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清洁车。
背景技术:
清洁车主要是用来承担城区主干路的冲洗、清扫作业的车辆,车辆中置两刷盘,中置宽吸盘,具防撞避障功能的V型高压冲水架。该车既可单独作为扫路车进行路面清扫抽吸作业;又可作为高压冲洗车进行路面冲洗抽吸作业;还可将路面清扫抽吸与高压冲水组合作为洗扫车使用,实现清扫、冲洗、抽洗的多种组合选择使用,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步,为维护干净、清洁的城市环境,清洁车的内外部清洁程度要求也在逐步提升。
在公开号为CN103114546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小型洗扫车及其洗扫方法,所述小型洗扫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该车架上的箱体,车架的前部安装有盘扫,车架的后部安装有与所述箱体连通的吸嘴,并且盘扫和吸嘴之间设置有清洗系统,其中,清洗系统包括能够单独控制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第一喷嘴能够朝向盘扫后方喷水,第二喷嘴能够朝向吸嘴前方喷水,并且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在前后方向上和/或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箱体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垃圾箱,以及用于盛放清水的清水箱,所述垃圾箱与所述吸嘴连通,所述清水箱与所述清洗系统连通。该技术方案中的洗扫车可以实现对路面的有效洗扫作业,但是在后续用水清洁垃圾箱后,如不及时将垃圾箱内的水渍蒸发掉,容易滋生更多的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导致对垃圾箱的实际清洁效果差强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车,可以及时将垃圾箱内的水渍蒸发掉,使真菌、细菌等微生物不易滋生,提高对垃圾箱内的清洁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车,包括车架、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垃圾箱、安装在所述车架前部的扫盘、安装在所述车架中部的吸嘴,所述垃圾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垃圾箱与所述导热层之间沿所述垃圾箱的周向及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电热板,所述电热板耦接有控制其启闭的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导热层的温度,并输出测温信号;处理单元,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测温信号,并根据所述测温信号控制所述电热板与电源之间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垃圾箱的内壁上设置电热板和导热层,并让电热板连接有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在对垃圾箱内进行冲洗后,通过电热板的加热及导热板的传热快速将垃圾箱内的水渍蒸发干并杀死一部分微生物,使垃圾箱内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箱内壁的上部安装有紫外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垃圾箱内进行清洁之后,可以开启紫外灯对其内部进行进一步的杀菌消毒,从而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灯外安装有钢化玻璃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化玻璃罩可以保护紫外灯免受垃圾撞击或冲洗水的入侵。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热敏电阻RT,其设置于导热层内,其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另一端与一第一电阻R1串联后接地,自热敏电阻RT和第一电阻R1之间的连接点产生所述测温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快捷地检测到导热层的所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下限比较电路,耦接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将接收到的测温信号与一下限参考电压相比较输出一下限比较信号;上限比较电路,耦接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将接收到的测温信号与一上限参考电压相比较输出一上限比较信号;状态切换电路,耦接于下限比较电路和上限比较电路,用以根据接收到的下限比较信号和上限比较信号输出一对应的控关信号;启闭电路,耦接于所述状态切换电路,用以根据所述控关信号控制所述电热板与电源之间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处理单元可以根据测温信号判断导热层温度所处状态,并输出对应的控关信号来控制电热板与电源之间的通断。
进一步的,热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所述下限比较电路包括:下限参考电压生成电路,具有一第二电阻R2,其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另一端与一第三电阻R3串联后接地,自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产生所述下限参考电压;第一比较器A,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同相输入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反相输入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T和第一电阻R1之间,输出端输出所述下限比较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上限比较电路包括:上限参考电压生成电路,具有一第四电阻R4,其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另一端与一第五电阻R5串联后接地,自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产生所述上限参考电压;第二比较器B,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反相输入端耦接于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同相输入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T和第一电阻R1之间,输出端输出所述上限比较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状态切换电路包括:或门OR_1,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于第一比较器A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耦接于第二比较器B的输出端;T触发器T_1,具有控制端T、时钟输入端CK和输出端Q,其控制端T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其时钟输入端CK耦接于所述或门OR_1的输出端,并在其输出端Q输出所述控关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启闭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1,其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一第六电阻R6耦接于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并通过一第七电阻R7与发射极共地;常开继电器KM1,其线圈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直流电Vout_2,其线圈的第二端耦接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常开触点开关S1串接于所述电热板和电源之间;第一二极管D1,其负极耦接于常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第一端,正极耦接于常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第二端。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提醒单元,所述提醒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其正极耦接于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的输出端,负极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限比较电路和上限比较电路使测温信号分别与下限比较信号和上限比较信号相比较,并通过状态切换电路根据下限比较信号和上限比较信号控制输出的控关信号在高电平与低电平之间切换,当导热层的温度低于下限参考电压时,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的控关信号并经NPN三极管Q1放大后导通常开继电器KM1的线圈,常开触点开关S1闭合,继而导通电热板与电源的连接,开始加热,同时,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接收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输出的高电平而导通,用来提醒使用者电热板正在加热;当导热层的温度高于上限参考电压对应的上限温度时,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输出低电平的控关信号,NPN三极管Q1截止,使常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开关S1断开,继而断开电热板与电源的连接,停止加热,同时,发光二极管LED1熄灭,从而将导热层的温度维持在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之间,防止水渍蒸发过慢和导热层过热,从而达到了更高效的加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设置有电热板使垃圾箱内的水渍加速蒸发,减少微生物滋生,提高了垃圾箱的清洁效果;
