁设备不仅能够避免电机温升过快的情形,而且还能够利用电机产生的废热来加速溶解地面上的污渍,优化了清洁效果。
17.2、通过在储液箱的底部设置凹陷的容纳槽,并使水泵电机安装到容纳槽内,使得储液箱内的液体能够借助储液箱的侧壁直接吸收水泵电机的热量,提升了储液箱内液体吸收水泵电机热量的效率。进一步凹陷的容纳槽能够增加储液箱与水泵电机圆周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了储液箱内液体吸收水泵电机热量的效率。同时,由于容纳槽设置在储液箱的底部,使得储液箱中的液体较少时也能够为水泵电机提供制冷服务。
18.3、通过在水泵电机的圆周壁和/或顶壁和/或底壁上设置散热孔,使得水泵电机的热量在无法被储液箱中的液体及时吸收时,也能够通过该散热孔传递到散热腔中的空气中,进而高温的空气通过主机上的通风口能够逸散到外界环境中。因此,本公开的清洁设备能够对水泵电机进行双重制冷。
19.4、通过在主机上设置吸尘电机,并在吸尘电机上设置散热孔,使吸尘电机的热量能够逸散到散热腔中,进而从吸尘风机吹出的气流携带至外界环境中,有效地降低了水泵电机和吸尘风机的温度。
附图说明
20.下面参照附图并以手持式清洁设备为例来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21.图1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设备的轴测视图;
22.图2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延长杆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23.图3a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主机的结构分解图(前轴测视角);
24.图3b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主机的结构分解图(后轴测视角);
25.图4a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储液箱的第一轴测视图;
26.图4b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储液箱的第二轴测视图;
27.图4c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储液箱的轴测剖视图;
28.图5a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主机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内轴测视图;
29.图5b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主机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外轴测视图;
30.图6a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充电连接结构的固定夹的第一轴测视图;
31.图6b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充电连接结构的固定夹的第二轴测视图;
32.图7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轴测视图;
33.图8a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底座与清洁组件的装配效果示意图;
34.图8b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分解图;
35.图9a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组件的上轴测视图;
36.图9b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组件的下轴测视图;
37.图9c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组件的结构分解图(无拖地构件);
38.图9d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组件的轴测剖视图(无拖地构件);
39.图9e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组件的剖视图(无拖地构件);
40.图9f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组件的下轴测视图(无拖地构件)。
41.附图标记列表:
42.100、主机;101、喷淋口;
43.110、主体结构;111、内部支架;1111、控制板安装腔;1112、吸尘电机安装腔;1113、水泵电机安装腔;112、前壳;1121、通风口;113、后壳;
44.120、储液箱;121、箱体;1211、注液口;1212、储液腔;1213、注液通道;1214、环形的空腔;12141、进出口;1215、沉槽;1216、容纳槽;1217、上壳体;12171、上卡合结构;1218、下壳体;12181、下卡合结构;122、盖体;1221、转轴;1222、密封圈;1223、操作结构;
