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316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铁车站设计中,一般根据客流量来确定站台宽度。根据车站站台的宽度,地铁车站可设计为单柱、双柱、无柱几种类型的结构形式。

单柱、双柱结构的车站的优点是跨度较小、结构尺寸经济合理、受力更安全,缺点是顶板、底板经常存在与设备管线冲突的上下翻梁,车站内的竖向柱子也会影响视觉效果与美观。

而无柱结构的车站虽然在视觉观感上具有空间开阔、视觉通透性好的特点,但仅适用于站台宽度较小(10m以内)的车站。同时,由于无柱结构车站结构跨度太大,结构构件尺寸较厚,配筋较大,增加车站埋设与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能够既满足结构受力与经济合理的要求,又具有视觉通透性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具有上层的站厅层和位于所述站厅层下层的站台层的框架结构,所述站厅层由结构顶板、结构中板与两侧墙围合而成,所述站台层由所述结构中板、结构底板与所述两侧墙围合而成;所述站厅层为无柱站厅层;在所述站台层中,所述结构中板的下表面沿车站纵向设有至少一条结构中板梁,所述结构底板的上表面沿车站纵向设有至少一条结构底板梁,所述结构中板梁与所述结构底板梁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竖直相对的所述结构中板梁与所述结构底板梁之间设有竖直连接的结构柱;所述结构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抗拔桩,所述抗拔桩分别位于所述两侧墙下方和所述结构底板梁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的车站横向跨度为10m~15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结构顶板上方的覆土厚度小于2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包括两层所述结构中板,所述结构顶板、上层的所述结构中板与两所述侧墙围合成上层站厅层,两层所述结构中板与两所述侧墙围合成下层站厅层,所述上层站厅层、所述下层站厅层为无柱站厅层。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站台层中,所述结构中板的下表面沿车站纵向设有两条所述结构中板梁,所述两条结构中板梁在所述两侧墙之间对称分布,所述结构底板的上表面沿车站纵向设有两条所述结构底板梁,所述两条结构底板梁在所述两侧墙之间对称分布,所述两条结构中板梁与所述两条结构底板梁分别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每一竖直方向上相对的所述结构中板梁与所述结构底板梁之间设有竖直连接的所述结构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中,取消了站厅层中的结构柱,用结构中板、结构底板、结构底板梁、结构中板梁以及结构柱形成框架结构,通过在结构底板下方以一定的跨度沿车站纵向设置抗拔桩并与结构底板共同受力,减小结构底板跨中与支座弯矩和剪力,实现了无柱站厅层和有柱站台层结合的结构,同时具备结构受力合理、构件经济与视野开阔的优点,良好的解决了现有的车站不能兼顾视觉效果与站台宽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的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的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的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结构底板梁4、结构中板梁5、侧墙6、结构柱7、抗拔桩8、站厅层9、站台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其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无柱站厅层与单柱站台层或者无柱站厅层与双柱站台层的结构形式,来实现同时满足结构受力和视觉通透性的要求,可广泛用于两层、三层地铁车站。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的沿着车站横向的截面如图所示,其为无柱站厅层和单柱站台层的双层地铁车站结构。

本实施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框架结构,包括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结构底板梁4、结构中板梁5、侧墙6、结构柱7及抗拔桩8。

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两竖直侧墙6之间。结构顶板1设置于两侧墙2的顶部,结构底板3设置于两侧墙2底部,结构中板2设置于结构顶板1与结构底板3之间。

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与两侧墙6围合成站厅层9,站厅层9没有结构柱(无柱站厅层),具有良好的视觉通透性。

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与两侧墙6围合成站台层10。结构中板2下表面的中间沿车站纵向设有结构中板梁5,结构底板3的上表面中间沿车站纵向设有结构底板梁4。结构中板梁5与结构底板梁4之间设有竖直方向的结构柱7,站台层10为单柱结构(单柱站台层),增加了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和站台层10的结构强度。

结构底板3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抗拔桩8,抗拔桩8除了增加抗浮力外,还能改善地铁车站的整体受力,可以减小结构底板3跨中与支座弯矩和剪力。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宽度方向上设有三个抗拔桩8,分别位于两侧墙6下和结构底板梁4的下方。在其它实施例中,抗拔桩8的位置可根据结构底板3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布设,图中仅为示意。

本实施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无柱站厅层加单柱站台层结构)适用于跨度小于13m的地铁车站。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的沿着车站横向的截面如图所示,其为无柱站厅层和双柱站台层的双层地铁车站结构。

本实施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框架结构,包括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结构底板梁4、结构中板梁5、侧墙6、结构柱7及抗拔桩8。

