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净化水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229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净化水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净化水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属于路面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雨水是城市宝贵且经济的水资源。将雨水从封闭路面或屋顶引向非封闭路面经过土壤的渗透过滤,既可以减缓雨水地表径流的强度,使地下水得到补充,也可以去除雨水中的部分污染物,就地排除雨水减少由于积水而引发的事故。还可将过滤后的雨水用作城市的非饮用水,减少饮用水的需求量,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供水的压力。

此外,雨水收集还能节省饮用水配水管网的建设费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透水性路面收集雨水是一项极为具有可行性的雨水利用技术,透水性路面透水性设计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路面的建设中。

草皮、鹅卵石等路面观赏性较强,但仅可应用于园林、住宅小区等人流量少的路面,应用于其他路面上则推广性较差。透水性地砖利用微孔技术排水,具有透水透气、抗寒耐风化、防滑降噪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人形步道、广场等。然而,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微孔堵塞而影响其透水效果,并且在北方漫长冬季的低温气候条件下,透水性地砖的砖体易因结冻等导致强度降低,且该透水性地砖的成本较高,也影响其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净化水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它解决了传统渗透过滤型路面成本高,渗透过滤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能净化水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它包括透水混凝土面层、渗滤垫层、碎石层、无纺布过滤层、素土夯实层,所述素土夯实层铺设在最底层,所述无纺布过滤层铺设在素土夯实层之上,所述碎石层铺设在无纺布过滤层之上,所述渗滤垫层铺设在碎石层之上,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铺设在渗滤垫层之上。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渗滤垫层由粒径大小为5-10mm的石子铺设而成。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渗滤垫层由钢筋水泥铺设而成,渗滤垫层每平方米预留1-2个直径100mm的孔。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碎石层由粒径大小为20-40mm的石子铺设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一般路面结构中加入渗滤垫层、无纺布过滤层,使得雨水渗透更顺畅,过滤效果更好,而且所使用的材料便宜,与其他渗滤型路面材料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地面,例如,人行道路、非机动车道等承受力较小的地方,渗滤垫层采用粒径大小为5-10mm的石子铺设而成,进一步降低成本;而机动车道、停车场等承受力较大的地方,渗滤垫层由钢筋水泥铺设而成,渗滤垫层上预留滤水用的孔,提高了地面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透水混凝土面层1,渗滤垫层2,碎石层3,无纺布过滤层4,素土夯实层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能净化水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它包括透水混凝土面层1、渗滤垫层2、碎石层3、无纺布过滤层4、素土夯实层5,素土夯实层5铺设在最底层,无纺布过滤层4铺设在素土夯实层5之上,碎石层3铺设在无纺布过滤层4之上,渗滤垫层2铺设在碎石层3之上,透水混凝土面层1铺设在渗滤垫层2之上。

渗滤垫层2由粒径大小为5-10mm的石子铺设而成。

渗滤垫层2由钢筋水泥铺设而成,渗滤垫层2每平方米预留1-2个直径100mm的孔。

碎石层3由粒径大小为20-40mm的石子铺设而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用于人行道路、非机动车道等承受力较小的地方。

一种能净化水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它包括透水混凝土面层1、渗滤垫层2、碎石层3、无纺布过滤层4、素土夯实层5,素土夯实层5铺设在最底层,无纺布过滤层4铺设在素土夯实层5之上,碎石层3铺设在无纺布过滤层4之上,渗滤垫层2铺设在碎石层3之上,透水混凝土面层1铺设在渗滤垫层2之上。

渗滤垫层2由粒径大小为5-10mm的石子铺设而成。

碎石层3由粒径大小为20-40mm的石子铺设而成。

其中,透水混凝土面层1厚度为100-150mm,透水混凝土面层1、渗滤垫层2、碎石层3、素土夯实层5的铺设厚度之比为5:4:3:1,无纺布过滤层4每平米用400克的PP材质无纺布铺设。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用于机动车道、停车场等承受力较大的地方。

一种能净化水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它包括透水混凝土面层1、渗滤垫层2、碎石层3、无纺布过滤层4、素土夯实层5,素土夯实层5铺设在最底层,无纺布过滤层4铺设在素土夯实层5之上,碎石层3铺设在无纺布过滤层4之上,渗滤垫层2铺设在碎石层3之上,透水混凝土面层1铺设在渗滤垫层2之上。

渗滤垫层2由钢筋水泥铺设而成,渗滤垫层2每平方米预留1-2个直径100mm的孔。

碎石层3由粒径大小为20-40mm的石子铺设而成。

其中,透水混凝土面层1厚度为100-150mm,透水混凝土面层1、渗滤垫层2、碎石层3、素土夯实层5的铺设厚度之比为5:4:3:1,无纺布过滤层4每平米用400克的PP材质无纺布铺设。

在一般路面结构中加入渗滤垫层2、无纺布过滤层4,使得雨水渗透更顺畅,过滤效果更好,而且所使用的材料便宜,与其他渗滤型路面材料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地面,例如,人行道路、非机动车道等承受力较小的地方,渗滤垫层2采用粒径大小为5-10mm的石子铺设而成,进一步降低成本;而机动车道、停车场等承受力较大的地方,渗滤垫层2由钢筋水泥铺设而成,渗滤垫层2上预留滤水用的孔,提高了地面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