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76944发布日期:2019-05-28 20:2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路面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公路路面具有坚固、耐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及自然因素影响,很可能在未到维修保养期就已经损坏,这就需要对路面进行及时的抢修。在现有的路面改造中常用的方法是将旧板破除重建的方案,该方案彻底消除了原有路面板层的危害,减少了新修复路面容易脆裂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利用原有的路面材料,形成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且施工需要破除、外弃、重铺、养生等多道工序,工序交织、复杂,施工周期长,且本身施工费用高,还污染了环境,付出的社会成本相当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利用原有路面材料进行新路面的铺设,施工工艺简单,新铺设路面坚固耐用,且节省了大量的材料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由路面裂缝处将路面掀起并将破碎的路面碎块收集;

s2、将收集的路面碎块粉碎成粒径不大于10cm的碎粒料;

s3、将所述碎粒料和沥青混凝土按照体积比1:0.5-1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初级路面铺设料;

s4、将所述初级路面铺设料分层铺设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并对铺设的初级路面铺设料进行逐层压实;

s5、对s4压实后的区域洒布粘层油,然后铺设玻纤格栅;

s6、在所述玻纤格栅上铺设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后压实、养护,即完成了路面改造。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中,s4中在所述初级路面铺设料逐层铺设前,还需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洒布透层油。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中,s4中所述初级路面铺设料分为2-4层逐层铺设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中,s2中将收集的路面碎块经多次粉碎,以使得到的碎粒料的粒径随路面碎块的粉碎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多次粉碎得到的所述碎粒料分别与沥青混凝土混合,并按照得到的初级路面铺设料中碎粒料的粒径的大小逐层铺设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中,逐层铺设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的初级路面铺设料按照由下至上,所述初级路面铺设料中的碎粒料的粒径逐渐减小而设置。

一种应用于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的设备,包括:

机身,其底部设置有将其撑离地面并带动所述机身运动的滚轮;

路面掀起部,其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前端;所述路面掀起部包括升降电机、掀起板和导出轮;所述升降电机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前端,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掀起板;所述掀起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电机;所述掀起板的另一端向所述机身前方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并靠近路面;所述导出轮包括转轴和轮齿,所述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掀起板的上方,所述轮齿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并与所述转轴随动;

粉碎室,其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紧挨所述升降电机设置;所述粉碎室靠近所述升降电机的一侧的顶面上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粉碎室内设置有用于粉碎投入所述粉碎室内的物料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有粉碎电机、驱动轴和粉碎叶片组成;所述粉碎电机设置于所述粉碎室的顶面上,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轴贯通所述粉碎室的顶板伸入所述粉碎室内,并与竖直设置于所述粉碎室内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粉碎叶片均匀布置在所述驱动轴的底端,并与所述驱动轴随动;所述粉碎室的底部设置有贯通所述粉碎室以及所述机身的出料口;

储料室,其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粉碎室的后方;所述储料室内存储有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所述储料室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储料室与所述粉碎室的连接端设置有贯通至所述粉碎室的输料口;

驾驶室,其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储料室的后方;

压实室,其设置在所述机身上,并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所述压实室内设置有压实辊;所述压实辊连接在所述压实室的内壁上,所述压实辊的底面与所述滚轮的底面相平齐,并在所述滚轮的带动下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的设备中,所述出料口和输料口上均设置有盖体;所述驾驶室内设有控制所述盖体开合的按钮。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的设备中,所述粉碎室内设置有储液室,所述储液室的外壁贴合所述粉碎室靠近所述升降电机的一端的内壁设置,且所述储液室远离所述升降电机的一端的侧壁设置为由所述储液室的底面向所述升降电机所在的方向倾斜的斜壁;所述储液室的底部设置有贯通所述机身底面的出液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的设备中,所述出料口、出液口和压实辊的宽度均与所述掀起板的宽度相同。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中,通过由路面裂缝处将路面掀起并破碎,使得路面的掀起更加便于实施,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提高了效率。

通过将破损路面的材料与沥青混凝土按比例混合后应用于新路面的铺设,使得废旧材料得到了重新的利用,节省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同时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保护了环境,且通过沥青混凝土的按比例的使用,使得新形成的路面的坚固耐用性得到了保证,且能够避免裂缝的产生。

通过对掀起路面材料的粉碎,并严格控制其粒度,使得沥青混凝土和破碎粒的混合更加均匀,即使得形成的新铺设材料的质量进一步得到了保证。

通过逐层铺设使得路面更加紧实,玻纤格栅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裂性,提高了新改建的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的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由路面裂缝处将路面掀起并将破碎的路面碎块收集;

s2、将收集的路面碎块粉碎成粒径不大于10cm的碎粒料;

s3、将所述碎粒料和沥青混凝土按照体积比1:0.5-1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初级路面铺设料;

s4、将所述初级路面铺设料分层铺设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并对铺设的初级路面铺设料进行逐层压实;

s5、对s4压实后的区域洒布粘层油,然后铺设玻纤格栅;

s6、在所述玻纤格栅上铺设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后压实、养护,即完成了路面改造。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由路面裂缝处将路面掀起并破碎,使得路面的掀起更加便于实施,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提高了效率。

通过将破损路面的材料与沥青混凝土按比例混合后应用于新路面的铺设,使得废旧材料得到了重新的利用,节省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同时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保护了环境,且通过沥青混凝土的按比例的使用,使得新形成的路面的坚固耐用性得到了保证,且能够避免裂缝的产生。