45.130、电连接固定板;
46.140、电连接插针组件;141、插针;1411、供电部;14111、环形槽;1412、受电部;142、固定夹;1421、夹持部;14211、凸起;1422、导线连接部;1423、抵触部;
47.150、第一导电片;
48.160、第二导电片;
49.200、操作杆;
50.210、延长杆;211、卡槽;
51.220、手柄;221、喷水按钮;222、吸尘按钮;
52.230、护套;231、卡扣;232、通孔;
53.240、弹性构件;
54.300、底座;
55.310、上底壳;
56.320、下底壳;321、限位结构;
57.330、卡合装置;331、第一卡爪;3311、按压部;332、第二卡爪;
58.400、清洁组件;
59.410、支撑构件;411、下沉结构;4111、凹槽;4112、进风口;412、集尘腔;413、吸尘口;414、导流通道;415、斜面;416、纵向凹槽;417、u形凹槽;
60.420、拖地构件;
61.430、过滤网;
62.440、单向阀;441、固定部;442、活动部;
63.500、充电装置;510、充电插头;
64.600、电导线;610、限位构件;620、冗余段。
具体实施方式
6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本公开仅能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实现,该优选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公开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公开的保
护范围之内。例如,虽然本公开是以手持式的清洁设备为例来进行介绍的,但是本公开的清洁设备还可以是非手持的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等任意可行的清洁设备。
6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7.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68.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设备包括主机100、操作杆200、底座300和清洁组件400。其中,操作杆200设置在主机100的顶端(图1中主机100的上端),用于供操作人员握持,以使操作人员通过握持操作杆200来控制清洁设备的工作姿态和工作状态。底座300设置在主机100的底端(图1中主机100的下端)。清洁组件400安装到底座300上,清洁组件400在清洁设备工作的过程中与地面接触,用来清洁地面。
69.具体地,操作杆200与主机100插接到一起。进一步具体地,主机100的顶端设置有插口(图中未示出),并且插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图中未示出);操作杆200的底端设置有卡扣(图中未示出),操作杆200的底端插入到该插口中,并因此使卡扣嵌入到卡槽中,从而使得操作杆200与主机100固定到一起。
70.如图1所示,底座300的顶端与主机100的底端铰接到一起,以使得底座300能够相对于主机100转动和摆动,以便底座300能够相对于主机100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转动。优选地,在手持式吸尘器被提起的状态下,底座300能够呈下俯姿态,即,底座300的前端低于底座300的后端。由于实现该枢转连接的技术手段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所以此处不再进行赘述。进一步,清洁组件400与底座300沿竖直方向(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可拆卸地安装到一起。
71.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还配置有充电装置500,该充电装置500用于给清洁设备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72.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杆200包括延长杆210、手柄220、护套230和弹性构件240。其中,延长杆210与手柄220插接到一起。示例性地,手柄220的底端设置有插口(图中未示出),并且插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图中未示出);操作杆200的顶端设置有卡扣(图中未示出),操作杆200的顶端插入到该插口中,并因此使卡扣嵌入到卡槽中,从而使得操作杆200与手柄220固定到一起。
73.如图2所示,延长杆210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护套230。具体地,延长杆210侧壁上设有卡槽211,护套23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卡扣231。在安装好的状态下,护套230的部分结构插入到延长杆210,并因此使卡扣231嵌入到卡槽211中,从而将护套230固定到延长杆210上。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图2中所示的通孔式的卡槽211设置成沉槽式的卡槽,即,将卡槽211设置成形成在延长杆210的内周壁上的沉槽。
