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造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63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造墙设备,特别是一种基础防渗工程中使用的地下连续造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其它型式的水泥土造墙设备所成的墙体都是多个水泥土圆柱的组合体,不是连续的水泥土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弥补了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造墙设备。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下连续造墙设备,主梁的左下端和右下端分别设有一组行走轮,主梁的左上部固定一个立臂二,立臂二的上端铰接加长液动缸的上端,加长液动缸的下端铰接厚壁方管;主梁的右上部固定一个立臂一,立臂一的上端铰接主驱动机的上端,主驱动机的下端固定一根厚壁方管的上端,厚壁方管的右边固定多个从驱动机,每个从驱动机的右前部输出驱动轮一,驱动轮一上偏心固定轴一,每个从驱动机的右后部输出驱动轮二,驱动轮二上偏心固定轴二;从上到下每两个从驱动机为一组,每组两个从驱动机的右前方安装一个长方钢构一,每组两个从驱动机上的两个轴一分别插入长方钢构一上的两个轴套中,此两个轴套通过多个连板固定于长方钢构一;每组两个从驱动机的右后方安装一个长方钢构二,每组两个从驱动机上的两个轴二分别插入长方钢构二上的两个轴套中,此两个轴套通过多个连板固定于长方钢构二;长方钢构一的右部以及长方钢构二的右部分别设有多个刀头。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本发明每组长方钢构一和长方钢构二同步、相对运动,造墙机工作时前后的力相互平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前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A—A视图;图4为图1的B—B视图。图中:1、主驱动机,2、厚壁方管,3、从驱动机,4、驱动轮一,5、轴一,6、长方钢构一,7、刀头,8、行走轮,9、地面,10、主梁,11、立臂一,12、立臂二,13、加长液动缸,14、驱动轮二,15、轴二,16、长方钢构二,17、轴套,18、连板,19、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主梁10的左下端和右下端分别设有一组行走轮8,主梁的左上部固定一个立臂二12,立臂二的上端铰接加长液动缸13的上端,加长液动缸的下端铰接厚壁方管2;主梁的右上部固定一个立臂一11,立臂一的上端铰接主驱动机1的上端,主驱动机的下端固定一根厚壁方管2的上端,厚壁方管的右边固定多个从驱动机3,每个从驱动机的右前部输出驱动轮一4,驱动轮一上偏心固定轴一5,每个从驱动机的右后部输出驱动轮二14,驱动轮二上偏心固定轴二15;从上到下每两个从驱动机为一组,每组两个从驱动机的右前方安装一个长方钢构一6,每组两个从驱动机上的两个轴一分别插入长方钢构一上的两个轴套17中,此两个轴套通过多个连板18固定于长方钢构一6;每组两个从驱动机的右后方安装一个长方钢构二16,每组两个从驱动机上的两个轴二15分别插入长方钢构二上的两个轴套中,此两个轴套通过多个连板固定于长方钢构二16;长方钢构一的右部以及长方钢构二的右部分别设有多个刀头。每组两个从驱动机的两个驱动轮一和两个驱动轮二同步转动。每组的长方钢构一运动到最前部时、长方钢构二运动到最后部。每组的长方钢构一运动到最后部时、长方钢构二运动到最前部。每组的长方钢构一运动到最上部时、长方钢构二运动到最上部。每组的长方钢构一运动到最下部时、长方钢构二运动到最下部。本发明工作时,主驱动机通过厚壁方管内的传动轴给每个从驱动机传输动力,每组两个从驱动机前部的两个驱动轮一同步正转。每组两个从驱动机后部的两个驱动轮二同步反转;由此驱动每组的长方钢构一和长方钢构二同步、相向往复运动;水泥浆注入装置对每个长方钢构一和每个长方钢构二注入水泥浆;多个长方钢构一和多个长方钢构二在相对往复运动中其右部的刀头将土体切割并将土体和水泥浆搅拌;造墙初始,多个从驱动机以及多个长方钢构一、多个长方钢构二在地面以上,工作过程中,加长液压缸施加压力,将工作中的多个长方钢构一、多个长方钢构二推入地下一定深度,使厚壁方管与地面的夹角在0°到75°之间的一个数值,保持此深度,造墙设备向右运动,造墙设备的左边地下形成连续的地下水泥土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