通过对掀起路面材料的粉碎,并严格控制其粒度,使得沥青混凝土和破碎粒的混合更加均匀,即使得形成的新铺设材料的质量进一步得到了保证。

通过逐层铺设使得路面更加紧实,玻纤格栅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裂性,提高了新改建的路面的使用寿命。

一个优选方案中,s4中在所述初级路面铺设料逐层铺设前,还需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洒布透层油。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透层油的洒布,使得初级路面铺设料与路面下方基层的结合更加紧密,避免层间的间隙影响路面寿命。

一个优选方案中,s4中所述初级路面铺设料分为2-4层逐层铺设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初级路面铺设料分为2-4层逐层铺设,使得路面铺设更加结实耐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s2中将收集的路面碎块经多次粉碎,以使得到的碎粒料的粒径随路面碎块的粉碎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多次粉碎得到的所述碎粒料分别与沥青混凝土混合,并按照得到的初级路面铺设料中碎粒料的粒径的大小逐层铺设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

在上述方案中,逐层铺设的初级路面铺设料中碎粒料的粒径的不同,使得铺设的路面承重力和抗剪切力更强。

一个优选方案中,逐层铺设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的初级路面铺设料按照由下至上,所述初级路面铺设料中的碎粒料的粒径逐渐减小而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逐层铺设在路面被掀起的区域的初级路面铺设料按照由下至上,所述初级路面铺设料中的碎粒料的粒径逐渐减小,使得下层能够与基层很好的结合,而上层能够更好的应对路面使用时形成的压力,从而提高了新铺设路面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用于公路施工的路面改建方法的设备,包括:机身1,其底部设置有将其撑离地面并带动所述机身运动的滚轮2。

路面掀起部,其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前端;所述路面掀起部包括升降电机3、掀起板4和导出轮5;所述升降电机3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前端,所述升降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掀起板4;所述掀起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电机3;所述掀起板4的另一端向所述机身1前方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并靠近路面;所述导出轮5包括转轴和轮齿,所述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掀起板4的上方,所述轮齿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并与所述转轴随动。

粉碎室6,其设置于所述机身1上,并紧挨所述升降电机3设置;所述粉碎室6靠近所述升降电机3的一侧的顶面上开设有入料口7;所述粉碎室6内设置有用于粉碎投入所述粉碎室6内的物料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有粉碎电机7、驱动轴8和粉碎叶片9组成;所述粉碎电机7设置于所述粉碎室6的顶面上,所述粉碎电机7的输出轴贯通所述粉碎室6的顶板伸入所述粉碎室6内,并与竖直设置于所述粉碎室6内的驱动轴8连接;所述粉碎叶片9均匀布置在所述驱动轴8的底端,并与所述驱动轴8随动;所述粉碎室6的底部设置有贯通所述粉碎室6以及所述机身1的出料口。

储料室10,其设置于所述机身1上,并位于所述粉碎室6的后方;所述储料室10内存储有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所述储料室10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储料室10与所述粉碎室6的连接端设置有贯通至所述粉碎室6的输料口12。

驾驶室13,其设置于所述机身1上,并位于所述储料室10的后方。

压实室14,其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并位于所述驾驶室13的后方,所述压实室14内设置有压实辊15;所述压实辊15连接在所述压实室14的内壁上,所述压实辊15的底面与所述滚轮2的底面相平齐,并在所述滚轮2的带动下旋转。

在上述方案中,驾驶室的人员驾驶所述设备在待改建的路面上行驶,待行驶到路面裂缝处,控制升降将掀起板向下延伸,并伸入裂缝内,随设备的行驶,掀起板将路面面层掀起,导出轮上轮齿的旋转带动掀起的路面粒料进入粉碎室内,粉碎室内的粉碎机构对粒料进行粉碎,同时控制储料室内的沥青混凝土按量输入粉碎室内,粉碎的粒料与沥青混凝土在粉碎机构的旋转下混合均匀,通过出料口流入路面上,压实辊在设备的行进过程中对留在路面上的混合料进行压实,从而实现了路面的破碎和铺设的同步进行,使得施工工序大大减少,且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出料口和输料口12上均设置有盖体;所述驾驶室13内设有控制所述盖体开合的按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盖体的设置,使得驾驶室内驾驶人员能够随时控制沥青混凝土和粉碎料的混合,以及混合好的初级路面铺设料铺设在路面上的量,以便于保证施工的质量。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粉碎室6内设置有储液室16,所述储液室16的外壁贴合所述粉碎室6靠近所述升降电机3的一端的内壁设置,且所述储液室16远离所述升降电机3的一端的侧壁设置为由所述储液室16的底面向所述升降电机3所在的方向倾斜的斜壁;所述储液室16的底部设置有贯通所述机身1底面的出液口。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粉碎室内设置储液室,使得在路面铺设前可以通过储液室对路面掀起范围进行透层油等的洒布;通过设置储液室远离升降电机的一端的侧壁为斜壁,使得储液室的顶板较小,避免储液室的顶板影响导出轮对路面掀起材料导入粉碎室。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出料口、出液口和压实辊15的宽度均与所述掀起板4的宽度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出料口、出液口以及压实辊的宽度均与掀起板的宽度相同,使得出料口输出的铺设料能够覆盖掀起板掀起的路面范围,同时出液口洒布的液体的洒布范围以及压实辊的压实范围均能覆盖掀起板掀起的路面范围,实现了路面掀起、铺设以及压实的同步进行,有效的简化了施工工艺,并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