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板桩堵漏装置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20421阅读:1527来源:国知局
基于钢板桩堵漏装置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堵漏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钢板桩堵漏装置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因为锁扣、地质等原因,导致钢板桩插打会出现水面以下锁扣未扣紧或开裂。围檩安装完成抽水后才能发现开裂处。目前抛撒填充物对钢板桩开裂进行堵漏基本没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钢板桩堵漏装置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加工方便,安装快速,适应性广,施工效率高,能满足施工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钢板桩堵漏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钢管加工:

将无缝钢管剖开成对称的两半,无缝钢管沿着钢管的轴向剖开;

s102钢管安装:将剖开后的钢管沿锁扣开裂的钢板桩插打入河床面以下,钢管底部的一段打入河床面以下,剩余部分露出河床,在钢管露出河床部分采用间隔焊接的方式与所述钢板桩焊接;

s103混凝土浇筑:在钢管与钢板桩之间围成的通道中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然后围堰抽水。

优选地,s101中钢管的顶部与钢板桩齐平,顺着钢板桩延伸至河床面以下4m。

优选地,对半剖开后的钢管为半圆形钢管,钢管焊接位置处采用钢板绑焊。

优选地,

s102将剖开后的钢管沿锁扣开裂的钢板桩插打入河床面以下,钢管的顶部与钢板桩的顶部齐平。

优选地,s102中露出河床部分的钢管采用压条与钢板桩焊接在一起的方式固定,压条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钢管紧贴钢板桩,钢管与钢板桩接触的位置处密封。

优选地,一种钢板桩堵漏装置,其包括:第一钢板桩、与所述第一钢板桩连接的第二钢板桩,所述第一钢板桩与所述第二钢板桩均为“u”型钢板,所述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的侧边均为向外弯曲的挂钩部,第一钢板桩的挂钩部与第二钢板桩的挂钩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的开口方向相反;

还包括半圆形钢管,所述半圆形钢管紧密贴合至所述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的连接处,所述半圆形钢管的一边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板桩上,所述半圆形钢管的另一边固定于所述第二钢板桩上,所述半圆形钢管与所述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之间形成混凝土通道。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压条,所述压条固定所述半圆形钢管,所述压条的两自由端分别焊接至所述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上。

优选地,所述压条之间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所述压条为弧形压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钢板桩堵漏装置可以避免修补处开裂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抽水完成后再进行开裂处的修补,修补效果不明显,且水深处由于内外压力差,有可能会导致修补处开裂,对无水作业时基底下的施工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用本发明的堵漏装置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对水下基坑作业安全起到一定的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0-第一钢板桩,11-第二钢板桩,1-钢管(半圆形钢管),2-压条,3-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公开了一种钢板桩堵漏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钢管加工

利用一整根无缝钢管,剖开成对称的两半,钢管1为半圆形钢管,钢管的顶部与钢板桩齐平,顺着钢板桩延伸至河床面以下4m(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钢管应该避免接长焊接,必须焊接的,需焊接牢固且用钢板绑焊。

2、钢管安装

利用振动锤将半圆形钢管1沿锁扣开裂的钢板桩插打入河床面以下,钢管1的顶口与钢板桩顶平齐。钢管1紧贴钢板桩,尽量密贴。

露出河床部分采用间隔焊和钢板桩焊接牢固,每隔一段距离,钢管1外围焊接钢板压条2,压条2与钢板桩焊接牢固,压条2间距根据钢管1的入水深度确定。

3、混凝土浇筑

在保持钢板桩内外水压一致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3至钢管1顶。待混凝土3达到要求强度后再进行围堰抽水作业。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以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施工,是墩深水钢板桩围堰工程,采用拉森ⅵ型钢板桩,平面尺寸20.9m×20.9m,钢板桩单根总长36m,入河床22~23m,进入圆粒土层6m~7m,最高潮时外部水深12m。围堰从上到下设五道支撑,最上面一道支撑为第一道支撑,依次排序。

封底混凝土采用c25砼,厚3米。

内支撑采用hm500、hm588、hn750型钢和φ450、ф800、ф1020钢管组合支撑。

钢板桩堵漏装置施工方法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钢管加工

利用一整根ф426mm无缝钢管(1),剖开成对称的两半,长度18m,钢管(1)伸入河床以下4m。

2、钢管安装

利用振动锤将半圆形钢管(1)沿锁扣开裂的钢板桩插打入河床面以下,顶口与钢板桩顶平齐。钢管(1)紧贴钢板桩。露出河床部分采用间隔焊和钢板桩焊接牢固,钢管(1)外围焊接钢板压条(2),压条间距1.0m,最高潮时水深10m以下,压条(2)间距0.5m。压条(2)与钢板桩焊接牢固。

3、混凝土浇筑

在保持钢板桩内外水压一致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3)至钢管(1)顶。待混凝土(3)达到要求强度后再进行围堰抽水作业。

实施例3

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实施例1和2使用的一种钢板桩堵漏装置,其包括:第一钢板桩10、与所述第一钢板桩10连接的第二钢板桩11,所述第一钢板桩10与所述第二钢板桩10均为“u”型钢板,所述第一钢板桩10和第二钢板桩11的侧边均为向外弯曲的挂钩部,第一钢板桩10的挂钩部与第二钢板桩11的挂钩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钢板桩10和第二钢板桩11的开口方向相反;

还包括半圆形钢管1,所述半圆形钢管1紧密贴合至所述第一钢板桩10和第二钢板桩11的连接处,所述半圆形钢管1的一边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板桩10上,所述半圆形钢管1的另一边固定于所述第二钢板桩11上,所述半圆形钢管1与所述第一钢板桩10和第二钢板桩11之间形成混凝土3通道。

还设置了若干压条2,所述压条2固定所述半圆形钢管1,所述压条2的两自由端分别焊接至所述第一钢板桩10和第二钢板桩11上;所述压条2之间等间距设置;所述压条2为弧形压条。

钢板桩堵漏装置可以避免修补处开裂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抽水完成后再进行开裂处的修补,修补效果不明显,且水深处由于内外压力差,有可能会导致修补处开裂,对无水作业时基底下的施工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用本发明的堵漏装置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对水下基坑作业安全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