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用链式结构防护栏底座及公路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125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公路用链式结构防护栏底座及公路防护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栏底座及防护栏,特别涉及一种公路用链式结构防护栏底座及公路防护栏。



背景技术:

防护栏是市政交通工程中的主要安全基础设施之一,它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大型停车场、景区、高速、省级道路、乡村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中。防护栏对降低公路行车过程中的事故损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着明确道路宽度、辅助车辆在正确车道行驶、防止车辆冲出路外等作用,可以有效保护车辆和乘客,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目前,常见的公路防护栏由立柱和波形拦板组成,它是一种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主柱支撑的连续结构,立柱直接插入土基,在遭遇汽车撞击时,可以利用土基、立柱、横梁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这种防护栏虽然使用较多,但仍然具有一些问题:(1)大多为固定式,施工较为困难,且安装后不易拆除,施工成本大;(2)受实际地形限制较大,应用于山地、坡地、多弯地带等时,施工难度非常大,很难设置出与道路形态完全吻合的防护栏;(3)防撞能力较差,防护栏在受到撞击时易与地面分离,从而可能造成较大的事故损害,且事后维修困难,耗时长。

专利名称为“防护栏杆”、专利号为ZL20132022608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立柱、垫板、转角连接件、直连接件、主杆的防护栏杆,其存在结构制作复杂、施工时不够便捷等问题;专利名称为“防护栏杆”、专利号为ZL200920286249.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若干防护管子、至少两个立柱、一夹装装置的防护栏杆,其也存在防撞能力不强等问题。

由此可见,现有防护栏还不足以满足公共安全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施工方便且防撞性强的公路用链式结构防护栏底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该防护栏底座的公路防护栏。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公路用链式结构防护栏底座,包括位于防护栏两端的链端模块以及位于两链端模块之间、沿防护栏延伸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链身模块,任意 相邻模块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部,连接部上方设有连接模块,该连接模块分别与两个连接部活动连接、形成两个转动副;链端模块和链身模块具有用于固定防护栏立柱的插孔。

上述相对设置的连接部上分别设有一凸台,连接模块底部设有一对凹槽,两凸台与一对凹槽相嵌合。

优选的,相对设置的两连接部的相对面为弧形,且两相对面之间留有间隙。

具体的,链端模块包括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链端固定柱,链身模块包括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链身固定柱,该链端固定柱和链身固定柱内设有插孔;连接模块位于相邻的链端固定柱与链身固定柱之间、或相邻的两个链身固定柱之间。

上述链端模块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和链端固定柱,该连接部位于防护栏延伸方向上、自链端固定柱下部延伸形成。

上述链身模块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和链身固定柱,该连接部位于防护栏延伸方向上、自链身固定柱下部延伸形成。

进一步的,连接模块与相邻的链端固定柱、链身固定柱之间留有间隙,且链端固定柱、链身固定柱与连接模块相邻的端面为弧形。

更进一步的,插孔位于链端固定柱或链身固定柱的结构中心处。

较优的,链端模块、链身模块、连接模块为预制砌体。

本发明所述的公路防护栏,包括防护栏底座、防护栏立柱以及防护板,防护栏立柱一端位于防护栏底座的插孔内,另一端与防护板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相邻模块与连接模块之间分别形成转动副,一方面使得防护栏底座的曲度可调,从而适应任何曲度的公路,另一方面,当防护栏底座遭遇撞击时,相邻模块可分别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抵消一部分撞击力,进而有效提高防撞能力,而且,相邻模块各自形成独立的两个转动副,相较于共同形成一个转动副,其连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2)本实用新型采用自重式活动连接,安装、拆除都很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3)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栏底座可用于改造现有普通公路防护栏,可直接依据实际尺寸与现有普通防护栏立柱组装,从而使防护栏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快速、灵活地安装与拆卸,并具有较高的防撞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公路用链式结构防护栏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邻模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3a为位于链首的链端模块的主视图;

图3b为位于链首的链端模块的俯视图;

图4a为位于链尾的链端模块的主视图;

图4b为位于链尾的链端模块的俯视图;

图5a为链身模块的主视图;

图5b为链身模块的俯视图;

图6a为连接模块的主视图;

图6b为连接模块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公路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公路用链式结构防护栏底座,包括两个链端模块1和位于两链端模块1之间的多个链身模块2,链端模块2位于防护栏两端,多个链身模块2沿防护栏延伸方向依次连接;链端模块1和链身模块2具有用于固定防护栏立柱的插孔3。

如图2,任意相邻模块,如相邻的链端模块1与链身模块2、或相邻的两个链身模块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部4,连接部4上方设有连接模块5,该连接模块5分别与两个连接部4活动连接、并形成两个转动副。相对设置的两连接部4的相对面可为弧形,两相对面之间留有间隙;该弧形面可减少两个转动副转动时的摩擦阻力,该空隙有利于调节链体结构的曲度,且有助于快速透水。

