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3377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混凝土浇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混凝土浇注技术领域中,如船闸施工过程中,闸室闸墙施工是船闸主体施工的关键,根据施工图纸等设计文件,闸室左右两侧闸墙呈现出轴线长、分块多、高度大、结构尺寸相对单一等特点。传统的方法是用散装模板浇注混凝土,用散装模板浇注一块,养护一块,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一块块把散装模板拆除,然后再进行分块浇注,重复上述方法直至混凝土浇注完成,用此方法浇注施工烦杂,费工费时,混凝土浇注质量不易保证,如混凝土出现挂帘、错台、变形、蜂窝等,而且混凝土的温度变形不易控制等问题。

专利号为CN201411657的中国专利中所涉及到的钢模板由组合面板系统、桁架系统、桁架间加固系统、操作平台系统、预埋件系统及方位调节系统所构成,其中组合面板系统由大块钢板组合面板及其纵、横肋条焊接而成;桁架系统由上竖杆、上斜杆、横梁、下竖杆、下斜杆组成,各个杆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其中上斜杆的上端、下斜杆的下端和横梁与组合面板系统均采用钩头螺栓连接,存在以下缺点:钢模板组合面板由大块钢板焊接而成,尺寸较大,运输中会超高,超宽,给道路带来安全隐患,并且不能使用集装箱运输;由大块钢板焊接而成的钢模板通用性差,使用后回收利用率低,局部损坏后不好更换;难以适应模块化与标准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投入成本少;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组合面板能够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能够实现多次周转使用,横背楞与组合面板通过第一卡扣件连接,便于拆卸和运输,同时便于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面板、用于支撑所述组合面板的支撑架和用于调节所述组合面板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

所述组合面板外侧设置有沿所述组合面板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的多根竖向钢筋和沿所述组合面板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多根横向钢筋,所述组合面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组合面板强度的多个横背楞和多个竖背楞,每个所述横背楞通过多个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竖向钢筋连接,每个所述竖背楞通过多个第二卡扣件与所述横背楞连接;

所述组合面板的下侧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组合面板的外侧,所述调节机构为长度可调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调节杆沿所述组合面板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与所述竖背楞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上述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组合面板为由多个面板单元拼装而成的矩形平板,相邻两个所述面板单元通过连接件连接。

上述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竖向钢筋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卡扣件安装的安装孔。

上述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卡扣件为U形卡扣件,所述U形卡扣件包括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两端的肋板,所述肋板的上部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肋板的下部设置有供所述竖向钢筋卡装的豁口,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用于支顶所述横背楞的顶紧螺栓。

上述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卡扣件为钩头螺栓。

上述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杆包括套管、分别套装在所述套管两端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竖背楞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

上述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为多个沿所述组合面板长度方向布设的三角形支架,每个所述三角形支架均包括竖杆和与所述竖杆上端连接且呈水平布设的横杆,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之间通过斜杆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杆连接。

上述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横背楞的外侧安装有上操作平台,所述三角形支架上安装有供作业人员调节所述调节杆长度的中调节平台,所述竖杆的下端设置有下操作平台,所述上操作平台、中调节平台和下操作平台均呈水平布设。

上述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组合面板的下侧通过转接件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接件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组合面板安装的调节孔,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投入成本少。组合面板能够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能够实现多次周转使用,同时便于运输。

2.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横背楞与组合面板通过第一卡扣件连接,便于拆卸和运输,而传统组合面板与横背楞为焊接连接,不便于拆卸,同时不能够适用于不同要求的施工场地。

3.组合面板的下侧通过转接件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转接件上开设有多个供组合面板安装的调节孔,转接件与横杆固定连接。实际使用时,组合面板的下侧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且调节机构为长度可调的调节杆,目的是保证该悬臂组合式钢模板能够满足不同坡度的施工要求,增加该悬臂组合式钢模板的适用性。

4.所述组合面板为由多个面板单元拼装而成的矩形平板,且相邻两个面板单元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优选的连接件为螺栓连接,混凝土浇筑时,组合面板受到混凝土的压力作用,而连接件为组合面板的受力薄弱点,要保证组合面板不变形,则要求连接件的抗剪性能高,而螺栓连接不仅便于拆卸且抗剪性能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投入成本少;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安装;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组合面板由多个面板单元组成,能够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能够实现多次周转使用,横背楞与组合面板通过第一卡扣件连接,便于拆卸和运输,同时便于安装。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扣件与横背楞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横背楞与竖背楞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操作平台、中调节平台和下操作平台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组合面板; 2—横背楞; 3—第一卡扣件;

3-1—背板; 3-2—肋板; 4—竖背楞;

5—调节杆; 6—横杆; 7—竖杆;

8—斜杆; 9—上操作平台; 10—中调节平台;

11—下操作平台; 12—第二卡扣件; 13—横向钢筋;

