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加翼预制挡土墙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58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T形加翼预制挡土墙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基础工程中的一种构筑挡土墙(或防水墙)的预制构件,特别是用于农田水利工程。
现有构筑挡土墙(或防水墙)的预制构件,通常是整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预制、由面板、三角形腹板和底板组成。例如在日本昭 58——19818号专利中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挡土墙构件,就是由面板、底板和三角形腹板整体预制而成。它利用底板上承受的垂直土压力使构件具有抗倾覆能力,保持稳定(见图1),并在各底板后端部预埋有螺母,拼装时,上下预制块用螺栓连结成整体,以增加抗倾覆能力。但是由于抗倾垂直土压力的作用线距墙底前角——倾覆转动轴较近,故为保持墙体稳定,就要求有较大的底板面积,同时构件形状复杂,因此预制较为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构件进行改进,增加墙体的抗倾能力,同时简化构件形状,提供一种可以分别预制、方便运输的挡土墙(或防水墙)预制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分别预制墙体〔3〕和尾翼板〔4〕两个基本构件。墙体由矩形面板〔1〕与下部向后延伸的腹板〔2〕组成,且断面呈T形。腹板〔2〕尾部承托矩形尾翼板〔4〕(见图3)。墙体面板〔1〕承受水平土压力P和墙后渗透水压力,是墙体倾覆的主要因素。腹板〔2〕尾端上的尾翼板〔4〕取代底板承受垂直土压力L,使垂直土压力作用线远离墙底前角,这样增加了抗倾能力,起到稳定墙体〔3〕的作用。腹板〔2〕向后伸出的长度和尾翼面积的大小,以保证在不同土质条件下使墙体结构稳定为准。此外,尾翼板〔4〕直接置于腹板的尾端上,能使尾翼上的土压力以最直接线路向基础传递,从而简化了结构。如有防水要求,相邻墙体面板连结处可设含口接缝。为防止尾翼板〔4〕下滑,腹板〔2〕后部可制作突角〔5〕。
下面以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制作高140厘米预制挡土墙构件(见图4、图5、图6),墙体高h为140厘米,面板宽a为50厘米,尾翼板宽b为50厘米,腹板顶部长度c为20厘米,在距离底部约三分之一高度处向后延伸,腹板底部长度d及尾翼板长度e的大小,随墙后所填土壤的力学性质而定。面板、腹板及尾翼板厚度视填土土质、预制质量及运输状况而定,通常为5~10厘米。墙体所有构件均为纯混凝土预制,为方便施工吊装,在墙体上预置了起吊孔〔6〕。
墙高150~250厘米的挡土墙,可分作两层预制挡土墙构件,上下叠加形成挡土墙组合构件,如高220厘米挡土墙,上层墙体构件高h为140厘米,下层墙体构件高h为80厘米。因支撑与受力需要,下层腹板顶部长度c1与底部长度d1都要适当加大(见图7)。
更高的挡土墙可以使用多层预制挡土墙构件,此时上下层墙体构件最好采用含口连接方式,以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内外受力分布较为均匀合理、抗倾复覆力强,结构简单、便于预制。用它制作的挡土墙(或防水墙)可应用于水利、铁路、公路等各类基础工程。
图1,日本昭58-19818号专利预制构件受力图;图2,日本昭58-19818号专利实例横断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透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例正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例俯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实例侧视及受力图;图7,下部预制挡土墙构件侧视图;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由墙体〔3〕与尾翼板〔4〕组成。墙体〔3〕由面板〔1〕和腹板〔2〕构成。为方便吊装,在墙体上预制多个起吊孔〔6〕;为防止尾翼板〔4〕滑落,在与墙体〔3〕的结合部位预制有相互配合衔接的突角〔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二层组合构件。其底部构件,见图7。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对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分别预制。对于多层(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挡土墙构件,其结合部均需预制含口衔接,以保证用它制作的挡土墙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基础工程中构筑挡土墙(或防水墙)用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它由墙体[3]和尾翼板[4]两个预制构件构成,墙体由面板[1]与腹板[2]组成,尾翼板[4]直接置于腹板[2]的尾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腹板〔2〕下部向后延伸,其尾部承托尾翼板〔4〕。
3.根据权利要求
2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腹板上与尾翼板结合处有一突角〔5〕,使尾翼板〔4〕不易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
1、2或3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墙体〔3〕上备有若干个起吊孔〔6〕。
5.根据权利要求
4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层组合,三层以上(包括三层)的预制构件间以含口连接。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础工程中用来装配挡土墙(或防水墙)的T形加翼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由墙体[3]和尾翼板[4]组成。面板[1]、腹板[2]构成墙体[3],腹板下部向后延伸处承托尾翼板[4]。这种预制构件能增大挡土墙(或防水墙)的抗倾覆能力,并使尾翼板上的土压力,以最直接的线路向基础传递。该构件分别预制,便于运输。采用该预制构件筑成的挡土墙(或防水墙)节省材料、性能优良,适于水利、铁路、公路等各类基础工程。
文档编号E02D29/02GK86207001SQ86207001
公开日198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1986年9月13日
发明者张维强 申请人:湖北省水利厅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