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814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重载铁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重载铁路运输因其运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而受到世界各国铁路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煤炭和矿石等大宗货物运量占有较大比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发展尤为迅速。目前,重载铁路运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重载运输已被国际公认为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

重载铁路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成本低、效率高、污染少、能耗低,成为世界各大国重点发展的运输方式,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分布很不均匀,有很多资源需要长距离运输,因此,重载铁路在我国有非常广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结构,其安装方便、结构稳定,适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结构,包括轨枕以及沿前后方向布置的钢轨,钢轨安装于轨枕承轨面上,所述轨枕承轨面两侧与轨枕挡肩的对接部均设置有挡板座,挡板座的外侧与轨枕承轨面和轨枕挡肩的对接部密贴,挡板座的内侧设有固定槽,所述钢轨的两侧对称设有轨距挡板,轨距挡板的内端部与钢轨的轨底卡接连接,轨距挡板的外端部与对应挡板座上的固定槽卡接连接;轨距挡板通过螺旋道钉与轨枕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槽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凸型限位块,当轨距挡板的外端部卡接在对应固定槽时,轨距挡板的前后两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凸型限位块抵接。

所述轨距挡板的内端部与钢轨的轨底卡接连接的设置方式如下:轨距挡板下侧面靠近内端部处设有向下凸出的下颚,下颚与轨距挡板下侧面配合形成卡槽,钢轨的轨底卡接在该卡槽内时,轨距挡板下侧面与钢轨的轨底上表面密贴,下颚与钢轨的轨底外侧面密贴。

所述轨距挡板通过螺旋道钉与轨枕固定连接的设置方式如下:螺旋道钉穿过轨距挡板并与轨枕固定连接,且螺旋道钉位于轨距挡板上方处配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轨距挡板之间配设有w型弹条扣件。

所述钢轨的轨底与轨枕承轨面之间设有轨下垫板,轨下垫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向下凸出的耳板,耳板与轨下垫板配合形成与轨枕扣合的定位槽,轨下垫板的上承压面与钢轨的轨底底面密贴,轨下垫板的下承压面与轨枕承轨面密贴。

所述轨下垫板的上承压面设有凹入的沟槽或块槽,所述轨下垫板的下承压面设有凹入的沟槽或块槽。

所述轨下垫板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所述挡板座的材质为玻纤增强聚酰胺66。

所述挡板座的侧面设有标识区。

所述轨下垫板的侧面设有标识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安装方便、结构稳定,便于定位,适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便于拆卸,维修方便。

其中,挡板座安装时置于及轨距挡板和轨枕之间起到绝缘、固定的作用,轨下垫板安装时置于钢轨和轨枕之间起到绝缘、缓冲的作用。

挡板座和轨下垫板的侧面分别设有标识区,标识区可设有永久性厂标、型号、批号,便于线路现场查找,增强可追溯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挡板座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轨下垫板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结构,包括轨枕8以及沿前后方向布置的钢轨9,钢轨9安装于轨枕承轨面81上,所述轨枕承轨面81两侧与轨枕挡肩82的对接部均设置有挡板座5,挡板座5的外侧与轨枕承轨面81和轨枕挡肩82的对接部密贴,挡板座5的内侧设有固定槽51,所述钢轨9的两侧对称设有轨距挡板4,轨距挡板4的内端部与钢轨9的轨底卡接连接,轨距挡板4的外端部与对应挡板座5上的固定槽51卡接连接;轨距挡板通过螺旋道钉6与轨枕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51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凸型限位块52,当轨距挡板4的外端部卡接在对应固定槽51时,轨距挡板4的前后两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凸型限位块52抵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距挡板4的内端部与钢轨9的轨底卡接连接的设置方式如下:轨距挡板4下侧面靠近内端部处设有向下凸出的下颚41,下颚41与轨距挡板4下侧面配合形成卡槽,钢轨9的轨底卡接在该卡槽内时,轨距挡板4下侧面与钢轨9的轨底上表面密贴,下颚41与钢轨9的轨底外侧面密贴。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距挡板4通过螺旋道钉6与轨枕8固定连接的设置方式如下:螺旋道钉6穿过轨距挡板4并与轨枕8固定连接,且螺旋道钉6位于轨距挡板4上方处配设有固定螺母1,固定螺母1与轨距挡板4之间配设有w型弹条扣件3。为了便于w型弹条扣件3的安装,固定螺母1与w型弹条扣件3之间可加设平垫圈2。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轨9的轨底与轨枕承轨面81之间设有轨下垫板7,轨下垫板7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向下凸出的耳板71,耳板71与轨下垫板7配合形成与轨枕8扣合的定位槽,轨下垫板7的上承压面与钢轨9的轨底底面密贴,轨下垫板7的下承压面与轨枕承轨面81密贴。

根据刚度设计,可以在轨下垫板7的上承压面设置凹入的沟槽或块槽,在轨下垫板7的下承压面设有凹入的沟槽或块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下垫板7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轨下垫板的压缩永久变形不得大于50%,绝缘电阻不小于108ω。

所述挡板座5的材质为玻纤增强聚酰胺66,挡板座5的排水率不小于0.5%,内部不得有气泡或空隙;挡板座经80kn静载压缩后残余变形量应不大于0.2mm,经6次冲击试验后不得破裂。

所述挡板座5和轨下垫板7的侧面分别设有标识区,标识区可设有永久性厂标、型号、批号,便于线路现场查找,增强可追溯性。

本发明的安装方便、结构稳定,便于定位,适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便于拆卸,维修方便。

其中,挡板座安装时置于及轨距挡板和轨枕之间起到绝缘、固定的作用,轨下垫板安装时置于钢轨和轨枕之间起到绝缘、缓冲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结构,包括轨枕以及沿前后方向布置的钢轨,钢轨安装于轨枕承轨面上,所述轨枕承轨面两侧与轨枕挡肩的对接部均设置有挡板座,挡板座的外侧同时与轨枕承轨面和轨枕挡肩密贴,挡板座的内侧设有固定槽,所述钢轨的两侧对称设有轨距挡板,轨距挡板的内端部与钢轨的轨底卡接连接,轨距挡板的外端部与对应挡板座上的固定槽卡接连接;轨距挡板通过螺旋道钉与轨枕固定连接。本发明安装方便、结构稳定,适用于重载铁路的钢轨固定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敏;李敏;罗伟先;韩娈娈;王峰;牛检伟;邵缇;马红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原利达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0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