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结构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83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三向结构桩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桩体制造设备,特别是一种制造混凝土三向结构桩的桩体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其他混凝土桩体制造设备不能一次制造混凝土三向结构桩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将混凝土三向结构桩一次制造成功的三向结构桩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向结构桩设备,横梁A的内端、横梁B的内端以及横梁C的内端固定在一起,其交点上端固定在主臂的下端;横梁A的外端固定一个纵臂A,纵臂A的下端固定一个横臂C,横臂C的前部固定一个内圈A,内圈A的外围设置外圈A,外圈A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A,外圈A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横臂C的后部固定一个内圈D,内圈D的外围设置外圈D,外圈D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D,外圈D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内圈A下部以及内圈D下部固定一个外壳A,外壳A内固定有电机A,电机A两端的输出轴A分别安装轴轮A和轴轮D,轴轮A啮合内齿套A,轴轮D啮合内齿套D;外壳A上部设置一个斗A。

横梁B的外端固定一个纵臂B,纵臂B的下端固定一个横臂D,横臂D的前部固定一个内圈B,内圈B的外围设置外圈B,外圈B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B,外圈B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横臂D的后部固定一个内圈E,内圈E的外围设置外圈E,外圈E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E,外圈E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内圈B下部以及内圈E下部固定一个外壳B,外壳B内固定有电机B,电机B两端的输出轴B分别安装轴轮B和轴轮E,轴轮B啮合内齿套B,轴轮E啮合内齿套E;外壳B上部设置一个斗B。

横梁C的外端固定一个纵臂C,纵臂C的下端固定一个横臂E,横臂E的左部固定一个内圈C,内圈C的外围设置外圈C,外圈C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C,外圈C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横臂E的右部固定一个内圈F,内圈F的外围设置外圈F,外圈F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F,外圈F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内圈C下部以及内圈F下部固定一个外壳C,外壳C内固定有电机C,电机C两端的输出轴C分别安装轴轮C和轴轮F,轴轮C啮合内齿套C,轴轮F啮合内齿套F;外壳C上部设置一个斗C。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一此制造出一个三向结构桩,无需分多次制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向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后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后向视图;

图4为图1的A—A视图;

图5为图1的B—B视图;

图6为图1的C—C视图;

图7为图2的D—D视图;

图8为图1的E—E视图;

图9为本发明制造的三向结构桩的横截面图。

图中:1、主臂,2、横梁A,3、纵臂A,4、纵臂B,5、横梁B,6、外圈A,7、外圈B,8、内圈A,9、内圈B,10、梯形挖板,11、横臂A,12、横臂B,14、斗A,15、斗B,16、输出轴A,17、输出轴B,18、轴轮A,19、轴轮B,20、横臂C,21、横臂D,22、外壳A,23、外壳B,24、三联臂,25、横梁C,26、纵臂C,27、外圈C,28、内圈C,29、横臂E,30、横臂F,31、斗C,32、外壳C,33、输出轴C,34、轴轮C,35、轴轮D,36、外圈D,38、内圈D,40、外圈E,41、内圈E,42、轴轮E,43、外圈F,44、内圈F,45、轴轮F,46、内齿套A,47、内齿套D,48、电机A,49、内齿套E,50、内齿套B,51、电机B,52、内齿套C,53、内齿套F,54、电机C。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横梁A2的内端、横梁B5的内端以及横梁C25的内端固定在一起,其交点上端固定在主臂1的下端;横梁A的外端固定一个纵臂A3,纵臂A的下端固定一个横臂C20,横臂C的前部固定一个内圈A8,内圈A的外围设置外圈A6,外圈A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A46,外圈A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10,横臂C的后部固定一个内圈D38,内圈D的外围设置外圈D36,外圈D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D47,外圈D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10;内圈A下部以及内圈D下部固定一个外壳A22,外壳A内固定有电机A48,电机A两端的输出轴A16分别安装轴轮A18和轴轮D35,轴轮A啮合内齿套A,轴轮D啮合内齿套D;外壳A上部设置一个斗A14。

横梁B5的外端固定一个纵臂B4,纵臂B的下端固定一个横臂D21,横臂D的前部固定一个内圈B9,内圈B的外围设置外圈B7,外圈B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B50,外圈B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10,横臂D的后部固定一个内圈E41,内圈E的外围设置外圈E40,外圈E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E49,外圈E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10;内圈B下部以及内圈E下部固定一个外壳B23,外壳B内固定有电机B51,电机B两端的输出轴B17分别安装轴轮B19和轴轮E42,轴轮B啮合内齿套B,轴轮E啮合内齿套E;外壳B上部设置一个斗B15。

横梁C25的外端固定一个纵臂C26,纵臂C的下端固定一个横臂E29,横臂E的左部固定一个内圈C28,内圈C的外围设置外圈C27,外圈C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C52,外圈C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10,横臂E29的右部固定一个内圈F44,内圈F的外围设置外圈F43,外圈F的内圆固定有内齿套F53,外圈F的外圆设置多个梯形挖板;内圈C下部以及内圈F下部固定一个外壳C32,外壳C内固定有电机C54,电机C两端的输出轴C33分别安装轴轮C34和轴轮F45,轴轮C啮合内齿套C,轴轮F啮合内齿套F;外壳C上部设置一个斗C31。

横梁A、横梁B、横梁C在一个平面内。

横梁A、横梁B、横梁C相交成“人”字形。

横梁A、横梁B、横梁C相邻之间的夹角120°。

三连臂24将横臂A11、横臂B12、横臂F30固定在一起。

横臂A将内圈A、内圈D固定。

横臂B将内圈B、内圈E固定。

横臂F将内圈C、内圈F固定。

本发明工作时,电机A驱动轴轮A和轴轮D转动,轴轮A通过内齿套A驱动外圈A向三联臂的方向转动,轴轮D通过内齿套D驱动外圈D向三联臂的方向转动;电机B驱动轴轮B和轴轮E转动,轴轮B通过内齿套B驱动外圈B向三联臂的方向转动,轴轮E通过内齿套E驱动外圈E向三联臂的方向转动;电机C驱动轴轮C和轴轮F转动,轴轮C通过内齿套C驱动外圈C向三联臂的方向转动,轴轮F通过内齿套F驱动外圈F向三联臂的方向转动;外圈A、外圈D、外圈B、外圈E、外圈C、外圈F在转动中分别带动其上的梯形挖板转动,梯形挖板转到下部时挖掘,梯形挖板转到顶部时土块掉落于斗中,斗A、斗B、斗C满斗后,将设备提出孔外,倒掉斗中的土块,然后重新进入孔中,继续挖掘,成一定深度的孔,在孔中浇筑混凝土,成混凝土三向结构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