74.如图1所示,手柄220的前侧设置有喷水按钮221,该喷水按钮221被按下时,清洁设备能够进行喷淋作业,湿润地面。手柄220的后侧设置有吸尘按钮222,该吸尘按钮222被按下时,清洁设备能够进行吸尘作业。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喷水按钮221和吸尘按钮222设置在手柄220的其它任意位置,例如,将喷水按钮221和吸尘按钮222都设置在手柄220的前侧或后侧。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喷水按钮221和吸尘按钮222替换成其它任意可行的操作键,例如触摸式操作键。
75.继续参阅图2,清洁设备还包括被放置到延长杆210中的电导线600,该电导线600包括限位构件610和冗余段620。其中,冗余段620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构件610。图2中电导线600的上端穿过上面的护套230上的通孔232之后与手柄220固定连接到一起,图2中电导线600的下端穿过下面的护套230上的通孔232之后与主机100固定连接到一起。
76.继续参阅图2,弹性构件24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构件610相连接,弹性构件240用于给两个限位构件610提供彼此靠近的力。示例性地,弹性构件240可以是皮筋或弹簧。进一步,为了防止弹性构件240从延长杆210中露出,弹性构件240的尺寸大于通孔232的尺寸。
77.下面结合图1和图2来对延长杆210与手柄220和主机100之间的拆卸和连接做具体说明。
78.如图1所示,在组装好的状态下,延长杆210的顶端与手柄220插接到一起,延长杆210的底端与主机100插接到一起。电导线600的一端与主机100固定连接,电导线600的另一端与手柄220固定连接,并且,电导线600在弹性构件240的作用下,能够将手柄220和主机100拉紧,提供彼此靠近的力。
79.当延长杆210从主机100上拔出之后,弹性构件240和电导线600的冗余段620被拉长,延长杆210与主机100之间通过电导线600柔性地连接到一起。并且,当延长杆210与主机100插接到一起时,弹性构件240产生的弹力会辅助用户使延长杆210和主机100彼此靠近并插接到一起。同样地,当手柄220从延长杆210上拔出之后,弹性构件240和电导线600的冗余段620被拉长,延长杆210与手柄220之间通过电导线600柔性地连接到一起。并且,当延长杆210与手柄220插接到一起时,弹性构件240产生的弹力会辅助用户使延长杆210和手柄220彼此靠近并插接到一起。
80.由此可见,弹性构件240能够起到收线的功能,即,能够使电导线600两端彼此靠近。因此,在能够使电导线600两端彼此靠近,以及在能够实现收线功能的前提下,弹性构件240还可以被其它任意可行的收线装置替代,例如具有卷簧的自动收线器。
81.如图3a所示,主机100的前侧设置有喷淋口101,手柄220上的喷水按钮221被按下时,喷淋口101向主机100的前侧喷淋液体。
82.如图3a和图3b所示,主机100包括主体结构110以及安装到主机结构110上的储液箱120、电连接固定板130、电连接插针组件140、第一导电片150、第二导电片160、电池(图中未示出)、吸尘电机(图中未示出)、吸尘风机(图中未示出)、水泵电机(图中未示出)、作为输送泵的水泵(图中未示出)和控制板(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导电片150和第二导电片160与电连接插针组件140电连接;电连接插针组件140与电池电连接;电池与吸尘电机和水泵电机分别电连接,并且水泵电机的工作状态由喷水按钮221控制,吸尘风机的工作状态由吸尘按钮222控制;吸尘电机与吸尘风机驱动连接;水泵电机与水泵驱动连接;水泵通过水管与储液箱120连通,水泵还通过水管与喷淋口101连通。
83.继续参阅图3a和图3b,主体结构110包括固定连接到一起的内部支架111、前壳112和后壳113。示例性地,前壳112上设置有螺纹孔柱,内部支架111上设置有通孔,后壳113上设置有通孔,螺钉穿过后壳113和内部支架111上的通孔之后与前壳112上的螺纹孔柱拧紧到一起,从而将内部支架111、前壳112和后壳113固定连接到一起。
84.继续参阅图3a和图3b,内部支架111的前侧设置有控制板安装腔1111,该控制板安装腔1111用于安装控制板和电池。内部支架111的底部形成有位于储液箱120下方的吸尘风机安装腔1112,该吸尘风机安装腔1112用于安装吸尘电机与吸尘风机。内部支架111的后侧设置有水泵电机安装腔1113,该水泵电机安装腔1113用于安装水泵电机的至少一部分和水泵。
85.从图1、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结构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看出或毫无疑义地推断出,吸尘风机的轴线与述操作杆200(具体是延长杆210)的轴线偏心设置,并且操作杆200设置在吸尘风机的前侧。以便使主机100的前表面尽量地靠近操作杆200的前表面,从而使得用户从手柄220的处向前看时能够获得更好的视野。同时,也使得整个主机100的重心更加靠后,增加了手柄220施加给用户的重力,优化了用户的握持手感。
