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预应力薄壁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529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土地区预应力薄壁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区预应力薄壁管桩。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地生产的管桩产品几乎全部采用焊接式接桩,而采取这种接桩方法,接头处全部的剪力、弯矩以及部分的压力都将由焊缝独立承担,但目前的情况是:施工人员焊接水平普遍不高,而且还参差不齐,使得每根桩的接头质量不相一致;另外,施工人员因急需赶进度等各种原因,焊接接头时,大多都是接好就焊、焊好即打,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焊缝的质量极难得到保证,在沉桩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软土地区预应力薄壁管桩,大大增强接头抗剪、抗弯能力,减轻斜桩带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土地区预应力薄壁管桩,包括上桩身和下桩身,所述上桩身的下端面和下桩身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钢端板和下钢端板,所述下钢端板上设有销钉,所述上钢端板上设有与所述销钉相配合的自留孔,所述上桩身的下端部外壁和下桩身的上端部外壁上分别设有上加强箍和下加强箍,所述上加强箍和下加强箍的外圆周上分别分布有上钢钉和下钢钉,所述上钢钉和下钢钉之间交叉缠绕有钢丝绳。

由于在软土地区施工以及采用薄壁管桩,因此接桩要达到施工要求更增加了难度。本实用新型采用销钉和自留孔配合,保证了上下两节桩身在竖直方向上不容易歪斜和变形,分担了很大部分的剪力和弯矩,使接桩处更牢固。同时,通过上下加强箍对接桩部位的上下两节桩身进行加强加固,并且在上下加强箍外圆周壁上设有钢钉,所述上下钢钉可以垂直于上下加强箍外圆周壁,也可以向两侧倾斜,即上钢钉向上倾斜,下钢钉向下倾斜,还可以设有分别向两侧的弯钩,即上钢钉设有向上的弯钩,下钢钉设有向下的弯钩,钢丝绳在上下钢钉之间缠绕时,倾斜的钢钉或者设有弯钩的钢钉都可以更好的扣紧钢丝绳,使钢丝绳不容易从钢钉中拖出来,当然,由于上下桩身都是圆柱形,钢丝绳缠绕时绕着圆周外表面缠绕,即使钢钉垂直与外圆周壁设置,钢丝绳也不容易脱出,而且施工比较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自留孔延伸至上桩身的下端部,所述销钉插入至上桩身内部。销钉长度增加,插入上桩身内部,分担了更多的剪力和弯矩,而且销钉不容易从自留孔中脱出,上下两节桩身之间结合得更加牢固,销钉和自留孔之间可以过盈配合,有利于上下两节桩身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接桩处的牢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销钉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销钉的横截面为方形时受力更加均匀,能平稳分担很大一部分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上加强箍和下加强箍的厚度均为10~50mm。加强箍越厚,接桩处越牢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预应力薄壁管桩,采用销钉和自留孔配合,保证了上下两节桩身在竖直方向上不容易歪斜和变形,大大增强接头抗剪、抗弯能力,减轻斜桩带来的问题,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区的打桩施工之中。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土地区预应力薄壁管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钢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桩身;11-上钢端板;12-自留孔;13-上加强箍;14-上钢钉;2-下桩身;21-下钢端板;22-销钉;23-下加强箍;24-下钢钉;3-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软土地区预应力薄壁管桩,包括上桩身1和下桩身2,所述上桩身1的下端面和下桩身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钢端板11和下钢端板21,所述下钢端板21上设有销钉22,所述上钢端板11上设有与所述销钉22相配合的自留孔12,所述上桩身1的下端部外壁和下桩身2的上端部外壁上分别设有上加强箍13和下加强箍23,所述上加强箍13和下加强箍23的外圆周上分别分布有上钢钉14和下钢钉24,所述上钢钉14和下钢钉24之间交叉缠绕有钢丝绳3。

所述自留孔12延伸至上桩身1的下端部,所述销钉22插入至上桩身1内部。

所述销钉22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上加强箍13和下加强箍23的厚度均为10~50mm。

以上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改进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