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方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212阅读:1302来源:国知局
异形方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方桩。



背景技术:

方桩常用于建筑的基础建设工程中,可以理解,根据方桩的使用目的,要求这方桩具有较高强度的承载及抗拨性能。

目前,现有的方桩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其承载及抗拨性能能够满足一般的使用需求,但是该方桩的表面摩擦力不足;同时也可以理解,承载及抗拨性对于方桩来说其性能越高越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异形方桩。

具体地,一种异形方桩,包括桩身,该桩身的外周面沿该桩身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外凸筋,其中每个外凸筋的前端面与桩身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夹角P为90°,后端面与桩身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夹角Q为95°~100°,所述外凸筋的外端面设置为倾斜面,且该外凸筋的外径从其前端面远离到后端面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其中每个外凸筋均包含有4个子凸筋,且4个子凸筋分别对固定有该外凸筋的桩身的横截面的4个端面进行全覆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每个外凸筋的4个子凸筋首尾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每个外凸筋的4个子凸筋首尾不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多个外凸筋的4个子凸筋部分首尾相连,另外部分首尾不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子凸筋与桩身设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子凸筋的横截面为矩形、半圆形、三角形或者梯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异形方桩,通过在桩身的外周面间隔设置多个外凸筋,且每个外凸筋的前端面与桩身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夹角P设置为90°,这样提高了该异形方桩在下压时的承载力,而外凸筋的后端面与桩身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夹角Q设置为95°~100°,增加了该异形方桩的抗拔力,而外凸筋的外端面设置为下凹的倾斜面,便于了该异形方桩在下沉时的落土,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方桩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形方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形方桩的剖视图,其中4个子凸筋对相应桩身的横截面全覆盖。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形方桩的剖视图,其中4个子凸筋对相应桩身的横截面的4个端面全覆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形方桩100,包括桩身10,及沿该桩身10的轴向方向进行间隔设置的多个外凸筋20。其中每个外凸筋20的前端面与桩身10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夹角P为90°,而后端面与桩身10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夹角Q为95°~100°,所述外凸筋20的外端面设置为倾斜面,且该外凸筋20的外径从其前端面远离到后端面逐渐减小,亦即所述外凸筋20的外端面为下凹的倾斜面。

可以理解,该异形方桩100中外凸筋20的前端面与桩身10的外侧面的夹角P90°的设置,提高了该异形方桩在下压时的承载力,而外凸筋20的后端面与桩身10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夹角Q95°~100°的设置,可增加该异形方桩100的抗拔力,另外外凸筋20的外端面为下凹的倾斜面设置,便于了该异形方桩在下沉时的落土,这样就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方桩的使用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外凸筋20均包含有4个子凸筋21,且4个子凸筋21分别对固定有该外凸筋20的桩身10的横截面的4个端面进行全覆盖。进一步地,该子凸筋21与桩身10设为一体式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每个外凸筋20的4个子凸筋21具体包括首尾相连,和首尾不相连两者,对应地,当4个子凸筋21首尾相连时,就实现了对应该4个子凸筋21的外凸筋20对固定有该外凸筋20的桩身10的横截面实现了全覆盖;而当4个子凸筋21首尾相连时,就实现了对应该4个子凸筋21的外凸筋20对固定有该外凸筋20的桩身10的横截面的4个端面实现了全覆盖。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异形方桩100根据使用的需求,该桩身10上的外凸筋20,其每个外凸筋20的4个子凸筋21均为首尾相连或者均为首尾不相连,当然了也可以将桩身10的外凸筋20设置为以上两种共存的结构。

可以理解,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该子凸筋21的横截面为矩形、半圆形、三角形或者梯形等其它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