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的椅面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062阅读:2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的椅面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的椅面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维持椅面紧绷状的同时,更进一步使其组装方便容易的固定装置。
一般坐椅为了提供良好的坐、靠,大都会在骨架上固定二个大致呈垂直状态的椅面;其中于地面的部份即为俗称的座部,而与地面大致呈垂直状态的为平常所称的靠背,藉由椅面的紧绷、固定,来提供使用者靠躺;上述椅面虽会因固定位置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功能,但其固定方式则大同小异,前述固定构造更会因材料不同而有所差别,例如皮制椅面通常是以铁钉将其周缘钉在一框架上,以维持椅面紧绷状,而一般休闲椅所使用的塑胶、帆布等椅面,则会顺应座椅骨架设计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紧绷、固定方式,但无论如何固定,维持其撑设后的紧绷度是座椅椅面固定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本实用新型即在此原则下,针对由塑胶或帆布等材质所制造的椅面固定装置加以改良。


图1是一种以往座椅的靠背立体分解图,以往座椅的靠背1通常在二平行的骨架11上撑设一供靠躺的椅面12,上述椅面12是由塑料编织或由帆布制造而成,于其二侧缘分别车缝一管状定位部121,上述定位部121间宽度略小于二骨架11间宽度;当椅面12欲固定在二骨架11间时,由于二定位部121间距离略小于二骨架11间宽度,因此,在组装时须略为扩撑此二定位部121,方可使每一定位部121对应同侧的骨架11,而藉其直向套入则可使呈紧绷状的椅面12稳固定位在二骨架11上,供使用者靠躺;座椅座部固定装置则相同于前述。
一般椅面12在使用时无论是供乘坐或供靠躺,其基本要求是组装后椅面12必须保持撑持、紧绷状态,否则会造成使用上的不舒适;正因如此,在固定椅面12时,其二定位部121间距离必须略小于二骨架11间宽度,如此方有紧绷的可能;上述基本功能的要求,再搭配以往椅面12必须直向套入二骨架11的设计,会使其组装上产生紧涩与不顺的缺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宽度较小的定位部121欲同时穿设在二对应骨架11间时,必须在横向拉伸椅面12的同时,再将其同时套入骨架11上,在组装上不仅困难,也极为费力;而当其直向、紧撑着一直往下套入时,由于椅面12定位部121与骨架11间接触面积大且极为紧涩,因此,越往下套入,其紧涩度就越大,而当前述骨架11呈变弧状时,其困难度就更加明显,显然以往座椅的椅面12固定装置为了维持其紧绷状且采直向套入的固定方式,就实际组装操作而言并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维持椅面应有紧绷度的同时,更进一步使其组装方便及容易的座椅椅面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的椅面固定装置,其是在座椅的二骨架间组装一椅面,椅面上具有平行且与骨架对应的定位部;骨架上分别形成有直向、封闭的容嵌槽,容嵌槽上分别开设有开口端,开口端二侧各延伸有挡部;椅面的二定位部上分别直向插设有可置入骨架开口端的定位杆,定位杆横向压入骨架的容嵌槽内,每一容嵌槽内再横向组装有可使定位杆抵住、定位于容嵌槽内的定位胶条。