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8119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混凝土面坝堆石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面板坝挤压破坏是近年来高面板堆石坝遇到的突出问题,如巴西的巴拉格兰特面板坝和坎波斯诺沃斯面板坝、莱索托的莫哈里面板坝以及我国的天生桥一级、三板溪、布西等面板坝。挤压破坏多发生在压性垂直缝,从坝顶向下发展,至坝中或1/3坝高止;对于高坝垂直缝挤压破坏向下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有水平向挤压破坏。挤压破坏造成面板表面混凝土剥离、铜止水变形加大,且挤压破坏常发生在水位变幅区,严重影响大坝耐久性和长期运行安全。根据国内外部分面板堆石坝发生挤压破坏后渗漏量的变化可知,挤压破坏是面板坝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巴西坎波斯诺沃斯面板坝在发生挤压破坏后的渗漏量是之前的40多倍。

对于面板挤压破坏,目前常规处理方式为凿除破损混凝土后按原设计要求重新浇筑混凝土面板。但对于大坝变形特别是沉降尚未稳定的面板坝,常出现反复挤压破坏的情况,如天生桥一级垂直缝挤压破坏修复后,在修复区内再次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修复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的:一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修复结构,在混凝土面板上有垂直缝,在所述的垂直缝的中上部安装有橡胶板,在所述的垂直缝上方有混凝土面板破坏区,预先挖出混凝土面板破坏区内的混凝土并填补修补材料;在所述的垂直缝的顶部预留V型槽,在所述的V型槽内填充有塑性材料,在所述的垂直缝上方的混凝土面板上设置有防渗盖片,所述的防渗盖片的两侧通过膨胀螺栓与钢压条固定在混凝土面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修补材料与凿除的混凝土面板之间涂抹有界面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防渗盖片与所述的修补材料之间涂刷有防渗盖片底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的垂直缝上方的混凝土面板破坏区的凿除深度不应小于5厘米;所述的橡胶板的宽度与所述的坝高和破损度相配度,所述的橡胶板的横向宽度为2.5-5厘米,深度为15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V型槽的顶宽为10厘米,深度为5厘米。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施工方法:一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①、拆除破损的垂直缝顶部的原有止水结构后,凿除已经挤压破坏的混凝土面板内的混凝土,凿除深度根据破损深度确定;

②、沿原垂直缝向下凿一条缝槽,然后根据缝深选择合适的橡胶板塞入到缝槽中;

③、首先在已经凿除的混凝土面板的凿除面上涂抹界面剂,然后根据水上和水下修补的条件不同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按照原坡度比修复破损的混凝土面板,并在所述的垂直缝顶部预留V型槽;

④、利用塑性材料填满V型槽,根据破损混凝土宽度确定防渗盖片的宽度,所述的防渗盖片两侧超过凿除混凝土面板的边界不小于10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防渗盖片粘贴前在所述的混凝土面板上涂刷配套的防渗盖片底胶,所述的防渗盖片两侧采用膨胀螺栓与钢压条固定在混凝土面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凿除破损的所述的混凝土面板的深度不小于5厘米;所述的橡胶板的横向宽度为2.5-5厘米,深度为15厘米;所述的V型槽的顶宽为10厘米,深度为5厘米。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对原垂直缝中上部凿缝并充填橡胶板的方式,吸收再次蓄水后的挤压变形,在修复后的垂直缝上方设置封闭的止水结构,可彻底解决面板挤压对混凝土面板造成的破坏和渗漏问题。2、本发明对水上和水下处理均提出了适用材料和具体施工工艺,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凝土面板1、混凝土面板破坏区1.1、垂直缝2、橡胶板3、界面剂4、修补材料5、塑性填料6、V型槽7、防渗盖片底胶8、防渗盖片9、膨胀螺栓与钢压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照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修复结构,在混凝土面板1上有垂直缝2,在所述的垂直缝2的中上部安装有橡胶板3,在所述的垂直缝2上方有混凝土面板破坏区1.1,预先挖出混凝土面板破坏区1.1内的混凝土并填补修补材料5;在所述的垂直缝2的顶部预留V型槽7,在所述的V型槽7内填充有塑性材料6,在所述的垂直缝2上方的混凝土面板1上设置有防渗盖片9,所述的防渗盖片9的两侧通过膨胀螺栓与钢压条10固定在混凝土面板1上;在所述的修补材料5与凿除的混凝土面板1之间涂抹有界面剂4;在所述的防渗盖片9与所述的修补材料5之间涂刷有防渗盖片底胶8。

位于所述的垂直缝2上方的混凝土面板破坏区1.1的凿除深度不应小于5厘米;所述的橡胶板3的宽度与所述的坝高和破损度相配度,所述的橡胶板3的横向宽度为2.5-5厘米,深度为15厘米;所述的V型槽7的顶宽为10厘米,深度为5厘米。

本发明一种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①、拆除破损的垂直缝2顶部的原有止水结构后,凿除已经挤压破坏的混凝土面板1内的混凝土,凿除深度根据破损深度确定;如图1所示,处于受压区的混凝土面板1表面破损凿除厚度S1根据破损程度确定,但是不小于5厘米。

②、沿原垂直缝2向下凿一条缝槽,然后根据缝深选择合适的橡胶板3塞入到缝槽中;

③、首先在已经凿除的混凝土面板1的凿除面上涂抹界面剂4,以增强修补材料5和原混凝土面的粘结强度;然后根据水上和水下修补的条件不同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5,按照原坡度比修复破损的混凝土面板1,并在所述的垂直缝2顶部预留V型槽7;

④、利用塑性材料6填满V型槽7,根据破损混凝土宽度确定防渗盖片9的宽度,所述的防渗盖片9两侧超过凿除混凝土面板1的边界不小于10厘米。

顶部止水结构包括塑性材料6、V型槽7、防渗盖片底胶8、防渗盖片9和膨胀螺栓与钢压条10

在所述的防渗盖片9粘贴前在所述的混凝土面板1上涂刷配套的防渗盖片底胶8,所述的防渗盖片9两侧采用膨胀螺栓与钢压条10固定在混凝土面板1上。

凿除破损的所述的混凝土面板1的深度不小于5厘米;所述的橡胶板3的横向宽度为2.5-5厘米,深度为15厘米(如图中S2);所述的V型槽7的顶宽为10厘米(图中L),深度为5厘米(图中S3);所述的界面剂4和修补材料5根据水上和水下修复确定。水上修复时,界面剂4采用聚合物水泥浆和无机界面剂,修补材料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水下修复时,修补材料采用水下环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所述的防渗盖片9配套防渗盖片底胶8在水上修复时选择常规底胶,水下修复时采用水下改性环氧涂料(水下粘接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