86.继续参阅图3a和图3b,前壳112设置有通风口1121和喷淋口101。该通风口1121用于将吸尘风机吸进来的空气再排出到外界。
87.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组装好的状态下,前壳112和后壳113能够围成一个散热腔,控制板、电池、吸尘电机、吸尘风机、水泵电机和水泵都位于该散热腔中,并且该散热腔与通风口1121连通。进一步,为了增加吸尘电机的散热速度,吸尘电机的圆周壁和/或顶壁和/或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并且该第一散热孔与散热腔连通。同样地,为了增加水泵电机的散热速度,水泵电机的圆周壁和/或顶壁和/或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以便水泵电机内的热量能够通过该第二散热孔快速地传递到水泵电机的外侧(即散热腔),即第二散热孔与散热腔连通。从图3a和图3b中不难看出,吸尘风机安装腔1112位于述散热腔的侧下部。
88.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清洁设备的清洁动作包括吸尘电机工作时驱动吸尘风机转动并因此开始吸尘的动作,以及水泵电机驱动水泵转动并因此开始喷淋地面的动作。
89.如图3a和图3b所示,储液箱120被固定到内部支架111与后壳113之间。
90.如图4a至图4c所示,储液箱120包括枢转连接的箱体121和盖体122。其中,箱体121上设置有注液口1211、储液腔1212以及将注液口1211与储液腔1212连通到一起的注液通道1213。其中,注液通道1213延伸到储液腔1212内,以使得注液通道1213的侧壁与储液腔1212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1214,环形的空腔1214在远离注液口1211的一端形成有进出口12141,进出口12141能够被储液腔1212中的液体的液面封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当储液箱120的注液口1211朝上时,储液腔1212中液体的液面淹没了进出口12141时,能够将环形的空腔1214封闭,并使得环形的空腔1214内存在一部分空气。
91.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环形的空腔1214设置成其它任意可行的空腔,例如横截面为c形或u形的空腔。
92.优选地,环形的空腔1214的容积大于注液通道1213的容积,以便在向储液箱120中注液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储液箱120竖直或者接近于竖直,并且储液箱120的注液口1211
朝上),从储液腔1212中溢出到注液通道1213的液体,能够在储液箱120倾斜时全部流到环形的空腔1214中。同时,在盖体122关闭的过程中,盖子122也能够通过挤压注液通道1213内的液体,使得该液体压缩环形的空腔1214中的空气并因此进入到环形的空腔1214中。
93.从图4b和图4c中不难看出,注液通道1213的口径从内向外方向上逐渐增大,以方便用户向储液箱120注水。优选地,注液通道1213是锥形的结构,并且注液通道1213前部的锥度小于后部的锥度,以使得注液通道1213的底端朝向注液通道1213的前侧,从而使得环形的空腔1214的后部具有更大的空间,并在储液箱120向后倾斜时能够容纳更多地液体。
94.继续参阅图4a至图4c,盖体122用于封闭储液腔1212。具体地,盖体122在关闭之后能够通过封闭注液通道1213来封闭储液腔1212。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盖体122在关闭之后通过封闭注液口1211来封闭储液腔1212。
95.如图4a至图4c所示,箱体121上设置有沉槽1215,盖体122上设置有转轴1221。转轴1221嵌入到沉槽1215中,并且能够在沉槽1215中转动。在安装好的状态下,后壳113将沉槽1215覆盖,从而避免了转轴1221从沉槽1215中脱离的情形,使得盖体122与箱体121枢转连接到一起。
96.如图4a所示,箱体121的底部设置有凹陷的容纳槽1216,该容纳槽1216能够容纳水泵电机。换句话说,水泵电机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到该容纳槽1216中,以使得容纳槽1216的侧壁与水泵电机的圆周面抵接,从而使得水泵电机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到箱体121中,被箱体121中的液体吸收,达到冷却水泵电机的效果。
97.此外,在箱体121内的液体能够吸收水泵电机热量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容纳槽1216设置在箱体121上其它任意可行的位置,例如箱体121的左侧、右侧或中间位置。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容纳槽1216设置成任意可行的形状,例如u形、圆形、半圆形或c形的空腔。
