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本属于工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土木工程组合桩。
背景技术:
组合桩是目前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以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芯插入水泥搅拌桩内,依靠水泥搅拌桩的夹持力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芯更稳固,目前应用的组合桩均是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芯插入水泥搅拌桩内,容易导致预制混钢筋凝土桩芯与水泥搅拌桩结合效果不好,影响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提高整体强度。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混凝土块、固定框、填充层、钢板内收脚、钢板外伸脚、桩身和桩尖;固定框位于在混凝土块下方,固定框内有外圈钢筋,桩身与固定框之间为填充层,桩尖通过套筒安装在桩身的下端;固定框的下端铰接有多组延伸脚,所述的每组延伸脚包括钢板内收脚和钢板外伸脚;所述的钢板内收脚和钢板外伸脚分别对称的位于固定框轴心线的两侧,每组的延伸脚的钢板内收脚和钢板外伸脚分别铰接在连接细杆两端。
所述的钢板外伸脚的下端连接有向外侧弯曲的导向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木工程组合桩,结构简单,整体更加牢固,并且提高了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混凝土块1、固定框2、填充层4、钢板内收脚5、钢板外伸脚6、桩身7和桩尖9;固定框2位于在混凝土块1下方,固定框2内有外圈钢筋3,桩身7与固定框2之间为填充层4,桩尖9通过套筒8安装在桩身7的下端;固定框2的下端铰接有多组延伸脚,所述的每组延伸脚包括钢板内收脚5和钢板外伸脚6;所述的钢板内收脚5和钢板外伸脚6分别对称的位于固定框2轴心线的两侧,每组的延伸脚的钢板内收脚5和钢板外伸脚6分别铰接在连接细杆10两端。
所述的钢板外伸脚6的下端连接有向外侧弯曲的导向尖11。
桩身7的直径和高度与固定框2的内孔的尺寸相匹配。
固定框2安装后,钢板内收脚5向内收,钢板外伸脚6向外伸出,钢板内收脚5内收后,填充在桩尖9下表面的斜面上,保证桩身7的稳定性,不发生侧歪;钢板外伸脚6向外伸出,增大接触面,能够承受更多重量。钢板内收脚5和钢板外伸脚6分别铰接在连接细杆10两端,保证钢板内收脚5内收,而钢板外伸脚6外伸,通过向外侧弯曲的导向尖11,进一步确保钢板内收脚5和钢板外伸脚6的运动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