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可调节课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98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整体式可调节课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使用的课桌椅。
本实用新型出来以前学生使用的课桌椅其桌面高度和坐椅高度是固定的,不能随学生身高的不同进行必要的调节,以保持学生正确的坐姿,此外,还有一种已知的桌面高度可调节的课桌,但其课桌和坐椅是分离的,而且坐椅高度不能调节。学生从小学入学到中学毕业,身高、小腿高及胸部厚度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仅仅桌面高度能够调节,不能调节坐椅高度,很难使坐椅和桌面前沿保持最适当的距离,难以达到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的目的。
特别是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或在家里自学时,几乎找不到适当高度的桌、椅,这样对学生身体发育、保持视力等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能使坐椅和桌面前沿保持恰当距离的整体式课桌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形空心骨架的长端、短端与底部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在
形骨架的长端设有松紧装置,松紧装置中装有可上下调节的桌面,另一端也设有松紧装置,松紧装置中装有可上下调节的坐椅,
形骨架的底部设有前支承装置和后支承装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A向侧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用一根金属空心管制成
形骨架[5],骨架的长端、短端与底部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倾斜角,骨架的长端设有松紧装置[9],松紧装置[9]由松紧卡[14]、装在松紧卡两端的调节杆[15]和设在骨架长端端部的几个开口槽[16](一般为三个)构成。在松紧装置中装有可上下调节的桌面[1],为便于使用,桌面下设有桌斗[12],另外,为便于包装运输,连接管[8]通过松紧装置[20]与桌面连接。骨架的另一端(即短端)也设有一松紧装置[6],松紧装置[6]由松紧卡[17],装在松紧卡两端的调节杆[18]和设在骨架短端端部的几个开口槽[19](一般为三个)构成,松紧装置中装有可上下调节的坐椅[2],为便于包装运输,连接管[7]通过松紧装置[21]与坐椅连接。在
形骨架的底部设有前支承装置[3]和后支承装置[4],前支承装置、后支承装置分别由支架[11]、[13]和装在支架底部的减震套垫[10]、[14]构成。使用时,将骨架两端的松紧装置松开,即旋松调节杆,松开松紧卡,然后分别将设在带斗桌面上的连接杆[8]和坐椅上的连接杆[7]插入
形骨架的长端和短端,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上下调整桌面高度A和坐椅高度B,旋紧调节杆,这样就固定了桌面和坐椅高度。由于骨架是设计成
形,即长端、短端与底部具有一定的倾斜角,所以在调节A、B两高度的同时,坐椅背至桌面前沿的距离(即使用者的胸厚)C也相应得到调整。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
形空心骨架(即骨架的长端、短端与骨架的底部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倾斜角)的长端装有可上下调整的桌面,另一端装有可上下调整的坐椅,所以A、B、C三个关键尺寸的可调性适应了学生身体各部位变化大,成长快的需要,使学生在身体的成长发育阶段一直保持适合身体发育和保护视力的最佳坐视;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只采用一根
形骨架和二根调节杆来调节A、B、C三个关键尺寸,所以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便;另外由于实用新型在
]形骨架的底部装有前支承装置和后支承装置,这样安装使用时,再不需在地面预埋螺栓,所以不仅适用于中小学校,也特别适用于家庭学习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整体式可调节课桌椅,包括桌面[1]和坐椅[2],其特征是
形空心骨架[5]的长端、短端与底部具有一定的倾斜角,骨架的长端设有松紧装置[9],松紧装置中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桌面[1],另一端设有松紧装置[6],松紧装置中装有可上下调节的坐椅[2],
形骨架的底部设有前支承装置[3]和后支承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可调节课桌椅,其特征在于桌面[1]的下面设有桌斗[12]。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整体式可调节课桌椅,其特征在于松紧装置[9]由松紧卡[14]、装在松紧卡两端的调节杆[15]和设在骨架长端端部的开口槽[16]构成,松紧装置[6]由松紧卡[17]、装在松紧卡两端的调节杆[18]和设在骨架短端端部的开口槽[19]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可调节课桌椅,其特征在于前支承装置[3]、后支承装置[4]分别由支架[11]、[13]和装在支架底部的减震套垫[10]、[14]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体式可调节课桌椅,其主要特征是形骨架的长端设有松紧装置,松紧装置中装有可上下调节的桌面,另一端也设有松紧装置,松紧装置中装有可上下调节的坐椅,形骨架的底部设有前支承装置和后支承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特别适合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使用。
文档编号A47B39/00GK2133200SQ9221764
公开日1993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20日
发明者申建文 申请人:申建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