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的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6930阅读:9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廊的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现有管廊通常由底板、侧墙(中间墙)和顶板组成,对内部空间要求不高的场合其完全可以胜任,但是当管廊的内部空间非常大,普通的顶板不能胜任大跨度架设条件时,则需要使用到柱和/梁,如何提高梁和顶板的连接强度,对于大跨度管廊的结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廊的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节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廊的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节点,其包括有叠合梁和叠合板,所述叠合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叠合板,所述叠合梁包括叠合梁预制层和位于叠合梁预制层上方的叠合梁现浇层,所述叠合板包括叠合板预制层和位于叠合板预制层上方的叠合板现浇层,所述叠合板预制层和所述叠合板现浇层内均设置有由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组成的钢筋网,所述叠合板预制层内的钢筋网与所述叠合板现浇层内的钢筋网之间固定连接有桁架钢筋,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叠合板预制层的一端分别搁置在所述叠合梁预制层上表面的两端,两侧的所述叠合板现浇层和所述叠合梁现浇层一体成型,所述叠合梁预制层和叠合梁现浇层内均设置有纵向钢筋,所述叠合梁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叠合梁内全部的纵向钢筋绑扎的方形筋。所述的纵向为叠合梁的长度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侧的所述叠合板预制层内的横向钢筋一端分别伸出所述叠合板预制层,并搭接在所述叠合梁现浇层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叠合板现浇层内的横向钢筋贯穿两侧的所述叠合板现浇层和所述叠合梁现浇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节点还包括有横跨两侧的所述叠合板现浇层和所述叠合梁现浇层的抗剪筋。

本实用新型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节点的整体性好,连接强度高,非常适用于大跨度管廊顶板的设置,采用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形式可以减小施工现场的模板使用量,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廊的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节点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叠合梁预制层1、叠合梁现浇层2、叠合板预制层3、叠合板现浇层4、横向钢筋5、纵向钢筋6、桁架钢筋7、方形筋8、抗剪筋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管廊的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节点包括有叠合梁和叠合板,所述叠合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叠合板,所述叠合梁包括叠合梁预制层1和位于叠合梁预制层1上方的叠合梁现浇层2,所述叠合板包括叠合板预制层3和位于叠合板预制层3上方的叠合板现浇层4,所述叠合板预制层3和所述叠合板现浇层4内均设置有由横向钢筋5和纵向钢筋6组成的钢筋网,所述叠合板预制层3内的钢筋网与所述叠合板现浇层4内的钢筋网之间固定连接有桁架钢筋7,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叠合板预制层3的一端分别搁置在所述叠合梁预制层1上表面的两端,两侧的所述叠合板现浇层4和所述叠合梁现浇层2一体成型,所述叠合梁预制层1和叠合梁现浇层2内均设置有纵向钢筋6,所述叠合梁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叠合梁内全部的纵向钢筋6绑扎的方形筋8。纵向为叠合梁的长度方向,横向方向为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

优选地,两侧的所述叠合板预制层3内的横向钢筋5一端分别伸出所述叠合板预制层3,并搭接在所述叠合梁现浇层2内。优选地,所述叠合板现浇层4内的横向钢筋5贯穿两侧的所述叠合板现浇层4和所述叠合梁现浇层2。由于横向钢筋的设置,显著的增强了叠合板现浇层4和所述叠合梁现浇层2的整体性,提高了管廊顶板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叠合梁与叠合板连接节点还包括有横跨两侧的所述叠合板现浇层4和所述叠合梁现浇层2的抗剪筋9。这样可以显著的提高连接节点的抗剪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