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抛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138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抛网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上的防护设施,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抛网。



背景技术:

公路上出现交通事故时,为了避免车辆被甩出公路,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需要在公路的两侧安装防抛网。防抛网包括多个横向延伸且依次固定连接的防护网,目前,相邻的两个防护网之间有两种固定方式,一种是焊接,此连接方式操作简单,连接牢固,但不便于拆卸,不利于防抛网的位置变动改造;另一种方式可参照图1所示,将防护网1´的边框11´叠置后通过螺栓3´紧固连接,此方式中,螺栓3´与之配合的螺母分别处于防护网1´的两侧,施工人员在安装螺栓3´的过程中难以在防护网1´的两侧进行操作,导致螺栓3´安装不牢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牢固的防抛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抛网,其包括防护网和立柱,所述立柱连接于相邻的两个防护网之间,所述防护网包括网片和连接板,所述网片垂直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立柱的截面为凹型结构,立柱包括底板和垂直设于底板两侧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立柱上的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与该立柱连接的防护网的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沿侧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安装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侧板与连接板通过安装在安装孔和连接孔内的第一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还包括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于两个侧板之间,加强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固定连接,加强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边缘处设有向内折弯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呈板状,折弯部与侧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侧板和折弯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于立柱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下端水平固定有平板,所述平板分别和底板与侧板固定连接,平板与底座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和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栓配合连接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抛网,包括防护网和立柱,防护网上具有一连接板,立柱的截面为凹型结构,立柱包括底板和垂直设于底板两侧的侧板,立柱上的两个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与该立柱连接的防护网的连接板上,从而使得施工人员在防护网的一侧便能够方便安装,且提高了安装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防抛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人力且安装牢固,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传统的防抛网中防护网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抛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中:1、防护网,11、网片,12、连接板,121、连接孔,2、立柱,21、底板,22、侧板,221、安装孔,23、第一螺栓,24、加强板,25、折弯部,26、平板,27、第二螺栓,28、螺母,3、底座,1´、防护网,11´、边框,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抛网,包括防护网1、立柱2和底座3,立柱2连接于相邻的两个防护网1之间,底座3固定设于立柱2的下端。

其中,所述防护网1包括网片11和连接板12,网片11垂直固定于连接板12上,立柱2的截面为凹型结构;立柱2包括底板21和垂直设于底板21两侧的侧板22,两个侧板22相对设置,立柱2上的侧板2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与该立柱2连接的防护网1的连接板12上。

具体的,侧板22上沿侧板2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21,连接板12上对应安装孔221开设有连接孔121,所述侧板22与连接板12通过安装在安装孔221和连接孔121内的第一螺栓23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121和安装孔221为螺纹孔,第一螺栓23配合连接有螺母28。

为了加强立柱2的强度,延伸立柱2的使用寿命,立柱2还包括多个加强板24,加强板24设于两个侧板22之间,加强板2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22固定连接,加强板24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侧板22固定连接。

底板21、侧板22和折弯部25一体成型,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侧板22的边缘处设有向内折弯的折弯部25,折弯部25呈板状,折弯部25与侧板22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折弯部25能够将第一螺栓23的螺纹端完全遮挡,可有效保护第一螺栓23,同时不便于偷盗者拆卸,起到防盗作用。

为了实现底座3固定连接在立柱2的下端,立柱2的下端水平固定有平板26,平板26分别和底板21与侧板22固定连接,平板26与底板3之间通过第二螺栓2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防抛网将立柱2设计成截面为凹型结构,安装时,只需将防护网1上的连接板12与立柱2上的侧板22连接,因此,处于防护网1的一侧便可实现将防护网1安装在立柱2上,与传统结构相比,操作方便,节省人力且安装牢固。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