98.基于前文描述的“水泵电机位于散热腔中”和“容纳槽1216的侧壁与水泵电机的圆周面抵接”可知,容纳槽1216的侧壁构成散热腔的腔壁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散热腔的部分腔壁由箱体121的侧壁构成。
99.如图4a和图4b所示,盒体121包括上盒体1217和下盒体1218,其中,上盒体1217的底端设置有上卡合结构12171,下盒体1218的顶端设置有下卡合结构12181。在安装过程中,先使上盒体1217与下盒体1218通过上卡合结构12171和下卡合结构12181卡接到一起,以限制上盒体1217与下盒体1218之间的相对移动。然后再通过超声波焊接的工艺将上盒体1217与下盒体1218焊接到一起,从而实现上盒体1217与下盒体1218之间的密封连接。
100.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先通过上卡合结构12171和下卡合结构12181将上盒体1217与下盒体1218固定到一起,再将上盒体1217与下盒体1218焊接到一起,相对于直接将上盒体1217与下盒体1218焊接到一起而言,能够避免上盒体1217与下盒体1218在焊接的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焊接质量的情形。
101.如图4a至图4c所示,盖体122上设置有密封圈1222,盖体122能够插入到注液通道1213中,并因此使密封圈1222与注液通道1213的侧壁抵接,从而封闭储液腔121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密封圈1222能够被压缩变形,以使得密封圈1222能够先与注液通道1212的侧壁相抵,然后在注液通道1222的侧壁上滑动一段距离之后(在此过程中密封圈1222沿径向向内逐渐收缩)再使盖体122封闭到位。
102.进一步,为了保证盖体122封闭注液通道1212的可靠性,盖体122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圈1222。优选地,多个密封圈1222的直径沿着插入注液通道1212的方向依次减小。进一步,优选地,盖体122上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密封圈1222。
103.继续参阅图4a至图4c,为了方便用户的操作,盖体122上还设置有操作结构1223。用户通过按压该操作结构1223能够使打开的盖体122朝着注液通道1212的方向转动,并因此封闭注液通道1212。用户通过扳动该操作结构1223,能够使盖体122从关闭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
104.如图3a和图3b所示,电连接固定板130固定连接到后壳113中。选择性地,可以采用卡接、粘接、铆接、螺钉连接、超声波焊接等任意可行的方式将电连接固定板130与后壳113固定连接到一起。
105.如图5a和图5b所示,电连接固定板130固定有两个电连接插针组件140、一个第一导电片150和一个第二导电片160。具体地,两个电连接插针组件140中的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或者,两个电连接插针组件140互为正负极(即,当一个电连接插针组件140为正极时,另一个电连接插针组件140为负极)。并且两个电连接插针组件140中的一个与第一导电片150固定连接,两个电连接插针组件140中的另一个与第二导电片160固定连接。
106.继续参阅图5a和图5b,由于两个电连接插针组件140的结构相同,所以此处仅针对一个电连接插针组件140进行详细说明。
107.具体地,电连接插针组件140包括图5a和图5b中所示的插针141和图6a至图6b中所示的固定夹142。其中,插针141包括与固定夹142连接到一起的供电部1411和与第一导电片150或第二导电片160连接到一起的受电部1412。
108.如图5a所示,供电部1411的周壁上设有环形槽14111。插针141通过该环形槽14111与固定夹142连接到一起,此外,在能够与固定夹142连接到一起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环形槽14111设置成其它任意可行的凹槽,例如对称的两侧沉槽。
109.如图5b所示,受电部1412与第一导电片150或第二导电片160固定连接,并且受电部1412远离供电部1411的一端朝外隆起并形成一个凸点,以便使受电部1412能够通过该隆起的凸点与充电头510更好地接触到一起。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使隆起的凸点形成在第一导电片150或第二导电片160上,使受电部1412远离供电部1411的一端不超出第一导电片150或第二导电片160的外表面。
