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挖泥船管口效能调节及边坡成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5825发布日期:2018-06-05 22:2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疏浚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挖泥船管口效能调节及边坡成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疏浚施工过程中,挖泥船(绞吸挖泥船或耙吸挖泥船)将泥沙混合物经水体管线和陆上管线排至吹填区域,在吹填区域沉积并形成陆地。传统挖泥管线其内部介质流速较大,从排泥管道管口喷涌而出,容易对附近吹填区域产生强烈的冲刷作用,无法形成稳定的沉积结构。另外,现有的排泥管道其泥沙混合物介质是集中排放的,导致不容易形成施工所需的边坡。故需要对排泥管道进行优化设计,降低排泥管道管口效能(即流速)同时促进边坡形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搭建、能够有效降低排泥管道管口效能且促进边坡成型的用于挖泥船管口效能调节及边坡成型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挖泥船管口效能调节及边坡成型的装置包括外端带有法兰盘的主管道,主管道的外端与排泥管道的端部对接连接;还包括中部与主管道贯通连接的效能管道,效能管道的两端敞口且均设有可拆装的端盖;在效能管道的侧壁上安装固定有多个管状的基座,基座的内腔与效能管道的内腔相贯通,在基座的外端设有内螺纹,各基座的中心线共面,沿效能管道的轴向方向各基座等间距设置;还包括数量与基座的数量相等的多个转接头,转接头的一端设有外螺纹部并与基座螺纹连接,在转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环形卡槽;在各转接头上插接连接有分流软管,在各分流软管与对应转接头连接的位置设有卡箍,卡箍落入环形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用于挖泥船管口效能调节及边坡成型的装置,通过设置主管道、效能管道以及多个分流软管,实现了将排泥管道中的泥沙混合物分流成多股的技术效果,直接减小了排泥管口的动能,即减小了流速,将管口流速降低至1m/s以下,实现了管口效能的调节,避免了对吹填区域的过量冲刷。此外,本装置将泥沙混合物分散排出,便于边坡的形成。

优选地:主管道与效能管道之间密封焊接固接;各基座与效能管道之间密封焊接固接。

优选地:在效能管道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部,端盖与效能管道的端部螺纹连接。

优选地:在主管道与效能管道两者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合金涂层。

优选地:效能管道的内径为600-800mm;分流软管为聚氯乙烯材质,长度为80-120m,内径为180-220mm。

优选地:基座的数量为8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泥管道;2、主管道;3、效能管道;4、端盖;5、基座;6、分流软管;7、转接头;8、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挖泥船管口效能调节及边坡成型的装置包括外端带有法兰盘的主管道2,主管道2的外端与排泥管道1的端部对接连接。在排泥管道1与主管道2两者的法兰盘之间设置密封垫,防止连接部位泄露。

还包括中部与主管道2贯通连接的效能管道3,效能管道3的两端敞口且均设有可拆装的端盖4。本实施例中,在效能管道3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部,端盖4与效能管道3的端部螺纹连接。

在效能管道3的侧壁上安装固定有多个管状的基座5,基座5的内腔与效能管道3的内腔相贯通,在基座5的外端设有内螺纹,各基座5的中心线共面,沿效能管道5的轴向方向各基座5等间距设置。

本实施例中,主管道2与效能管道3之间密封焊接固接;各基座5与效能管道3之间密封焊接固接。为了提升耐磨强度,在主管道2与效能管道3两者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合金涂层。

还包括数量与基座5的数量相等的多个转接头7,转接头7的一端设有外螺纹部并与基座5螺纹连接,在转接头7的另一端设有环形卡槽。在各转接头7上插接连接有分流软管6,在各分流软管6与对应转接头7连接的位置设有卡箍8,卡箍8落入环形卡槽内,实现对分流软管6的卡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效能管道3的内径为600-800mm,优选为750mm;分流软管6为聚氯乙烯材质,长度为80-120m,优选为100m,内径为180-220mm,优选为200mm。

本实施例中,基座5的数量为8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