本实用新型的相邻模块与连接模块5之间分别形成转动副,一方面使得防护栏底座的曲度可调,从而适应任何曲度的公路,另一方面,当防护栏底座遭遇撞击时,相邻模块可分别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抵消一部分撞击力,进而有效提高防撞能力,而且,相邻模块各自形成独立的两个转动副,相较于共同形成一个转动副,其连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自重式活动连接,安装、拆除都很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如图3a~3b及4a~4b,链端模块1可包括与连接部4固定连接的链端固定柱11,由于链端结构1位于链式结构端部,仅有一个链身模块2与其相邻,因此链端模块1可仅 包括一个连接部4,该连接部4位于链端固定柱11一侧,且连接部4上设有一凸台41;该连接部4和链端固定柱11可为一体连接,连接部4可由链端固定柱11下部沿防护栏延伸方向延伸形成;如图3a~3b,位于链首的链端模块1呈L型,其连接部4由链端固定柱11下部沿防护栏延伸方向朝向链尾一侧延伸形成,如图4a~4b,位于链尾的链端模块1呈反L型,其连接部4由链端固定柱11下部沿防护栏延伸方向朝向链首一侧延伸形成。链端固定柱11内设有插孔3,插孔3可位于链端固定柱11的结构中心处。

如图5a~5b,链身模块2可包括与连接部4固定连接的链身固定柱21,该连接部4和链身固定柱21可为一体连接,连接部4可由链身固定柱21下部沿防护栏延伸方向延伸形成;链式结构中,任一链身模块2必然具有两个相邻模块,因此,链身模块2包括两个连接部4,两个连接部4分别位于链身固定柱21的两侧,其中一个由链身固定柱21下部沿防护栏延伸方向朝向链尾一侧延伸形成,另一个由链身固定柱21下部沿防护栏延伸方向朝向链首一侧延伸形成;两个连接部4上分别设有一凸台41。链身固定柱21内设有插孔3;插孔3可位于链身固定柱21的结构中心处。

如图6a~6b,连接模块5为柱体,如长方形柱体,柱体底部设有一对凹槽51,相邻模块活动连接时,位于相对设置的的连接部4上的一对凸台41分别与连接模块5底部的一对凹槽51相嵌合,形成两个转动副;由于连接部4与链身固定柱21或链端固定柱11固定连接,当连接部4转动时,整个链端模块1或链身模块2发生转动,一方面使得防护栏底座的曲度可调,从而适应任何曲度的公路,另一方面,当防护栏底座遭遇撞击时,连接部4发生转动,可一部分抵消撞击力,进而有效提高防撞能力。

如图1,相邻的链端模块1与链身模块2通过连接模块5活动连接时,连接模块5可位于链端固定柱11与链身固定柱21之间,链端固定柱11、链身固定柱21与连接模块5相邻的端面为弧形,且连接模块5与链端固定柱11、链身固定柱21之间可留有间隙;相邻的两个链身模块2通过连接模块5活动连接时,连接模块5可位于两个链身固定柱21之间,两个链身固定柱21与连接模块5相邻的端面为弧形,且连接模块5与两个链身固定柱21之间可留有间隙;链端模块1和相邻的链身模块2、或相邻的两个链身模块2发生转动时,上述弧形断面的设置可减少链端固定柱11、链身固定柱21与连接模块5的摩擦阻力,而预留的间隙有利于调节链体结构的曲度,且有助于快速透水。

链端模块1、链身模块2和连接模块5均可为预制砌体,如预制高强度混凝土砌体、普通混凝土加筋砌体,使得链端模块1、链身模块2和连接模块5可根据需求统一定制, 方便制作和运输,且相邻模块的一对凸台41与连接模块5的凹槽51可在自重下嵌合。

如图7,本实用新型的公路防护栏,包括防护栏底座、防护栏立柱6以及防护板7,防护栏立柱6一端位于防护栏底座的插孔3内,另一端与防护板7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栏底座可用于改造现有普通公路防护栏,可直接依据实际尺寸与现有普通防护栏立柱组装,从而使防护栏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快速、灵活地安装与拆卸,并具有较高的防撞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栏底座及公路防护栏安装方式如下:

(1)选定隔离防护栏的铺设位置(如预留埋设沟、或路面标记处);

(2)先在防护栏起始端铺设链端模块1,再在链端模块1的连接部4所在侧铺设一链身模块2,接着在链端模块1与链身模块2相对设置的连接部4上方设置连接模块5,并使连接模块5底部的一对凹槽51分别与两个连接部4上的一对凸台41嵌合形成两个转动副。

(3)在第(2)步链身模块2的另一个连接部4所在侧继续铺设下一个链身模块2,再在两个链身模块2的相对连接部4上方设置连接模块5,并使连接模块5底部的一对凹槽51分别与两个连接部4上的一对凸台41嵌合形成两个转动副。

(4)按第(3)步继续铺设后续链身模块2、连接模块5,直至达到预定位置。

(5)在最后一个链身模块2朝向链尾一侧的连接部4处铺设链端模块1,再在链身模块2与链端模块1相对设置的连接部4上方设置连接模块5,并使连接模块5底部的一对凹槽51分别与两个连接部4上的一对凸台41嵌合形成两个转动副。

至此,即组装好链式结构的防护栏底座。

之后,将防护栏立柱6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插孔3中,再将防护板7安装于防护栏立柱6的另一端上,即形成完整的公路防护栏。防护栏立柱6与插孔3之间的缝隙处以硅胶或沥青填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