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713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 式渡槽。
背景技术
渡槽是输水渠道跨越河渠、道路、山冲、谷口等架空输水建筑物,是渠 系建筑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交叉建筑物之一,除用于输水进行农田灌溉、城 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跨流域调水等外,还可供排洪和导流之用。按其支 承结构型式、受力状态、荷载传递方式分,渡槽分为梁式、肋拱式、桁架式、 组合式以及斜拉式等。肋拱式渡槽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目前,公知的 肋拱式渡槽主要由槽身、拱上结构、拱肋及墩台等组成,槽身及水荷载通过 拱上结构传递给拱肋,再由拱肋传递给墩台或基础,优点是拱肋将拱上竖向 荷载转变成轴向压力,拱内弯矩较小,具有结构轻巧,跨度较大,工程量小, 节省投资特点。缺点是(1)渡槽输水期,拱脚产生较大水平推力,对墩台 易产生巨大的力矩,墩台结构需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承担拱脚的水平推力和 力矩,尤其是高墩台稳定性更差, 一旦变形或变位过大,将危及上部结构的 安全;(2)多跨连拱渡槽,有连拱效应,每隔几跨,需设加强墩,工程投资 大;(3)支座位移和温度升降,均会产生较大的拱肋内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预 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结构刚度大,抗震 性能好,降低了工程投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包括槽身、拱上结构、至少两个拱肋、 墩台,槽身支撑于拱上结构之上,拱肋的两个拱脚支撑在墩台上,两相邻拱 肋间有拱肋间横系梁支撑,所述拱肋的两个拱脚之间刚性连接水平拉杆,拱 肋与水平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吊杆。吊杆可减小拉杆的垂度及拉杆的截 面弯矩,拉杆使拱脚推力转化成杆件拉力,渡槽上部结构成为自身平衡体系, 消除了拱脚对墩台的水平推力,不会形成连拱效应,改善了墩台的受力条件, 节省了加强墩,降低了工程投资,结构受力条件好,加上预应力反拱作用,渡槽在正常使用期间,整个结构变形极小。所述的两相邻水平拉杆之间由拉杆间横系杆固定连接。这样能增强拱肋 间的横向刚度及整体稳定性,可防止拉杆发生过大的变形或在施加预应力时 受压失稳。所述的水平拉杆为预应力混凝土直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l)结构简单,各构件路径简单明确,受力清晰。 (2)拱肋和预应力混凝土拉杆形成自平衡体系,拱脚无水平推力,大大改善了 槽墩的受力条件,且便于施工,抗震性能好。因各跨自成体系,不会形成连 拱效应,节省了加强墩,降低了工程投。(3)结构刚度大,加上预应力反拱作 用,渡槽在正常使用期间,整个结构挠度变形极小。(4)预应力拉杆拱结构对 温度变化不敏感,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力很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图中l-槽身、2-拱上结构、3-拱肋、4-吊杆、5-水平拉杆、6-拱脚、7-拱肋间横系梁、8-拉杆间横系杆。为更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界河预应力混凝土 拉杆拱式渡槽具体工程实施事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包括槽 身1、拱上结构2、至少两个拱肋3,槽身1支撑于拱上结构2之上,为增强 拱肋3间的横向刚度及整体稳定性,相邻拱肋3间设有混凝土拱肋间横系杆 7,拱肋3的两个拱脚6之间刚性连接一根水平拉杆5,水平拉杆5为预应力 混凝土直杆结构,拱肋3与水平拉杆5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吊杆4,在两相 邻水平拉杆5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钢管拉杆间横系杆8,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渡槽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槽身1所在拱上位 置不同,可采用上承式、中承式和下承式渡槽结构型式。槽身l可采用钢筋 混凝土矩形断面,也可采用U形断面,拱肋3是主要承重构件,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拱肋3轴线为二次抛物线,方程为y = ^^c(/-x),式中 矢高f,跨度l,根据拱肋3尺寸拟定的一般经验拱肋高度/2拱助=(1/25~1/50)//^^^,拱肋宽度b气0.4 0.5) /2拱助。两个拱脚6之间的水平拉杆5,承担拱脚 6的水平推力,拉杆5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矩形实体断面,为使拉杆5受力均 匀,且尽可能的减小预应力筋张拉时施工操作空间,以减小渡槽下部支撑结 构工程量和投资,拉杆5内设预应力筋孔道,预留孔道采用预埋塑料波纹管 成型。拱上结构2,是用来支撑渡槽槽身的构件,采用双柱排架结构,将拱 上结构2荷载传递给拱肋3。槽身1支承于拱上结构2双柱排架上,槽身1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用来输水,有防渗和抗裂要求。吊杆4用来 减小水平拉杆5的垂度及截面弯矩,采用Q235钢管。拱脚6是拱肋3、水平 拉杆5、拱上结构2、拱肋间横系梁7和拉杆间横系梁8的连接结点,拱脚6 处结构内力较大且受力状态复杂,同时要锚固水平拉杆5中的纵向预应力钢 绞线束,局部应适当加大结构尺寸。为加强渡槽的稳定性,改善风荷载和《显 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拱脚6—端采用固定盆式橡胶支座,另一端采用顺水 流向单向滚动盆式橡胶支座,避免拱脚6对墩台产生水平推力和力矩。
权利要求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包括槽身(1)、拱上结构(2)、至少两个拱肋(3),槽身(1)支撑于拱上结构(2)之上,两相邻拱肋(3)间有拱肋间横系梁(7)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肋(3)的两个拱脚(6)之间刚性连接水平拉杆(5),拱肋(3)与水平拉杆(5)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吊杆(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两相邻水平拉杆(5)之间由拉杆间横系杆(8)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平拉杆(5)为预应力混凝土直杆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拉杆拱式渡槽,包括槽身、拱上结构、至少两个拱肋、墩台,槽身支撑于拱上结构之上,拱肋的两个拱脚支撑在墩台上,两相邻拱肋间有拱肋间横系梁支撑,所述拱肋的两个拱脚之间刚性连接水平拉杆,拱肋与水平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吊杆。拱肋和预应力混凝土拉杆形成自平衡体系,拱脚无水平推力,大大改善了槽墩的受力条件,且便于施工,抗震性能好,因各跨自成体系,不会形成连拱效应,节省了加强墩,降低了工程投入。
文档编号E01D18/00GK201172793SQ20082002008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
发明者何彦舫, 和桂玲, 姜葵红, 张兴珏, 李玉莹, 杨克坤, 杨国瑞, 文 柏, 贾乃波, 高开绪 申请人:和桂玲;姜葵红;李玉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