110.如图6a和图6b所示,固定夹142包括夹持部1421和导线连接部1422,夹持部1421抱持着插针141的供电部1411,并且夹持部1421的至少部分结构卡嵌入环形槽14111以限制固定夹142与插针141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具体地,夹持部1421的至少部分结构是形成在夹持部1421内侧的凸起14211。进一步优选地,该凸起14211通过冲压工艺从外向内冲压而成。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夹持部1421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成夹持部1421的翻边结构。
111.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增加夹持部1421与插针141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电阻,夹持部1421的轴向宽度大于插针141上环形槽14111的轴向宽度。
112.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导线连接部1422与电线固定连接,该电线远离导线连接部1422的一端连接到电池上。
113.继续参阅图6a和图6b,固定夹142还包括与夹持部1421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的抵
触部1423,抵触部1423能够与供电部1411远离受电部1412的一端抵接,从而增加了固定夹142与插针141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固定夹142与插针14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114.返回去继续参阅图5b,第一导电片150为圆形的片状结构,第二导电片160为环形的片状结构。
115.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电连接固定板130上还设置有磁体或磁吸构件,以便电连接固定板130能够通过该磁体或磁吸构件与图7中所示的充电插头510吸合到一起,从而使第一导电片150和第二导电片160(或插针141)与充电插头510电连接到一起。
116.如图7所示,充电装置500包括与主机100电连接的充电插头510,并且该充电插头510上设置有磁体或磁吸构件,以便充电插头510能够通过磁力吸合到主机100上。进一步,充电插头510上正负极输出端子可以是任意可行的结构。例如,图7中所示的一个圆形的片状结构和一个环形的片状结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充电插头510上设置前述的电连接插针组件140、第一导电片150和第二导电片160。
117.如图8a和图8b所示,底座300包括上底壳310、下底壳320和卡合装置300。其中,上底壳310与下底壳320之间采用卡接、螺钉连接、超声波焊接等任意可行的方式固定连接到一起。卡合装置300设置在下底壳320上,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卡合装置300设置在上底壳310上,或者上底壳310与下底壳320之间。
118.继续参阅图8a和图8b,上底壳310和下底壳320上表面裸露的部分均设置为弧形面,尤其是上底壳310和下底壳320的前部。进一步,下底壳320前端设置有朝下凸起的限位结构321,该限位结构321能够将上底壳310和下底壳320上表面上的液体引导至清洁组件400中的凹槽4111(如图9c所示)中。
119.从图8a和图8b中不难看出,限位结构321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下底壳320的左右两侧。优选地,限位结构321能够与凹槽4111(如图9c所示)的侧壁相抵,以使得限位结构321能够限制清洁组件400相对于下底壳320的移动。优选地,限位结构321是沿着所述底座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片状结构,并且限位结构321的左右两侧的侧面为斜面,该斜面能够引导限位结构321插入凹槽4111(如图9c所示)中。
120.如图8b所示,卡合装置330包括设置在底座300左侧的第一卡爪331和设置在底座300右侧的第二卡爪332。第一卡爪331和第二卡爪332能够通过抱合的方式将清洁组件400固定到底座300上。
121.具体地,第一卡爪331与下底壳320枢转连接,并且第一卡爪331与下底壳320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构件,第一复位构件用于使第一卡爪331从解锁位置转动到并保持在锁定位置。第二卡爪332与下底壳320枢转连接,并且第二卡爪332与下底壳320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构件,第二复位构件用于使第二卡爪332从解锁位置转动到并保持在锁定位置。其中,第一复位构件和第二复位构件都是扭簧。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复位构件和/或第二复位构件设置为拉簧、压簧等其它任意可行的弹性构件。
122.从图8b中可以看出,第一卡爪331和第二卡爪332朝着远离清洁组件400的方向转动时,能够转动到解锁位置;第一卡爪331和第二卡爪332朝着靠近清洁组件400的方向转动时,能够转动到锁定位置。
