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配重块堆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714阅读:1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配重块堆载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配重块堆载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堆载法施工是在一些敏感区域卸载后,为了控制该区域土体向上的应力变形不影响周边的环境而常用的一种施工措施,该措施关键点在于如何迅速施加堆载配重。在常规的堆载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比如袋装石子、袋装黄沙等一些简便易得的东西进行堆载。但是,采用上述堆载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对施工造成影响:

1、采用袋装石子、袋装黄沙进行堆载,工作量大。需要人工灌装、吊运、装卸沙袋,劳动强度大,且要严格控制荷载值,机械及人力消耗大;

2、直接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作为堆载配重块,将混凝土预制块采用吊车吊运至模板上部进行预压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混凝土预制块取材困难,运输费用增大,如果在现场浇筑预制又会产生时间浪费;

3、采用袋装石子、袋装黄沙堆载造成支撑排架立足点不稳、后期清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4、在施工明挖法地下管廊、明挖法地下通道时,考虑到还有侧墙和顶板需要连续施工的情况下,上述的方案会影响后续的施工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配重块堆载结构,其解决了堆载和后续结构施工工序之间的矛盾,选用刚性配重块代替原来的袋装配重(袋装石子、袋装黄沙),同时由于是刚性材质,可以作为后续结构施工支撑排架的支撑点,对后期的施工不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配重块堆载结构,包括堆载组件,支撑组件以及顶板组件;

所述堆载组件,包括平铺于预堆载结构面上层的底板,以及若干个规则排列于所述底板上的刚性配重块;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底端设于所述底板上表面或刚性配重块上表面的竖向支撑排架,以及若干个与所述竖向支撑排架固定连接的横向支撑排架;

所述顶板组件,包括若干个设于所述竖向支撑排架顶端的混凝土结构板,以及若干个用于连接相邻混凝土结构板的连接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配重块为现场废弃混凝土支撑梁的切割块,在切割块顶部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倒U型吊环,且该倒U型吊环为圆型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配重块的横截面为边长800mm的正方形,且所述刚性配重块的长度为240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为20mm厚的钢板。

一种上述混凝土配重块堆载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刚性配重块加工:选取现场废弃混凝土支撑梁,在废弃混凝土支撑梁上截取若干段切割块作为刚性配重块,并在切割块的顶部预设两个对称设置的倒U型吊环;

步骤2)施压施工:在预堆载结构面上层铺设20mm厚的钢板,通过吊装设备和预留的两倒U型吊环将刚性配重块规则排列在钢板上施压;

步骤3)上层施工:将支撑组件直接架设在钢板或者刚性配重块上表面,最后完成上部混凝土结构板的安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割块的切割面为边长800mm的正方形,且每段切割块的长度为240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底端设于所述钢板上表面或刚性配重块上表面的竖向支撑排架,以及若干个与所述竖向支撑排架固定连接的横向支撑排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土(支撑梁)的切割工艺,由于其静音、环保、少扬尘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作为混凝土支撑的拆除方法,拆除下来的废料作为混凝土垃圾直接外运,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尤其是一些后期需要地下通道施工的工程,后期重新购买配重堆载构件或其制作原料,也是一种额外的付出,而本实用新型通过现场切割支撑梁作为刚性配重块,并通过刚性配重块上预设的两倒U型吊环便于吊装设备调运铺设,既方便了支撑拆除,又做到废物再利用,减少施工投入,同时确保地下通道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2.本实用新型采用刚性配重块克服了采用沙袋堆载造成支撑排架立足点不稳、后期清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刚性配重块加工示意图;

其中:1刚性配重块,2支撑梁,3倒U型吊环,4钢板,5支撑排架,6混凝土结构板,7连接块,8吊装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3所示,在某个工地需要施工一条地下通道,该地下通道的下方运行地铁,根据相关地铁部门的文件指示,采取明挖法施工需要进行限时堆载,堆载限重为10KN/m2

通过计算,需要堆高600mm高的沙袋才能符合要求。根据对现场工程的实际需求,最后在方案阶段选定:选定现场横截面为800*800mm、跨度为9800mm的(废弃钢筋混凝土)支撑梁2作为刚性配重块1的原材料,每个支撑梁2截取3段刚性配重块1,每段刚性配重块1的横截面为边长800mm的正方形,其长度为2400mm,并在其顶部预设两倒U型吊环3,该倒U型吊环3选用20Q235圆钢,划分时应预留切口宽度,并按照50%的密集度进行铺设即可完成。

其混凝土配重块堆载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步骤1)刚性配重块1加工:选取现场废弃混凝土支撑梁2,在废弃混凝土支撑梁2上截取若干段切割块作为刚性配重块1,并在切割块的顶部预设两个对称设置的倒U型吊环3;

步骤2)施压施工:在预堆载结构面上层铺设20mm厚的钢板4,通过吊装设备8和预留的两倒U型吊环3将刚性配重块1规则排列在钢板4上施压,根据设计单位预设的堆载量,确定刚性配重块1的数量;

步骤3)上层施工:将支撑排架5直接架设在钢板4或者刚性配重块1上表面,最后完成上部混凝土结构板6和连接块7的安装。

最后由于采用了该方案,加快了堆载的时间,更加提前了混凝土结构板6的完成时间,严格控制了开挖施工阶段对地铁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