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坡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78241发布日期:2018-08-14 18:42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可变坡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建筑工程,挡土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交通、水利工程等领域,挡土墙结构应用极为广泛,其作用为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传统的现浇浆砌石或混凝土挡土墙,在施工过程中受施工环境、养护条件等限制,工程建设进度缓慢。预制结构可以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和成本。

另外,现在的普通混凝土阶梯大多都是实块,透水性差,用料量大,且成本高。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可绿化的加筋砌块挡土墙越来越受到业内的青睐,这种加筋砌块挡土墙能够实现快速组装,对地基要求低,能满足生态与景观功能。

经过多年的发展,加筋砌块挡土墙块体出现多样的块型、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申请号为201320810043.7的一种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该挡土墙由主互嵌式生态砌块、底辅助砌块和顶辅助砌块组成,通过结构自身相互锁定,但该砌块挡土墙块型复杂,加工难度大,可行性低,遇到变坡问题无法解决;申请号为201710991936.9的生态护坡砌块及其生态护坡,包括护坡砌块本体和护坡砌块结合体,虽然具有一定的固砂功能和一定的生态效益,但是相邻生态护坡砌块互锁配合后仍需要穿钢绳以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施工繁琐,同时砌块结构较为复杂。

因此,提出一种块型简单统一,能够实现变坡的生态砌块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坡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设备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可变坡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填土、加筋拉网、帽梁、基础和被挡土,所述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由底层向上依次交错迭放,所述填土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后侧,所述加筋拉网一端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底部下方连接,所述加筋拉网另一端穿过填土设于被挡土内,所述帽梁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顶端,所述基础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和填土的底端;

其中,所述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包括: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砌块左面板、砌块右面板、砌块中心通孔、前端楔形削角和砌块后面板,所述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整体左右对称,所述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为直五棱柱,所述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设于砌块左面板和砌块右面板的上端,所述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设于砌块左面板和砌块右面板的下端,所述砌块左面板和砌块右面板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两侧,所述砌块中心通孔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中间,所述前端楔形削角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前端,所述砌块后面板与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连接。

进一步,所述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和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为波浪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长度短于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

进一步,所述砌块中心通孔用于设置绿化,所述绿化包括:下方填土和上方草皮。

一种可变坡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放线,整平地基,铺设挡土墙的基础;

步骤2.在基础上方铺设第一层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相邻的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相贴,在砌块中心通孔以及挡土墙背后进行填土或碎石至砌块顶高程,人工夯实整平墙背填土;

步骤3.在上述第一层砌块上方铺设加筋拉网,将加筋拉网的前端现场裁剪以适应砌块特征,再将加筋拉网另一端向挡墙后部的被挡土铺设至设计长度,并在加筋拉网两端加以锚碇,在第一层的交错间隔上铺设第二层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根据墙身要求坡度确定上层底面与下层顶面锁定长度,同样在第二层的砌块中心通孔以及挡土墙背后进行填土或碎石至砌块顶高程,人工夯实整平墙背填土;

步骤4.视第二层砌块为填土后新的第一层砌块,重复步骤3,将挡土墙施工至设计高度;

步骤5.铺设顶层土体并在完工后的挡墙砌块中心通孔部分进行种植美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生态砌块的通孔设计降低了砌体的表观密度,减小了地基承载力;

2.砌块结构简单统一,可以在迭放装配过程中通过调节波浪式栅墙互嵌长度以改变墙身坡度;

3.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利用本身的结构相互锁定,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4.砌块的通孔可使用草类植被进行绿化,绿化层可分为下方填土和上方草皮,生态效果显著;

5.砌块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装配便利,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有着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结构图。

图3为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侧视图。

图4为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110、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120。

砌块左面板130、砌块右面板140、砌块中心通孔150、前端楔形削角160和砌块后面板170。

填土200、加筋拉网300、帽梁400、基础500和被挡土600绿化700、下方填土710和上方草皮7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图2为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结构图。图3为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侧视图。图4为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原理图。图6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一种可变坡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系统包括: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填土200、加筋拉网300、帽梁400、基础500和被挡土600,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由底层向上依次交错迭放,填土200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后侧,加筋拉网300一端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底部下方连接,加筋拉网300另一端穿过填土200设于被挡土600内,帽梁400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顶端,基础500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和填土200的底端。

如图2、3和4所示,其中,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包括: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110、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120、砌块左面板130、砌块右面板140、砌块中心通孔150、前端楔形削角160和砌块后面板170,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整体左右对称,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为直五棱柱,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110设于砌块左面板130和砌块右面板140的上端,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120设于砌块左面板130和砌块右面板140的下端,砌块左面板130和砌块右面板140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两侧,砌块中心通孔150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中间,前端楔形削角160设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前端,砌块后面板170与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110连接。

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110和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120为波浪型结构。

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110长度短于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120。

砌块中心通孔150用于设置绿化700,绿化700包括:下方填土710和上方草皮720。

本发明的原理是,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整体左右对称,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为直五棱柱。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前端楔形削角160平行于砌块后面板170,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中有砌块中心通孔150,砌块中心通孔150仍为直五棱柱,砌块左面板130和砌块右面板140平行于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上下底面分别设置有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110和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120,砌块上底面波浪式栅墙110长度短于砌块下底面波浪式栅墙120。波浪式栅墙的凸起处可嵌入另一波浪式栅墙凹入处锁定以形成一个整体。

然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施工:

步骤1.施工放线,整平地基,铺设挡土墙的基础500。

步骤2.在基础500上方铺设第一层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相邻的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相贴,在砌块中心通孔150以及挡土墙背后进行填土或碎石至砌块顶高程,人工夯实整平墙背填土。

步骤3.在上述第一层砌块上方铺设加筋拉网300,将加筋拉网300的前端现场裁剪以适应砌块特征,再将加筋拉网另一端向挡墙后部的被挡土600铺设至设计长度,并在加筋拉网300两端加以锚碇,在第一层的交错间隔上铺设第二层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根据墙身要求坡度确定上层底面与下层顶面锁定长度,同样在第二层的砌块中心通孔150以及挡土墙背后进行填土或碎石至砌块顶高程,人工夯实整平墙背填土。

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层的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前端楔形削角160位置位于下方第一层的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砌块中心通孔150的前方。

步骤4.视第二层砌块为填土后新的第一层砌块,重复步骤3,将挡土墙施工至设计高度。

步骤5.铺设顶层土体并在完工后的挡墙砌块中心通孔150部分进行种植美化。

实施例2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层的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前端楔形削角160位置位于下方第一层的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砌块中心通孔150的后方。之后重复叠加。其余和实施例1一样。

实施例3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层的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的前端楔形削角160位置位于下方第一层的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100砌块中心通孔150的垂直重合。第三层开始和实施例1一样。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本发明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