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01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淋浴器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淋浴器的水路方向分水装置一般为外置调节,即在淋浴器的水路安装调节装置,通过外置于分水装置的调节装置进行调节,调节装置没有与分水装置形成一体化结构,这样,不仅机构复杂,安装不便,而且,调节操作也不方便,外置的调节装置也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也方便、不易损坏的一体化的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由壳体、分水器、固定环、锥形密封圈和复位弹簧组成;壳体的一侧径向延伸形成进水管,上、下两端轴向延伸形成与进水管连通的两个出水管,进水管与两个出水管交接处各形成一个环形斜面;其中一个出水管内设有一个可沿此出水管轴向滑动的分水器,分水器为内端封闭外端敞口且侧壁上开有入水口的管件,出水管的内壁和分水器的外表面之间密闭套有一个防止分水器从此出水管中脱出的固定环,分水器和固定环之间设有令分水器复位的复位弹簧;锥形密封圈对应进水管和两个出水管的交接位置固定在分水器的内端,此锥形密封圈的两侧皆呈与环形斜面配合的斜面。
上述固定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出水管内,固定环的内壁上形成内凸挡环,分水器的内端套置一个凸环,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凸挡环和凸环之间,锥形密封圈固定在凸环上,固定环的内端延伸至该出水管与进水管交接处,且与锥形密封圈的斜面配合的环形斜面形成在固定环的内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壳体通过进水管安装在淋浴器的水路上,壳体的一个出水管与一根出水软管固定连接,分水器的外端与另一根出水软管固定连接。
使用初始状态时,受复位弹簧顶抵作用,将分水器的内端向内推,使固定在其内端的锥形密封圈的一个斜面紧顶在一个出水管的环形斜面上,令该出水管封闭而另一个出水管畅通,此时若开水使用,水由进水管进入调节分水装置中,水压作用于锥形密封圈的另一个斜面上,使锥形密封圈的一个斜面更紧密地抵在对应出水管的环形斜面上,水流经另一出水管、分水器的入水口进入分水器的管内,再由与分水器连接的出水软管流出。当使用中欲调节水路方向时,只需稍微用力将连接在分水器上的出水软管向外拉,克服水压作用和复位弹簧的作用,直至锥形密封圈的另一个斜面紧顶在另一个出水管的环形斜面上,水压即作用于锥形密封圈的一个斜面上,使锥形密封圈的另一个斜面更紧密地抵在对应出水管的环形斜面上,令该出水管封闭而原来封闭的出水管畅通,水流经畅通的出水管由与之连接的出水软管流出,实现水路方向的切换。当欲回复至初始状态水路方向时,只需稍微用力将连接在分水器上的出水软管向里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克服水压作用使固定在其内端的锥形密封圈的一个斜面紧顶在一个出水管的环形斜面上即可。若关水停止使用,由于水压消失,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也可以使固定在其内端的锥形密封圈的一个斜面紧顶在一个出水管的环形斜面上,回复到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将调节装置和分水装置一体化,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调节操作更方便,而且,调节装置内置也不容易损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后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淋浴器上的使用初始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淋浴器上的使用调节后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由壳体1、分水器2、固定环3、锥形密封圈4和复位弹簧5组成。
壳体1的一侧径向延伸形成进水管11,上、下两端轴向延伸形成与进水管11连通的两个出水管12和13,壳体1通过进水管11安装在淋浴器的水路上(配合图3、4所示,与供水管A连接)。壳体1的一个出水管12与一根出水软管B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如图3、4中所示借助连接件B1连接),且此出水管12与进水管11交接处形成一环形斜面14。壳体1的另一个出水管13内设有一个可沿此出水管13轴向滑动的分水器2,此出水管13与进水管11交接处也形成一环形斜面15,此环形斜面15可以形成在壳体1上,也可以如本实施例中各图所示形成在固定环3上,只要能与后述锥形密封圈4配合实现分水即可。
分水器2为内端封闭、外端敞口,且侧壁上开有入水口21的管件。分水器2的外端与另一根出水软管C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如图3、4中所示借助连接件C1连接)。