14—竖向钢筋; 15—顶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悬臂组合式钢模板,包括组合面板1、用于支撑所述组合面板1的支撑架和用于调节所述组合面板1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

所述组合面板1外侧设置有沿所述组合面板1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的多根竖向钢筋14和沿所述组合面板1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多根横向钢筋13,所述组合面板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组合面板1强度的多个横背楞2和多个竖背楞4,每个所述横背楞2通过多个第一卡扣件3与所述竖向钢筋14连接,每个所述竖背楞4通过多个第二卡扣件12与所述横背楞2连接;

所述组合面板1的下侧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组合面板1的外侧,所述调节机构为长度可调的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调节杆5沿所述组合面板1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调节杆5的上端与所述竖背楞4连接,所述调节杆5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面板1为由多个面板单元拼装而成的矩形平板,相邻两个所述面板单元通过连接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面板1的下侧通过转接件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接件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组合面板1安装的调节孔,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横杆6固定连接。

实际使用时,所述组合面板1为对船闸主体进行成型施工的侧模板。

实际使用时,所述组合面板1由多个所述面板单元组成,且相邻两个面板单元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连接,目的是混凝土浇筑时,所述组合面板1受到混凝土的压力作用,而所述连接件为所述组合面板1的受力薄弱点,要保证所述组合面板1不变形,则要求所述连接件的抗剪性能高,而螺栓连接不仅便于拆卸且抗剪性能好。

实际使用时,所述组合面板1由多个所述面板单元组成,能够使用不同的施工要求,能够实现多次周转使用,同时便于运输。

实际使用时,设置所述竖向钢筋14和所述横向钢筋13的目的是:通过增加每个所述面板单元的刚度从而增加所述组合面板1的刚度,防止所述组合面板1的变形;便于所述横背楞2的安装。

实际使用时,所述横背楞2与所述组合面板1通过第一卡扣件3连接,便于拆卸和运输,而传统组合面板1与所述横背楞2为焊接连接,不便于拆卸,同时不能够适用于不同要求的施工场地,且常用的所述组合面板1的尺寸为1500mm×1200mm,尺寸较大,运输不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面板1的下侧通过转接件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接件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组合面板1安装的调节孔,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横杆6固定连接。实际使用时,所述组合面板1的下侧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机构为长度可调的调节杆5,目的是保证该悬臂组合式钢模板能够满足不同坡度的施工要求,增加该悬臂组合式钢模板的适用性。

如图3所示,实际使用时,所述竖向钢筋14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卡扣件3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卡扣件3通过所述竖向钢筋14与所述组合面板1连接,连接可靠且不影响所述组合面板1的使用功能。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件3为U形卡扣件,所述U形卡扣件包括背板3-1和设置在所述背板3-1两端的肋板3-2,所述肋板3-2的上部与所述背板3-1连接,所述肋板3-2的下部设置有供所述竖向钢筋14卡装的豁口,所述背板3-1上设置有用于支顶所述横背楞2的顶紧螺栓15。

实际使用时,所述U形卡扣件由尺寸为367mm×50mm×5mm的钢带折弯而成,折弯成型后所述背板3-1的长度为63mm,所述肋板3-2的高度为160mm。

实际使用时,所述肋板3-2的下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横背楞2穿过所述U形卡扣件的内腔后,通过拧紧所述顶紧螺栓15,使所述顶紧螺栓15的端部支顶在所述横背楞2上,对所述横背楞2进行固定,连接可靠且便于拆卸。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扣件12为钩头螺栓。

实际使用时,所述钩头螺栓的内端绕过所述横背楞2,所述钩头螺栓的外端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竖背楞4的外侧,通过所述螺母和所述钩头螺栓内端之间的拉结,将所述竖背楞4与所述横背楞2连接为一体。

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5包括套管、分别套装在所述套管两端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竖背楞4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

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竖背楞4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架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为多个沿所述组合面板1长度方向布设的三角形支架,每个所述三角形支架均包括竖杆7和与所述竖杆7上端连接且呈水平布设的横杆6,所述竖杆7与所述横杆6之间通过斜杆8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杆6连接。

实际使用时,所述支撑架可为多边形支撑架,优选的为三角形支撑架。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横背楞2的外侧安装有上操作平台9,所述三角形支架上安装有供作业人员调节所述调节杆5长度的中调节平台10,所述竖杆7的下端设置有下操作平台11,所述上操作平台9、中调节平台10和下操作平台11均呈水平布设。

实际使用时,通过所述上操作平台9、中调节平台10和下操作平台11的设置,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同时无需进行脚手架的搭设,节约施工材料,缩短施工工期。

实际使用时,所述上操作平台9、中调节平台10和下操作平台11均采用槽钢制成,且所述槽钢上均铺设有竹胶板。

实际使用时,所述上操作平台9、中调节平台10和下操作平台11上均安装有防护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