123.如图8a所示,在锁定位置时,第一卡爪331和第二卡爪332分别勾住清洁组件400的周向边缘,具体是勾住清洁组件400的支撑构件410(如图9a所示)的周向边缘。
124.如图8b所示,为了方便用户将清洁组件400从底座300上拆卸下来,第一卡爪331上设置有按压部3311,该按压部311裸露在底座300的上表面。按压部3311被按下时,第一卡爪331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从而使得清洁组件400的左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并随之使得清洁组件400的右端与第二卡爪332分离,从而使得清洁组件400脱离底座300。
125.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底座300(具体是下底壳320)上还可以设置有安装腔,并使该安装腔能够容纳清洁组件400的顶部的一部分。
126.如图9a至图9c所示,清洁组件400包括支撑构件410、拖地构件420、过滤网430和单向阀440。其中,拖地构件420设置在支撑构件410的底端,过滤网430设置在支撑构件410的顶端,单向阀440设置在支撑构件410的内侧。
127.如图9c至图9f所示,支撑构件410的前端设置有下沉结构411,下沉结构411上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凹槽4111。该凹槽4111能够容纳底座300上的限位结构321,并因此能够接收来自底座300上并且由限位结构321导流下来的液体。优选地,凹槽4111是沿着支撑构件41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槽。可选地,凹槽4111左右方向上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斜面,该斜面用于引导限位结构321插入凹槽4111中。进一步,下沉结构411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口4112,每一个进风口4112都沿下沉结构411的前后方向贯穿下沉结构411。
128.继续参阅图9c至图9f,支撑构件410上还设置有集尘腔412、吸尘口413和出风口(图中未标记)。其中,吸尘口413形成在集尘腔412的前端,并且吸尘口413位于下沉结构411的后侧,换句话说,吸尘口413位于集尘腔412与凹槽4111之间。出风口形成在集尘腔412的顶端,并且被过滤网430所覆盖。在安装好的状态下,集尘腔412通过出风口与吸尘风机的进风口连通。
129.继续参阅图9c至图9f,集尘腔412的前侧壁与凹槽4111的后侧壁之间形成有与吸尘口413连通的导流通道414,导流通道414用于引导空气进入吸尘口413。从图中不难看出,吸尘口413与多个进风口4112中的一个对准,并且导流通道414的两端均为开口端。
130.继续参阅图9c至图9f,支撑构件410的内部设置有与吸尘口413对准的斜面415,该斜面415与单向阀440的活动部442相匹配,进而能够封闭吸尘口413。优选地,斜面415设置为如图9c所示地为u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斜面415设置成其它任意可行的形状,例如o形、c形、弧形等。
131.如图9a至图9e所示,过滤网430设置在支撑构件410的顶端,并且与支撑构件410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超声波焊接、螺钉连接等。
132.如图9c至图9e所示,单向阀440被弯折形成固定部441和活动部442。固定部441与过滤网430固定连接,并因此与支撑构件410固定连接到一起。活动部442能够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活动部442在第一位置时与支撑构件410内的斜面415贴合到一起,并因此封闭吸尘口413;活动部442在第二位置时与支撑构件410内的斜面415分离,并因此打开吸尘口413。
133.优选地,单向阀440是采用塑料、金属薄片等其它任何具有弹性材料制成的v型的片状结构。以便活动部442在单向阀440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从第二位置转动到并保持在第一位置并因此封闭吸尘口413。进一步优选地,该回弹力小于吸尘风机工作时施加给活动部442的负压力,以便在吸尘风机工作时,活动部442内外两侧的压力差能够打开活动部442,并因此打开吸尘口413。
134.从图9c至图9e中可以看出,活动部442的面积大于固定部441的面积,以便在活动部442贴合到过滤网430上时,活动部442不仅能够覆盖固定部441,还能够覆盖过滤网430的一部分区域。
13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吸尘风机工作时,吸尘风机产生的负压会驱动空气从吸尘口413进入到集尘腔412,然后再通过过滤网430流动到吸尘风机。在此过程中,流向过滤网430的空气在流动到活动部442的处时,会给活动部442的下表面施加一个力,进而推动活动部442转动到与过滤网430的下表面相贴合的位置。换句话说,在吸尘风机工作的过程中,活动部442上下两侧会因空气的流动而产生气压差,该气压差会驱动活动部442转动到与过滤网430的下表面相贴合的位置。
