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侧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13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侧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速道路的两侧需要设置防护装置,避免车辆失控后冲向其他车道,同时也可以保护车辆遭受二次伤害,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护装置在接受撞击后修复较为麻烦,需要长时间对高速进行道路封闭,影响正常通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侧部防护装置,本装置在接受撞击后,只需要更换护板即可,更换十分方便,只需要将护板沿着圆柱杆抽出即可,圆柱杆可以在活动杆的移动下进行小幅度位移,便于将护板抽出,同时本装置具有较佳的防护能力,有效保护车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侧部防护装置,包括护板,及配合所述护板用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护板的中部位置处圆弧向左侧凸出,所述护板的中部圆弧向左侧凸出后、在所述护板的右侧中部位置处形成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度大于1π,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部,在所述第一套部内配合有L形的支架杆,所述支架杆与所述第一套部之间配合有第三螺丝,所述支架杆远离所述第一套部的那一端设置有套杆,在所述套杆内配合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圈的靠近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滑块,所述套杆具有配合所述滑块的滑槽,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套杆的那一端设置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配合在所述弧形槽内,所述活动杆的杆身上设置有吸能弹簧,所述吸能弹簧相抵在所述套杆与所述圆柱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左侧面处设置有反光板。

优选地,所述圆柱杆的外圆周面处设置有凸条,所述弧形槽的内圆弧面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凸条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支架杆上设置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与所述支架杆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活动套的外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套部,在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二套部之间配合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套部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所述活动套的外侧倾斜设置有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远离所述活动套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套部,所述第三套部与所述辅助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二螺丝。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浇筑杆。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浇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接受撞击后,只需要更换护板即可,更换十分方便,只需要将护板沿着圆柱杆抽出即可,圆柱杆可以在活动杆的移动下进行小幅度位移,便于将护板抽出,同时本装置具有较佳的防护能力,有效保护车辆,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道路侧部防护装置,包括护板1,及配合所述护板1用的支架组件2,支架组件2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护板1的中部位置处圆弧向左侧凸出,所述护板1的中部圆弧向左侧凸出后、在所述护板1的右侧中部位置处形成弧形槽101,所述弧形槽101的弧度大于1π,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第一底座201,所述第一底座2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部202,在所述第一套部202内配合有L形的支架杆203,所述支架杆203与所述第一套部202之间配合有第三螺丝204,所述支架杆203远离所述第一套部202的那一端设置有套杆205,在所述套杆205内配合有活动杆(未图示),所述活动杆(未图示)外圈的靠近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滑块211,所述套杆205具有配合所述滑块211的滑槽212,所述活动杆(未图示)远离所述套杆205的那一端设置有圆柱杆207,所述圆柱杆207配合在所述弧形槽101内,所述活动杆(未图示)的杆身上设置有吸能弹簧208,所述吸能弹簧208相抵在所述套杆205与所述圆柱杆207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护板1的左侧面处设置有反光板11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圆柱杆207的外圆周面处设置有凸条213,所述弧形槽101的内圆弧面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凸条213的卡槽214。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支架杆203上设置有活动套3,所述活动套3与所述支架杆203之间配合有螺丝(未图示),所述活动套3的外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套部302,在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二套部302之间配合有连接杆303,所述连接杆303与所述第二套部302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304,所述活动套3的外侧倾斜设置有辅助支撑杆4,所述辅助支撑杆4远离所述活动套3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二底座401,所述第二底座4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套部402,所述第三套部402与所述辅助支撑杆4之间配合有第二螺丝41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底座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浇筑杆222。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底座4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浇筑杆44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接受撞击后,只需要更换护板即可,更换十分方便,只需要将护板沿着圆柱杆抽出即可,圆柱杆可以在活动杆的移动下进行小幅度位移,便于将护板抽出,同时本装置具有较佳的防护能力,有效保护车辆,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