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水泥道路高效集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88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区水泥道路高效集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区水泥道路高效集雨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山区地势高,水资源严重不足和短缺,由于施工难度大,很难将水输送到任何地区,所以用水难度大,如果能将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处理,然后进行灌溉或其他使用,既能节约用水,还能方便用水,也避免了大量施工,通常是在道路上设计竖井来收集雨水,位于竖井内的雨水通过管道统一输送到集水池内进行处理,为了避免堵塞,我们通常在竖井内设置滤芯板,由于会长时间无人清理,有时也会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将位于滤芯板上的垃圾推入储物腔内进行收集,由于山区供电或供气不方便,所以现有技术不适用于山区地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山区使用、过滤效果好、不易堵塞的山区水泥道路高效集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区水泥道路高效集雨系统,道路上设有若干个依次连通的过滤井,所述过滤井包括井体、井盖、若干个清扫辊和过滤芯,所述过滤芯放置在所述井体的底部上,且所述过滤芯的外周抵触在所述井体的井壁上,所述清扫辊枢接在所述井体的井壁上,且所述清扫辊位于所述过滤芯的上方,所述清扫辊用于清除位于所述过滤芯上端面上的垃圾,所述井盖设置在所述井体的入口处,其中,所述井盖上设有若干个条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清扫辊的外周上环形均匀设有若干个硬毛刷,所述硬毛刷沿所述清扫辊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硬毛刷的前端能够触及到所述过滤芯的上端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芯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的一端枢接在所述下部的一端枢接,所述上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部的另一端卡合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呈筒状,所述下部呈锥台状,且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的大端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的上端面为粗过滤,所述上部的外周、所述下部均为细过滤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的上端的两侧向内收缩,所述上部的收缩部位与所述井体的井壁之间形成储物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的外周与所述井体的井壁之间形成积水腔,所述积水腔与该山区水泥道路高效集雨系统的上集水管、下集水管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设置的高度均离所述井体的底面15cm~25cm。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芯的上端设有一对把手,所述把手用于将所述过滤芯取出。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需要电源或气源来驱动,适用山区使用,双层过滤,过滤效果好、且不易堵塞。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道路1、过滤井2、井体21、井盖22、条形通孔221、清扫辊23、硬毛刷231、过滤芯24、上部241、下部242、上集水管25、下集水管26、积水腔27、储物腔28、把手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山区水泥道路高效集雨系统,道路1上设有若干个依次连通的过滤井2,所述道路1两侧高,中心低,所述过滤井2位于所述道路1的中心处,方便收集雨水,也避免雨水进入道路1内使道路1内部松散出现塌陷,相邻的两个过滤井2之间间隔100m,所述过滤井2包括井体21、井盖22、若干个清扫辊23和过滤芯24,所述过滤芯24放置在所述井体21的底部上,且所述过滤芯24的外周抵触在所述井体21的井壁上,所述清扫辊23枢接在所述井体21的井壁上,且所述清扫辊23位于所述过滤芯24的上方,所述清扫辊23用于清除位于所述过滤芯24上端面上的垃圾,所述井盖22设置在所述井体21的入口处,其中,所述井盖22上设有若干个条形通孔221,所述条形通孔221的设置便于雨水流入所述过滤井2内。

所述清扫辊23的两端各通过一轴承连接在一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块可与所述井体21的井壁分开,便于将所述清扫辊23取下来清理所述过滤芯24,所述清扫辊23的外周上环形均匀设有若干个硬毛刷231,所述硬毛刷231沿所述清扫辊23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硬毛刷231的前端能够触及到所述过滤芯24的上端面,当雨水下落时会撞击的所述硬毛刷231上,进而带动所述清扫辊23旋转,所述硬毛刷231会将垃圾推开。

所述过滤芯24包括上部241和下部242,所述上部241的一端枢接在所述下部242的一端枢接,所述上部241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部242的另一端卡合连接,其中,所述上部241呈筒状,所述下部242呈锥台状,且所述上部241与所述下部242的大端连接,并且所述上部241的上端面为粗过滤,所述上部241的外周、所述下部242均为细过滤,体积比较大的石砾会隔离在所述上部241的上端面上,体积比较小的石砾会过滤在所述上部241与下部242之间的腔内。

所述上部241的上端的两侧向内收缩,所述上部241的收缩部位与所述井体21的井壁之间形成储物腔28,所述硬毛刷231旋转会将垃圾推入储物腔28内,避免所述上部241的上端面堵塞,所述下部242的外周与所述井体21的井壁之间形成积水腔27,所述积水腔27与该山区水泥道路高效集雨系统的上集水管25、下集水管26连通,体积更小的土或石砾会储存在所述积水腔27上,由于土或微小石砾的直径远远小于上集水管25、下集水管26的直径,所以管路不轻易堵塞,其中,所述上集水管25和下集水管26设置的高度均离所述井体21的底面15cm~25cm,所述上集水管25和下集水管26呈一定高度设置避免泥沙堵塞管路,使排水流畅。

所述过滤芯24的上端设有一对把手29,所述把手29用于将所述过滤芯24取出进行清理,清理时将连接所述上部241与下部242之间的卡扣打开,将位于所述过滤芯24的内腔内的石砾倒出,操作过程方便。

利用所述过滤井2收集的雨水通过上集水管25、下集水管26的连通将雨水输送到设置的集水池内等待处理使用,节约水资源,也为山区人民用水提供了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