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68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暖通管路系统,包括水表箱(1)、以及集中设于水表箱(1)中的若干水表(2),其特征是,还包括:

暖通管道(5),其具有出口端(51)和入口端(52),其入口端(52)连接于市政暖气管道(6),其出口端(51)连接于且水表箱(1)且与水表箱(1)内部相互连通;

电磁阀(7),其设于暖通管道(5)上;

温度检测部(100),用于检测水表(2)的温度情况以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值;

多谐振荡部,其耦接于温度检测部(100)以接收温度检测值,并输出与温度检测部(100)相对应的振荡频率;

频率解码部,其具有对应于温度检测值的中心频率,且其耦接于多谐振荡部以接收振荡频率,并将振荡频率与中心频率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信号;

开关电路(200),其耦接于频率解码部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相应的开关信号;

继电器,其常开触点串接在电磁阀(7)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开关电路(200)以接收开关信号并响应于开关信号以控制其常开触点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多谐振荡部为555多谐振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频率解码部上耦接有用于调节中心频率大小的调节部(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暖通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频率解码部包括解码器、反相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

解码器,其一脚耦接至第四电容后接地,其二脚耦接至第五电容后接地,其三脚耦接于多谐振荡部的输出端,其四脚耦接于电压Vcc,其五脚耦接于调节部(300)后耦接于第三电容的一端,其六脚耦接至第三电容后接地,其七脚接地,其八脚耦接至反相器后耦接于开关电路(200)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暖通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电路(200)包括:

第二电阻,其一端耦接于反相器的输出端;

第三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

NPN型三极管,其基极耦接于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的连接点上,其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的线圈后耦接电压Vcc,其发射极接地;

二极管,其两端反并联在继电器的线圈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管路系统,其特征是,该暖通管路(3)系统还包括:

流量检测装置(400),用于检测水表(2)的管路(3)中是否有流量以输出相应的流量检测信号;

与门电路,其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于频率解码部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其第二输入端耦接于流量检测装置(400)以接收流量检测信号,并从其输出端输出相应的逻辑门信号至开关电路(200)的输入端以控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暖通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流量检测装置(400)包括:

流量传感器(410),其设置在水表(2)的管路(3)上,用于检测水表(2)管路(3)中的流量情况以输出相应的流量检测值;

采样放大电路(420),其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于流量传感器(410)用以接收流量检测值并将流量检测值进行差分放大处理;

微控制器(430),其耦接于采样放大电路(420)以接收流量检测值,并输出相应的流量检测信号至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通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电路(200)包括:

第六电阻,其一端耦接于与门电路的输出端;

第七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

NPN型三极管,其基极耦接于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之间的连接点上,其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的线圈后耦接电压Vcc,其发射极接地;

二极管,其两端反并联在继电器的线圈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通管路系统,其特征是,采样放大电路(420)包括:

第六电容,其一端连接流量传感器(410),另一端接地;

第四电阻,其一端连接第六电容的一端;

第七电容,其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

第六电阻,其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

第五电阻,其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

比较器,其同相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

第七电阻,其一端连接比较器的反相端;

第八电阻,其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连接于微控制器(430)的输入端;

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阻与第八电阻之间的结点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