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自行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92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自行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表明与制锁业有关,具体涉及到自行车锁方面。
通常的弹子结构自行车锁,其保密度主要决定于锁壳与锁底间的铆接强度,从锁头周围的锁体侧面接缝处,特别是沿滑槽,很容易将锁撬开,拨开锁片达到开锁目的。此外,鉴于自行车重心偏后,行窃者可以靠挂在腰部的勾子吊住自行车鞍座,使后轮稍稍离地,利用前轮将车吊走而不易被发觉。
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牢固可靠、使用方配,而且制造简易、成本低廉的装置以达到安全、防盗的目的。
本发明是由外观相同,使用同一把钥匙开启的,内部机构不同的弹子结构的前、后二锁组成,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配套进行联锁。前锁是根据弹子结构抽屉锁原理,结合自行车锁的特点设计的。它的内部有一锁芯腔将主要零件封闭,开锁后前锁没有留匙作用。后锁在现有自行车锁的基础上,在锁内安置了一个锁片防撬装置,以保护锁片。它在开启后有留匙作用。所以,前、后锁都分别设有相应的双层防撬装置。在设计本发明的外观结构时,将锁环扳手及滑槽安置在锁壳正面,并且在锁头周围对锁壳与锁底采用了局部压边结构。以上设计保证了本发明具备较高的保密度。
本发明与现有普通自行车相比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高的防盗性能。
2、使用方便、灵活,可以满足不同需要。
3、提高了锁的保密度和牢固度。
本发明构造结合附图加以说明。附图包括


图1表示本发明外观的俯视图(前、后锁相同)。
图2表示部分剖去锁底及锁芯腔板后的前锁仰视图。
图3表示部分剖去锁底后的后锁仰视图。

图1中可以看出滑槽2、锁环扳手3以及铆钉5等零件的位置,装配时,锁环扳手3由滑槽2顶端穿过锁壳1,铆钉5用于固定整个锁头部件。锁壳1在其内部 零件装配好后,被插入锁底6的局部凹槽里,再完成最后的装配。本发明外观结构的改进,加强了原来的薄弱部位。
图2示出前锁关闭时,锁环4a、锁芯腔盖板7、锁舌8、拨头9、弹簧片10、密封螺钉11等零件的情况。开锁时,锁芯旋转锁芯腔内的拨头9,拨头9在锁舌槽中带动锁舌8缩进腔内,使原来被锁舌8卡着的锁环4得以释放,锁即被打开。同锁头相连的锁芯腔用螺钉11紧固在盖板7上,使得腔内零件更加安全,整个锁头部件被铆钉5a固定在锁壳上。
从图3中可以看出后锁关闭时,卡板12、凸状板13、锁片14等零件的情况。用于固定锁头部件的卡板12及一端焊(或铆)在它上面的凸状板13,被铆钉5b固定在锁壳上后,便构成了对锁片14的防撬保护装置。
在使用本发明时,借助于一个有固定孔的“U”型支架,将不具备留匙作用的前锁,固定在自行车前叉及其背面挡泥板固定螺丝孔上。后锁仍然固定在鞍座后面的车身上,锁闭自行车间,使用者可以根据锁闭时间长短,对自行车进行单锁或联锁,开启后,按照前锁、后锁的顺序开锁。末了,钥匙被留在后锁上。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自行车防盗锁包括用一把钥匙开启前、后两锁、前锁由带有拨头和锁舌及锁芯腔的锁头机构、锁环、壳体组成,后锁由带有卡板和凸状板的锁头机构、锁环、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a、内部机构不同的前、后锁,使用一把钥匙开启,既能单独使用,又能配套联锁,b、前锁锁芯腔内有一可伸缩的锁舌,用以卡住或释放锁环,c、前锁锁芯腔内有一拨头,在随钥匙转动时,带动锁舌往复运动,d、前锁内部有一锁芯腔,与锁芯腔盖板一起构成一个保护腔内机构零件的防撬装置,e、后锁内部有一凸状板,与卡板一起构成一个保护锁片的防撬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前、后锁的锁壳正面都有一滑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前、后锁的锁环上都有一个与滑槽对应的垂直板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前、后锁的锁壳与锁底局部压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与制锁业有关。主要为克服现有普通自行车锁保密度差的缺陷而设计的一种组合式自行车防盗锁。本实用新型由外观相同。使用同一把钥匙开启、内部机构不同的弹子结构前、后二锁组成,前锁由带有拨头和锁舌及锁芯腔的锁头机构、锁环、壳体组成,后锁由带有卡板和凸状板的锁头机构,锁环,壳体组成。根据前、后不同结构,设计了相应的双层防撬装置。
文档编号E05B71/00GK2066876SQ8920544
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19日
发明者杜也兵, 冉伊虹 申请人:杜也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