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1036发布日期:2019-02-26 18:1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灌注导料管限位,现场根据桩径的直径制作该装置。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其截面一般为圆形。当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结构时,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的。灌注桩是桩基础施工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具有施工振动小、承载力大的特点,在当前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所有涉及灌注桩的施工项目中,均需要采用导料管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导料管为薄壁钢管结构,两端采用螺纹进行连接。现有的导料管拆卸施工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待导料管拔出地面一定高度后,在下节导料管加劲肋下增设吊点,直接在起吊状态下进行导料管的拆卸;第二种是待导料管拔出地面一定高度后,由人工将一种U型卡槽置于导料管加劲肋下,再进行上节拆卸,这两种方式施工效率低,而且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解决灌注桩导料管拆卸过程中,下部导料管固定困难且固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装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确保了施工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它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对称铰接有活动卡板,两个所述活动卡板的中心相配合的位置都设置有弧形卡槽,两个所述弧形卡槽组合之后构成圆环。

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多组耳板,所述耳板上加工有固定螺栓孔,在底座框架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杆,所述底座框架的中间部位预留用于穿过导料管的中心通道。

所述活动卡板包括卡板框架,所述卡板框架的外伸杆末端加工有用于穿过连接螺栓的活动螺栓孔,在卡板框架之间固定有框架加强杆,所述卡板框架的内侧形成弧形卡槽。

所述活动卡板的外伸杆通过连接螺栓铰接在固定底座的耳板上,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耳板上的固定螺栓孔。

所述弧形卡槽所构成的圆环内径大于导料管的外径,小于加劲肋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装置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制作成本低,且使用快捷,灌注桩混凝土导料管上的加劲肋配合活动卡板上的圆弧形卡槽使用,连接稳定牢固;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固定和拆卸混凝土导料管,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

2、本装置配合灌注桩混凝土导料管上的加劲肋使用,可自动固定导料管,而且其固定方便,拆卸快捷。

3、本装置活动卡板与固定底座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结构稳定,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卡板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导料管上升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导料管停止、拆卸状态图。

图中:固定底座1、活动卡板2、连接螺栓3、固定螺栓孔4、活动螺栓孔5、弧形卡槽6、导料管7、加劲肋8;

耳板101、中心通道102、底座框架103、加强杆104;

卡板框架201、外伸杆202、框架加强杆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5,一种导料管单向自动限位装置,它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对称铰接有活动卡板2,两个所述活动卡板2的中心相配合的位置都设置有弧形卡槽6,两个所述弧形卡槽6组合之后构成圆环。通过采用上述的自动限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解决灌注桩导料管拆卸过程中,下部导料管固定困难且固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装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确保了施工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1包括底座框架103,所述底座框架103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多组耳板101,所述耳板101上加工有固定螺栓孔4,在底座框架103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杆104,所述底座框架103的中间部位预留用于穿过导料管的中心通道102。上述的固定底座1采用普通钢板、方钢制作而成,其结构简单,装置成本低。通过设置中心通道102保证了导料管7能够方便的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卡板2包括卡板框架201,所述卡板框架201的外伸杆202末端加工有用于穿过连接螺栓3的活动螺栓孔5,在卡板框架201之间固定有框架加强杆203,所述卡板框架201的内侧形成弧形卡槽6。所述的活动卡板2由方钢焊接而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动的翻转,进而方便的构成弧形卡槽6,对导料管7进行有效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卡板2的外伸杆202通过连接螺栓3铰接在固定底座1的耳板101上,所述连接螺栓3穿过耳板101上的固定螺栓孔4。通过所述的连接螺栓3能够将活动卡板2进行铰接,保证其能够沿着连接螺栓3正常的转动,保证了导料管7在上升时不会被阻挡。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卡槽6所构成的圆环内径大于导料管7的外径,小于加劲肋8的外径。通过上述结构的弧形卡槽6能够将导料管7卡紧固定在活动卡板2上,保证了导料管7能够正常的上行,而其反向时能够被活动卡板2进行限位支撑。

如图6-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①安装导料管前,将本装置置放于灌注桩孔口,与灌注桩孔中心线进行对中,活动卡板2位于固定底座1上表面;

②打开活动卡板2,导料管穿过固定底座1中间空隙,安装至孔内;

③导料管安装到位后,关闭活动卡板2,使活动卡板2处于孔口节导料管加劲肋下部,因活动卡板2仅能向上开启,可限制导料管向下移动;

④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缓慢提升导料管,当导料管连接部位以及下一节导料管加劲肋通过活动卡板2时,活动卡板2绕连接螺栓3自动向上打开;导料管可自由向上提升;

⑤当需要拆卸上部导料管时,放松导料管提升钢丝绳,使孔口导料管加劲肋落于活动卡板2上,活动卡板2自动关闭;

⑥活动卡板2自动关闭后,导料管无法向下移动,可拆卸上部导料管;

⑦重复步骤④、⑤、⑥,直至灌注桩浇筑完成。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