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两竖直侧墙6之间。结构顶板1设置于两侧墙2的顶部,结构底板3设置于两侧墙2底部,结构中板2设置于结构顶板1与结构底板3之间。

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与两侧墙6围合成上层的站厅层9,站厅层9没有结构柱(无柱站厅层),具有良好的视觉通透性。

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与两侧墙6围合成下层的站台层10。结构中板2的下表面沿车站纵向设有两条结构中板梁5,两条结构中板梁5与临近一侧的侧墙6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条结构中板梁5在两侧墙6之间对称分布)。结构底板3的上表面沿车站纵向设有两条结构底板梁4,两条结构底板梁4与临近一侧的侧墙6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条结构底板梁4在两侧墙6之间左右对称分布)。两根相对的结构中板梁5与两根结构底板梁4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并分别用两根竖直方向的结构柱7连接,站台层10为双柱结构(双柱站台层),增加了下层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和站台层10的结构强度。

结构底板3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抗拔桩8,抗拔桩8除了增加抗浮力外,还能改善地铁车站的整体受力,可以减小结构底板3跨中与支座弯矩和剪力。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宽度方向上设有四个抗拔桩8,分别位于两侧墙6下和结构底板梁4的下方。在其它实施例中,抗拔桩8的位置可根据结构底板3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布设,图中仅为示意。

本实施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无柱站厅层加双柱站台层结构)适用于跨度大于13m的地铁车站。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的沿着车站横向的截面如图所示,其为无柱站厅层和双柱站台层的三层地铁车站结构。

本实施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框架结构,包括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结构底板梁4、结构中板梁5、侧墙6、结构柱7及抗拔桩8。

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两竖直侧墙6之间。结构顶板1设置于两侧墙2的顶部,结构底板3设置于两侧墙2底部,两块结构中板2设置于结构顶板1与结构底板3之间。

结构顶板1、上层结构中板2与两侧墙6围合成上层的站厅层9,上层结构中板2、下层结构中板2与两侧墙6围合成下层的站厅层9,上下站厅层9没有结构柱(无柱站厅层),具有良好的视觉通透性。

下层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与两侧墙6围合成下层的站台层10。结构中板2的下表面沿车站纵向设有两条结构中板梁5,两条结构中板梁5与临近一侧的侧墙6之间的距离相等。结构底板3的上表面沿车站纵向设有两条结构底板梁4,两条结构底板梁4与临近一侧的侧墙6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根相对的结构中板梁5与两根结构底板梁4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并分别用两根竖直方向的结构柱7连接,站台层10为双柱结构(双柱站台层),增加了下层的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和站台层10的结构强度。

结构底板3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抗拔桩8,抗拔桩8除了增加抗浮力外,还能改善地铁车站的整体受力,可以减小结构底板3跨中与支座弯矩和剪力。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宽度方向上设有四个抗拔桩8,分别位于两侧墙6下和结构底板梁4的下方。在其它实施例中,抗拔桩8的位置可根据结构底板3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布设,图中仅为示意。

本实施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无柱站厅层加双柱站台层结构)适用于跨度大于13m的地铁车站。

综合以上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在站厅层9中的不设结构柱,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形成具有结构顶板1、结构中板2、结构底板3、结构底板梁4、结构中板梁5、侧墙6以及结构柱7的框架结构,通过在结构底板3下方以一定的跨度沿车站纵向设置抗拔桩8并与结构底板3共同受力,减小结构底板3跨中与支座弯矩和剪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中,结构顶板1上方的覆土厚度不超过2m。当结构顶板1上无管线时,结构顶板1上方的覆土厚度减小至更低。如此,也能进一步减小结构顶板1跨中与支座弯矩。

与现有技术中的无柱以及单双柱车站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良好的抗浮、抗震受力性能;

(2)由于结构顶板上没有纵梁便于设备安装与管线的布设;

(3)视觉观感上具有空间开阔、视觉通透性好;

(4)可适用于单柱、双柱站台,比无柱车站适用于更大的站台宽度(可适用于宽度10~15m的地铁车站),与普通单、双柱车站适用的站台宽度一样);

(5)受力明确,构件尺寸与普通单双柱车站并无差异,经济合理;

(6)结构形式简洁,施工便捷快速。

本实用新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同时具备结构受力合理、构件经济与视野开阔的优点,良好的解决了现有的车站不能兼顾视觉效果与站台宽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无柱站厅层地铁车站结构并无增设非常规结构构件,仅通过将普通车站常用的结构构件良好的组合在一起满足结构受力与经济合理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单柱、双柱、两层、三层车站,同时可以简化施工组织、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