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9026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道岔是实现列车从一条线路进入或越过另一条线路的核心设备,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是扣压基本轨,并保证道岔基本轨稳定性及安全性的重要部件。目前,现有的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由于结构限制,使得基本轨安装和拆卸的空间有限,道岔基本轨没有足够的空间取出。当道岔基本轨出现严重伤损或其他质量问题需要更换时,需将基本轨下方的所有垫板(包括岔枕螺栓组件和道岔扣件系统)进行拆卸,才能对基本轨进行有效更换,其操作繁琐、安装拆卸效率低,且不利于工务养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在安装与拆卸基本轨效率低下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拆卸安装效率高,且定位可靠性高的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包括限位组件及固定设置的滑床台板,所述限位组件及所述滑床台板分设于基本轨的两侧,并压紧定位基本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横向限位件及纵向限位件,所述纵向限位件的一端通过压紧组件压紧所述基本轨,所述纵向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限位件相抵,所述横向限位件与所述滑床台板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基本轨轨底的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横向调整纵向限位块压紧位置的轨距块,所述轨距块设于所述横向限位件与纵向限位件之间。

所述轨距块包括两组厚度不同的横向调整段,其中一横向调整段抵设于所述横向限位件与纵向限位件之间,另一横向调整段压紧于所述纵向限位件的下方;两所述横向调整段的外侧设有保证纵向限位件在与其中一横向调整段压紧配合时处于水平状态的水平调整块。

所述横向限位件上设有凹形定位槽及条形定位槽,位于所述横向限位件与纵向限位件之间的横向调整段设于所述凹形定位槽内,与位于凹形定位槽的横向调整段对应的所述水平调整块设于所述条形定位槽内。

所述轨距块的两侧分别设有抵接斜面,所述横向限位件及纵向限位件上设有与抵接斜面配合的配合斜面。

所述抵接斜面及配合斜面的斜度为1:3~1:5。

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弹条、压紧螺栓及螺母,所述压紧弹条设于所述纵向限位件的上方,所述压紧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压紧弹条、纵向限位件与所述螺母紧固连接。

所述纵向限位件上设有与压紧弹条限位配合的限位凹槽。

所述纵向限位件包括活动压紧块,所述活动压紧块靠近基本轨的一侧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包括与基本轨轨肢的上表面压紧配合的上挡边,以及与基本轨轨肢的端面抵接配合的抵接边。

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还包括垫板,所述限位组件、基本轨及滑床台板沿垫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限位组件包括横向限位件及纵向限位件,纵向限位件的一端通过压紧组件压紧基本轨,纵向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横向限位件相抵,其保证了基本轨的在横纵方向的有效定位,其定位可靠,且结构简单紧凑;同时,横向限位件与滑床台板间的距离大于基本轨轨底的宽度,使得基本轨有足够的横向移动及取出安装空间,基本轨可实现垂向吊离及安装,避免了由于空间限制导致拆卸复杂的问题,其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基本轨的拆卸安装效率,且组装及工务养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限位组件;11、横向限位件;111、凹形定位槽;112、条形定位槽;12、纵向限位件;121、限位凹槽;122、活动压紧块;123、限位卡槽;13、轨距块;131、横向调整段;132、水平调整块;133、抵接斜面;14、配合斜面;2、滑床台板;3、基本轨;4、压紧组件;41、压紧弹条;42、压紧螺栓;43、螺母;44、垫片;5、垫板;6、尖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的实施例,其应用于道岔转辙器(除轨撑滑床板位置)部分。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包括限位组件1及滑床台板2。其中,滑床台板2为固定设置,且滑床台板2上设有尖轨6,滑床台板2用于承托尖轨6及扣压基本轨3;限位组件1及滑床台板2分设于基本轨3的两侧,并压紧定位基本轨3。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包括横向限位件11及纵向限位件12。其中,纵向限位件12的一端通过压紧组件4压紧基本轨3,纵向限位件12的另一端与横向限位件11相抵。本实施例中,横向限位件11与滑床台板2间的距离大于基本轨3轨底的宽度,具体讲,横向限位件11与滑床台板2间的距离为横向限位件11的靠近纵向限位件12的端面至滑床台板2的压紧基本轨3的端面的距离;基本轨3轨底的宽度为基本轨3轨底沿垫板5长度方向的距离。