(2)垃圾箱内设置有紫外灯对垃圾箱内进行进一步的杀菌消毒,进一步地提高垃圾箱的清洁度;
(3)电热板耦接有温度控制系统,并设置有导热层为电热板导热,使其具有更高效的加热效果,同时由于防止导热层过热,减小了安全隐患;
(4)温度控制系统内设置有提醒单元,让使用者可以直观了解到电热板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清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清洁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垃圾箱内部的结构;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钢化玻璃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车架;2、箱体;3、垃圾箱;4、扫盘;5、吸嘴;6、紫外灯;7、钢化玻璃罩;8、导热层;9、电热板;10、温度控制系统;11、温度检测单元;12、处理单元;13、下限比较电路;14、上限比较电路;15、状态切换电路;16、启闭电路;17、下限参考电压生成电路;18、上限参考电压生成电路;19、提醒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清洁车,包括车架1、安装在车架1上的箱体2、安装在箱体2内的垃圾箱3、安装在车架1前部的扫盘4、安装在车架1中部的吸嘴5。垃圾箱3内壁的上部安装有紫外灯6。紫外灯6外安装有钢化玻璃罩7。通过紫外灯6对垃圾箱3内进行进一步的杀菌消毒,进一步地提高垃圾箱3的清洁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垃圾箱3的内壁上设置有铁制导热层8,垃圾箱3与导热层8之间沿垃圾箱3的周向及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电热板9。如图5所示,电热板9耦接有控制其启闭的温度控制系统10,温度控制系统10包括:温度检测单元11,用于检测导热层8的温度,并输出测温信号;处理单元12,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11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测温信号,并根据测温信号控制电热板9与电源之间的通断。
通过电热板9使垃圾箱3内的水渍加速蒸发,减少微生物滋生,提高了垃圾箱3的清洁效果。电热板9耦接有温度控制系统10,并设置有导热层8为电热板9导热,使其具有更高效的加热效果,同时由于防止导热层8过热,减小了安全隐患。
如图5所示,温度检测单元11包括:热敏电阻RT,其安装于导热层8内,与导热层8相抵接以便于检测导热层8的温度,其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另一端与一第一电阻R1串联后接地,自热敏电阻RT和第一电阻R1之间的连接点产生测温信号。
处理单元12包括:下限比较电路13,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11的输出端,将接收到的测温信号与一下限参考电压相比较输出一下限比较信号;上限比较电路14,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11的输出端,将接收到的测温信号与一上限参考电压相比较输出一上限比较信号;状态切换电路15,耦接于下限比较电路13和上限比较电路14,用以根据接收到的下限比较信号和上限比较信号输出一对应的控关信号;启闭电路16,耦接于状态切换电路15,用以根据控关信号控制电热板9与电源之间的通断。
热敏电阻RT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下限比较电路13包括:下限参考电压生成电路17,具有一第二电阻R2,其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另一端与一第三电阻R3串联后接地,自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产生下限参考电压;第一比较器A,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同相输入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反相输入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T和第一电阻R1之间,输出端输出下限比较信号。
上限比较电路14包括:上限参考电压生成电路18,具有一第四电阻R4,其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另一端与一第五电阻R5串联后接地,自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产生上限参考电压;第二比较器B,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反相输入端耦接于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同相输入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T和第一电阻R1之间,输出端输出上限比较信号。
上述电路中,第一比较器A和第二比较器B均为有源电压比较器,电源接入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接地端接地。
状态切换电路15包括:或门OR_1,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于第一比较器A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耦接于第二比较器B的输出端;T触发器T_1,具有控制端T、时钟输入端CK和输出端Q,其控制端T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其时钟输入端CK耦接于或门OR_1的输出端,并在其输出端Q输出控关信号。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初始态输出低电平。
启闭电路16包括:NPN三极管Q1,其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一第六电阻R6耦接于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并通过一第七电阻R7与发射极共地;常开继电器KM1,其线圈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直流电Vout_2,其线圈的第二端耦接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常开触点开关S1串接于电热板9和电源之间;第一二极管D1,其负极耦接于常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第一端,正极耦接于常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第二端。
温度控制系统10还包括提醒单元19,提醒单元19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其正极耦接于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的输出端,负极接地。
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系统10的实际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下限比较电路13和上限比较电路14使测温信号分别与下限比较信号和上限比较信号相比较,并通过状态切换电路15根据下限比较信号和上限比较信号控制输出的控关信号在高电平与低电平之间切换,当导热层8的温度低于下限参考电压时,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的控关信号并经NPN三极管Q1放大后导通常开继电器KM1的线圈,常开触点开关S1闭合,继而导通电热板9与电源的连接,开始加热,同时,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接收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输出的高电平而导通,用来提醒使用者电热板9正在加热;当导热层8的温度高于上限参考电压对应的上限温度时,T触发器T_1的输出端Q输出低电平的控关信号,NPN三极管Q1截止,使常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开关S1断开,继而断开电热板9与电源的连接,停止加热,同时,发光二极管LED1熄灭,从而将导热层8的温度维持在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之间,防止水渍蒸发过慢和导热层8过热,从而达到了更高效的加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