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188发布日期:2018-10-30 21:2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形钢带管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是目前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管桩,由于其质量可靠、造价低等优点而受到施工人员的广泛认可;但是如果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用在软基土壤中的时候,由于上方打桩设备的作用以及开挖的影响,会对以及打入地下的管桩产生水平剪切作用力,容易发生管桩断裂的质量事故。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施工过程容易发生管桩断裂的质量事故,主要是通过在预应力管桩外侧形成水泥浆和钢带结合的保护层,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先向注浆斗注浆再用打桩装置把预应力管桩打入注浆斗中,这个过程中注浆斗内的混凝土是流动的还未凝固,所以打桩过程中容易使管桩歪斜,并且在后续工作中也是很难再矫正的,所以现提供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向注浆斗内打桩时容易歪斜、不稳固的问题,而提出的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包括注浆斗和驱动装置,所述注浆斗包括边缘齿轮、台型限位管和固定支架,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边缘齿轮活动连接,所述边缘齿轮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外侧边缘,所述固定支架的中央部位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台型限位管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下端,所述台型限位管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齿,所述限位圈内活动连接有预应力管桩,所述预应力管桩外壁焊接有螺旋形钢带。

优选的,所述限位圈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限位圈内侧一周,对预应力管桩和限位圈之间的接触起到缓冲作用,减小相对作用力。

优选的,所述台型限位管内壁和搅拌齿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层,减少混凝土对台型限位管和搅拌齿的腐蚀,延长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台型限位管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齿,所述凸起齿均匀设置在台型限位管底面一周,增大台型限位管与地基的摩擦力,减小相对运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增大驱动装置与地面的相对摩擦力,减小相对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绞肉机机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包括注浆斗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边缘齿轮活动连接,注浆斗包括边缘齿轮、台型限位管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中央部位固定连接有限位圈,台型限位管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齿,限位圈内活动连接有预应力管桩,所述预应力管桩外壁焊接有螺旋形钢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注浆斗设置在地面,然后再把压桩注浆斗内部填充混凝土,然后把预应力管桩放进限位圈内,此时打开驱动装置带动边缘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注浆斗转动,转动的同时通过打桩装置将预应力管桩打入混凝土内,注浆斗转动的过程中,台型限位管内壁的搅拌齿随之转动,由此起到搅拌的作用,一边搅拌一边打桩,可以使混凝土更加均匀的分布在预应力管桩周围,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圈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向注浆斗内打桩时容易歪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的注浆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的注浆斗的俯视图。

图中:1注浆斗、2预应力管桩、3驱动装置、4螺旋形钢带、5边缘齿轮、6台型限位管、7固定支架、8限位圈、9搅拌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压桩装置,包括注浆斗1和驱动装置3,注浆斗1包括边缘齿轮5、台型限位管6和固定支架7,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与边缘齿轮5活动连接,边缘齿轮5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7外侧边缘,固定支架7的中央部位固定连接有限位圈8,台型限位管6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7下端,台型限位管6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齿9,限位圈8内活动连接有预应力管桩2,预应力管桩2外壁焊接有螺旋形钢带4。

限位圈8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设置在限位圈8内侧一周。

台型限位管6内壁和搅拌齿9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层。

台型限位管6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齿,凸起齿均匀设置在台型限位管6底面一周。

驱动装置3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注浆斗1设置在地面,然后再把压桩注浆斗1内部填充混凝土,然后把预应力管桩2放进限位圈8内,此时打开驱动装置3带动边缘齿轮5转动,从而带动注浆斗1转动,转动的同时通过打桩装置将预应力管桩2打入混凝土内,注浆斗1转动的过程中,台型限位管6内壁的搅拌齿9随之转动,由此起到搅拌的作用,一边搅拌一边打桩,可以使混凝土更加均匀的分布在预应力管桩2周围,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圈8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旋形钢带预应力管桩2向注浆斗1内打桩时容易歪斜的问题;限位圈8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设置在限位圈8内侧一周,对预应力管桩2和限位圈8之间的接触起到缓冲作用,减小相对作用力;台型限位管6内壁和搅拌齿9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层,减少混凝土对台型限位管6和搅拌齿9的腐蚀,延长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台型限位管6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齿,凸起齿均匀设置在台型限位管6底面一周,增大台型限位管6与地基的摩擦力,减小相对运动;驱动装置3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增大驱动装置3与地面的相对摩擦力,减小相对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