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的椅面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种以往座椅的靠背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紧绷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组装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坐椅的二对应骨架2上分别形成开口朝前的封闭式容嵌槽21,容嵌槽21具有直向、朝前的开口端211,于开口端211二侧各延伸一弧状的内、外挡部212、213,此内、外挡部212、213下方则分别形成对应的圆弧状靠抵缘面214;位于二骨架2间架设有椅面3,椅面3除了具有平躺的靠部31外,于其二侧则分别车缝一圆管状定位部32,在每一定位部32内则组装一条状且弧度配合骨架2靠抵缘面214的定位杆33,上述定位杆33的直径恰与骨架2容嵌槽21上的开口端211相配合,于容嵌槽21内再组装一塑料成型的定位胶条4,前述定位胶条4在二侧分别形成一对应的卡抵缘41,此卡抵缘41至底部间高度与骨架2容嵌槽21的高度相配合。
请配合图3、4,当本实施例在组装时,首先将穿设在椅面3定位部32上的定位杆33直向压入于骨架2的开口端211内,为了方便此一定位杆33的组装,其二定位杆33间宽度恰与二骨架2的容嵌槽21开口端211距离大致相等,此时尚无法维持二定位杆33间的紧绷度;而为了进一步增进椅面3组装后的紧绷度,再于骨架2的容嵌槽21上压掣入定位胶条4,当定位胶条4置入于容嵌槽21后,除了其卡抵缘41可抵住骨架2的外挡部213下方外,原本架设在开口端211下方的定位杆33也会向骨架2靠抵缘面214内侧面旋动、位移,而使椅面3原本位在开口端211外的端部34旋入容嵌槽21内,形成绷紧状态,如此即可使椅面3紧绷地定位在座椅的二对应骨架2间。
本实用新型也可如图5所示,使骨架5的内、外挡部51、52向容嵌槽53内一端弯折,而使其端部511、521略低于骨架5的前侧面54;当组装在容嵌槽53内的定位胶条6直向压入其内时,定位胶条6上的卡抵缘61虽同样抵住外挡部52下方,但因前述外挡部52的端缘521向容嵌槽53内一端沉入,因此,可避免定位胶条6头部62突出,以减少定位胶条6组装后的突出感。
前述二实施例所述装置是以座椅的靠背作说明,如果将此一装置运用在座椅上,同样具有相同的功效,不同之处仅在于骨架的开口端朝上,当然,其相对组装的定位杆、定位胶条等构件则由顶端直向压入,即可达到组装方便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座椅二骨架上形成对应、直向的容嵌槽,于容嵌槽上再形成一开口端,上述开口端可供穿设于椅面上的定位杆及一定位胶条经此横向压入容嵌槽内,使椅面得以紧绷于二骨架间;前述构造的改变主要目的在于使椅面的固定方式由直向套入改变成横向压入,此一组装方式的改变,对于套装长度较大的椅面而言,可避免逐步套入所造或的紧涩感与不顺,以维持其组装的顺畅度,而椅面在组装后藉由定位胶条的压抵、推抵,也可使椅面的二定位部不必再如以往一般,以宽度的变化来达到紧绷的效果,显然此一构造的改变,确实可在椅面紧绷的原则下,达到组装容易、方便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的椅面固定装置,其是在座椅的二骨架间组装一椅面,椅面上具有平行且与骨架对应的定位部;其特征在于骨架上分别形成有直向、封闭的容嵌槽,容嵌槽上分别开设有开口端,开口端二侧各延伸有挡部;椅面的二定位部上分别直向插设有可置入骨架开口端的定位杆,定位杆横向压入骨架的容嵌槽内,每一容嵌槽内再横向组装有可使定位杆抵住、定位于容嵌槽内的定位胶条。
2.依权利要求1所述座椅的椅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胶条上具有直向且可抵住骨架其中一挡部下方的卡抵缘。
3.依权利要求1所述座椅的椅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骨架的挡部端缘向容嵌槽内延伸,其高度低于骨架具有开口端一侧的外侧面。
专利摘要一种座椅的椅面固定装置,其是在座椅的二平行骨架间架设椅面,于二对应骨架上分别形成直向的容嵌槽,容嵌槽开设有对应的开口端,开口端二侧再分别延伸有挡部;椅面在二侧定位部上分别组装有平行的定位杆,定位杆可横向压入于容嵌槽内,容嵌槽内再横向压入一定位胶条,定位胶条可抵住定位杆使其向容嵌槽内侧壁旋动,而形成紧绷状,此胶条上所形成的卡抵缘可靠抵、定位在容嵌槽的一挡部内侧,防止椅面定位部脱离骨架的容嵌槽。
文档编号A47C7/02GK2159708SQ93208620
公开日1994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9日
发明者特伦斯E·吉布斯 申请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