本发明的限位组件1包括横向限位件11及纵向限位件12,纵向限位件12的一端通过压紧组件4压紧基本轨3,纵向限位件12的另一端与横向限位件11相抵,其保证了基本轨3的在横纵方向的有效定位,其定位可靠,且结构简单紧凑。同时,横向限位件11与滑床台板2间的距离大于基本轨3轨底的宽度,使得基本轨3有足够的横向移动及取出安装空间,基本轨3可实现垂向吊离及安装,避免了由于空间限制导致拆卸复杂的问题,其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基本轨3的拆卸安装效率,且组装及工务养护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当线路上道岔基本轨3伤损或需要下线更换时,通过压紧组件4拆卸纵向限位件12,基本轨3即可在横向限位件11与滑床台板2留有的空间内横向移出滑床台板2,并垂向吊离,实现基本轨3的快速拆卸。当基本轨3组装时,基本轨3垂向置于横向限位件11与滑床台板2留有的空间内,并将基本轨3横向推入滑床台板2的卡口下方,之后通过压紧组件4组装纵向限位件12,实现基本轨3的快速安装。

本实施例中,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还包括轨距块13。轨距块13设于横向限位件11与纵向限位件12之间,用于横向调整纵向限位块的压紧位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轨距块13包括两组厚度不同的横向调整段131,其中一横向调整段131抵设于横向限位件11与纵向限位件12之间,另一横向调整段131压紧于纵向限位件12的下方。通过转换两组横向调整段131的位置即可实现对纵向限位块的两种横向位置的调整,其节约成本,且更换方便。

本实施例中,两横向调整段131的外侧设有水平调整块132,用于保证纵向限位件12与其中一横向调整段131压紧配合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具体讲,两组横向调整段131与水平调整块132的厚度之和应保证纵向限位件12压紧基本轨3时处于水平状态,且其中一横向调整段131与水平调整块132的厚度之和与另一横向调整段131与水平调整块132的厚度之和相等。本发明的轨距块13在实现纵向限位块多种横向位置调整的同时,又保证了纵向限位件12的纵向压紧位置。

本实施例中,一横向调整段131的厚度为15㎜,对应水平调整块132的厚度为2㎜;另一横向调整段131的厚度为9㎜,对应水平调整块132的厚度为8㎜。即两横向调整段131与对应水平调整块132的厚度之和均为17㎜,调整段与对应水平调整块132的厚度之和以保证纵向限位件12有效压紧基本轨3为标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基本轨3的具体情况相应调整横向调整段131与对应水平调整块132的厚度。如两横向调整块的厚度分别为7、17mm或11、13mm等。

本实施例中,横向限位件11上设有凹形定位槽111及条形定位槽112,位于横向限位件11与纵向限位件12之间的横向调整段131设于凹形定位槽111内,与位于凹形定位槽111的横向调整段131对应的水平调整块132设于条形定位槽112内。凹形定位槽111及条形定位槽112的设置可保证轨距块13的有效定位,从而保证纵向限位件12的横向及压紧定位位置。

本实施例中,轨距块13的两侧分别设有抵接斜面133,横向限位件11及纵向限位件12上设有与抵接斜面133配合的配合斜面14,抵接斜面133与配合斜面14保证了作用力的可靠有效传递。本实施例中,抵接斜面133及配合斜面14的斜度为1: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1:3~1:5。

本实施例中,压紧组件4包括压紧弹条41、压紧螺栓42、螺母43及垫片44。其中,压紧弹条41设于纵向限位件12的上方,压紧螺栓42依次穿过垫片44、压紧弹条41、纵向限位件12与螺母43紧固连接,实现基本轨3的弹性扣压,保证基本轨3有效压紧。

本实施例中,纵向限位件12包括活动压紧块122。活动压紧块122靠近基本轨3的一侧设有限位卡槽123,限位卡槽123包括上挡边及抵接边。其中,上挡边与基本轨3轨肢的上表面压紧配合,抵接边与基本轨3轨肢的端面抵接配合,其保证了基本轨3的可靠有效定位。

本实施例中,纵向限位件12上限位凹槽121,在压紧基本轨3时,压紧弹条41与限位凹槽121限位配合。本实施例中,限位凹槽121的宽度为15mm,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压紧弹条41的尺寸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纵向限位件12的底部设有加强筋,用于防止纵向限位件12竖向受力变形。

本实施例中,道岔基本轨固定装置还包括垫板5,限位组件1、基本轨3及滑床台板2沿垫板5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的横向限位件11及滑床台板2固定安装于垫板5上,横向限位件11与滑床台板2之间的空间即为基本轨3的拆卸安装空间。本实施例中,垫板5上设有安装孔,压紧组件4的螺母43点焊于安装孔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母43也可过盈安装于安装孔内。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