136.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活动部442在与过滤网430接触的一瞬间会给过滤网430提供一个冲击力,该冲击力会使过滤网430振动,将贴附在过滤网430上的部分异物(例如灰尘、毛发等)震落。
137.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随着手持式吸尘器的使用,过滤网430上会贴附越来越多的灰尘,导致过滤网430上的部分过滤孔被堵塞,从而导致过滤网430会阻碍空气的流动,从而降低空气的流速,进而使得活动部442上下两侧的压力差变小,导致活动部442无法在该压力差的作用下贴合到过滤网430上,使得活动部442与过滤网430之间形成有能够容纳异物的缝隙。
138.也就是说,单向阀440的活动部442在过滤网430比较洁净的时候能够与过滤网430贴合,在过滤网430比较脏的时候不能够与过滤网430贴合。
139.从图9c至图9e中可以看出,活动部442在第一位置时与固定部441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优选地,该夹角小于60
°
,以便活动部442的上方在活动部442处于任意位置时都能够承载部分异物(例如灰尘),从而在吸尘风机停止工作时,该部分异物的重力能够给活动部442提供竖直向下的压力,迫使活动部442从第二位置转动到第一位置,封闭吸尘口413。
140.如图9f所示,支撑构件410的底壁的外侧设置有多条纵向凹槽416、一个u形凹槽417以及前述的导流通道416。其中,纵向凹槽416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构件410工作时的前后方向平行,并且纵向凹槽416的前端设置为封闭端,纵向凹槽416的后端设置为敞口端,并且多个纵向凹槽416沿着支撑构件410工作时的左右方向等间距分布。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多个纵向凹槽416不等间距分布。u形凹槽417围绕着吸尘口413设置,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u形凹槽417设置成其它任意可行的凹槽,例如c形的凹槽、弧形的凹槽等。
141.如图9a和图9b所示,拖地构件420覆盖了所有的纵向凹槽416和u形凹槽,并且拖地构件420的前端延伸到导流通道414中,拖地构件420的前端延伸到支撑构件410的后侧。
14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在支撑构件410的底壁设置多个凹槽(包括纵向凹槽416和u形凹槽417),使得拖地构件420上与凹槽对应的部分,所受到的压力更小,从而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避免出现,地面上水分较多时,无法被拖地构件420全部吸收干净的情形。同时,在拖地构件420上与凹槽不对应的部分缺失少水分时,与凹槽对应的部分还能够缓慢地释放该该部分,从而使得拖地构件420上的水分续航能力更长,避免了用户多次按压喷水按钮221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43.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使拖地构件420的前端延伸到导流通道414
中,使得拖地构件420的前端在吸尘风机工作时,能够被吸尘风机产生的负压所吸引,使得拖地构件420的前端向上翘起,从而避免了地面上存在的凸起勾住拖地构件420的前端,导致拖地构件420被损坏的情形。
144.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可以是任意可行的构件,例如海绵、棉布、布条等。
145.通过前文的描述可知,清洁组件400与底座300之间是可拆卸的,并且在清洁设备被沿竖直方向提起时,底座300能够呈下俯姿态,使得底壳(310和320)也呈下俯姿态,从而使得限位结构321能够位于底座300的最低端。
146.进一步,在将清洁组件400和底座300安装到一起的过程中:先将清洁组件400被放置到地面上时,然后提起清洁设备并使底座300与清洁组件400对准,再使底座300逐渐向清洁组件400靠近。随着底座300逐渐靠近清洁组件400,使得限位结构321最先与清洁组件400接触,并插入到支撑构件410上的凹槽4111中,对底座300与清洁组件400的安装进行引导。随后,清洁组件400的支撑构件410会与第一卡爪331和第二卡爪332抵接,并随之先使第一卡爪331和第二卡爪332从锁定位置转动到解锁位置,再使第一卡爪331和第二卡爪332在各自的复位构件的作用下自动恢复并保持在锁定位置,并因此将清洁组件400锁定到底座300上。
147.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握持清洁组件400,使清洁组件400主动地、朝着靠近底座30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清洁组件400安装并固定到底座上。
148.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