固定环3密闭套在出水管13的内壁和分水器2的外表面之间,固定环3起着防止分水器2从此出水管13中脱出和密封的作用,也可以在固定环3与出水管13和分水器2之间增设密封圈,此为常见密封方式,故不赘述。为了方便组装,本实施例中固定环3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出水管13内,固定环3的内壁上形成内凸挡环31,配合图3、4所示,分水器2的内端套置一个凸环6。固定环3的内端延伸至该出水管13与进水管11交接处,且固定环3的内端形成环形斜面15与锥形密封圈4的斜面42配合。
复位弹簧5设在分水器2和固定环3之间,起着令分水器2复位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于凸挡环31和凸环6之间,配合图3、4所示。
锥形密封圈4对应进水管11和两个出水管12、13的交接位置固定在分水器2的内端,本实施例中锥形密封圈4固定在凸环6上。此锥形密封圈4的两侧皆呈斜面41和42,通过锥形密封圈4的两侧斜面41和42适时与两个出水管12或13的环形斜面14或1 5配合,实现水路方向的调节切换。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如图3、4所示,壳体1通过进水管11与供水管A连接,安装在淋浴器的水路上,壳体1的一个出水管12与一根出水软管B固定连接,分水器2的外端与另一根出水软管C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初始状态时,如图1、3所示,受复位弹簧5顶抵作用,将分水器2的内端向内推(即向上推),使锥形密封圈4的斜面41紧顶在出水管12的环形斜面14上,令出水管12封闭而出水管13畅通。此时若开水使用,水由进水管11进入调节分水装置中,水压作用于锥形密封圈4的斜面42上,使锥形密封圈4的斜面41更紧密地抵在出水管12的环形斜面14上,水流经出水管13、分水器2的入水口21进入分水器2的管内,再由出水软管C流出。
当使用中欲调节水路方向时,只需稍微用力,克服水压作用和复位弹簧5的作用,将出水软管C向外拉(即向下拉),直至锥形密封圈4的斜面42紧顶在出水管13的环形斜面15上,如图2、4所示,水压作用于锥形密封圈4的斜面41上,使斜面42更紧密地抵在出水管13的环形斜面15上,令出水管13封闭而原来封闭的出水管12畅通,水流经出水管12由出水软管B流出,实现水路方向的调节切换。
当欲回复至初始状态水路方向时,只需稍微用力,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克服水压作用,将出水软管C向里推(即向上推),使锥形密封圈4的斜面41紧顶在出水管12的环形斜面14上即可,如图1、3所示。
若关水停止使用,由于水压消失,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也可以使锥形密封圈4的斜面41紧顶在出水管12的环形斜面14上,回复到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是分水器2、锥形密封圈4和复位弹簧5的组合结构同时起着调节和分水的双重功能,即调节装置和分水装置一体化,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调节操作更方便,而且,调节装置内置也不容易损坏。
权利要求1.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壳体、分水器、固定环、锥形密封圈和复位弹簧组成;壳体的一侧径向延伸形成进水管,上、下两端轴向延伸形成与进水管连通的两个出水管,进水管与两个出水管交接处各形成一个环形斜面;其中一个出水管内设有一个可沿此出水管轴向滑动的分水器,分水器为内端封闭外端敞口且侧壁上开有入水口的管件,出水管的内壁和分水器的外表面之间密闭套有一个防止分水器从此出水管中脱出的固定环,分水器和固定环之间设有令分水器复位的复位弹簧;锥形密封圈对应进水管和两个出水管的交接位置固定在分水器的内端,此锥形密封圈的两侧皆呈与环形斜面配合的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出水管内,固定环的内壁上形成内凸挡环,分水器的内端套置一个凸环,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凸挡环和凸环之间,锥形密封圈固定在凸环上,固定环的内端延伸至该出水管与进水管交接处,且与锥形密封圈的斜面配合的环形斜面形成在固定环的内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由壳体、分水器、固定环、锥形密封圈和复位弹簧组成;壳体的一侧径向延伸形成进水管,上、下两端轴向延伸形成与进水管连通的两个出水管,进水管与两个出水管交接处各形成一个环形斜面;其中一个出水管内设有一个可沿此出水管轴向滑动的分水器,分水器为内端封闭外端敞口且侧壁上开有入水口的管件,出水管的内壁和分水器的外表面之间密闭套有一个固定环,分水器和固定环之间设有令分水器复位的复位弹簧;锥形密封圈对应进水管和两个出水管的交接位置固定在分水器的内端,此锥形密封圈的两侧皆呈与环形斜面配合的斜面。此一体化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也方便、不易损坏的水路方向调节分水装置。
文档编号E03B7/04GK2922749SQ20062005900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2日
发明者周华松 申请人:周华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