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合的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框架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1365发布日期:2020-03-20 06:5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组合的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框架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道路交通标牌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组合的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框架型材。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道路的美化,交通安全性要求提高,道路交通发光标志应用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部分交通发光标志的采用透明的标志面板,在标志面板的正面贴有带交通指示图文的反光膜,在标志面板的背面设有光源板,正面既可以起到白天正常指示或者黑夜反光指示的作用,同时在黑夜背面发光时也可以透光使得正面起到指示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部分交通发光标志不仅仅要对中间的图文进行点亮,还需要对标志边框处的一圈边沿图文部进行点亮。为此,部分现有技术采用了一种带灯槽的标志边框,通过灯槽内的灯板对处于标志边框处的一圈边沿图文部进行点亮。但是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有边框的结构太多单一,不能实现组合拆分。有些普通的交通标志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需要变更为能够点亮边沿图文部的交通标志。此时只能将原来的普通标志全部废除,重新使用带灯槽的标志边框来制作新的一套交通标志,使得资源浪费非常严重,而且重新制作耗时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能实现尽快的变更。

二、现有边框依次并排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安装槽,安装槽内放灯条,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封闭通孔。相邻两根边框采用一种特殊配合的弯头进行连接,该弯头的两端均设有两个专门和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配合的凸缘,连接时,将两个凸缘都插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由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封闭通孔,所以插入后就看不到凸缘了。这种结构形式的固定效果不佳,插入的凸缘不能很好的和边框形成稳固连接,而由于看不到凸缘,所以也没有办法发现两者连接不到位的地方(例如哪些面没有相互接触进行抵紧等)并进行改进。这使得连接不稳固,容易造成交通标志的结构问题,不论是运输还是高空吊装时,极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严重威胁作业的安全。并且由于这种结构的不稳定性,即便安装时没有发现问题,随着交通标志的户外风吹雨淋,极有可能发生脱落的风险,严重影响了路面行人车辆的安全。

三、现有边框设置不合理。在标志需要吊装时,现有技术是在上方边框上设置吊装工件的方式。首先,在相邻边框焊接前先在边框上打几个孔,然后通过边框的端部,从封闭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放入几个螺钉件,使得螺钉件从下往上伸出孔,然后将几个吊环与伸出的几个螺钉进行螺纹连接。然后将边框焊接死,这使得螺钉件就不能再从边框内取下。这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打孔精度要求高、成本高、费时费力。二是这种方式使得螺钉件不能发生位移,在运输和吊装时,受安装环境的影响或者调运设备的影响,可能会需要对吊装点进行改变,例如有时需要平着调运,有时需要将标志倾斜一定角度调运,这才能快速的完成调运。但是现有的结构由于螺钉被限位在洞内,使得其不能灵活地进行位置调整,不能很好的满足作业需求,作业风险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实现组装变换、连接稳固性好、安全性高的可组合的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框架型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组合的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框架型材,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上设有上端开口的灯条安装槽、以用于安装灯条后点亮道路交通标志的边沿图文部,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通过滑动限位机构可拆卸地组装连接、以使组装在一起时用于制作带有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或者非组装时仅使用第二型材制作没有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限位机构包括沿轴向开设于第二型材侧壁上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滑动限位机构还包括沿轴向凸出设置于第一型材侧壁上的t形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用于使t形限位条插入后卡紧限位于第二限位凹槽内以使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组装连接、或者在非组装时用于使道路交通标志吊装工件可调节地限位滑设于第二限位凹槽内以便于开展道路交通标志吊装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型材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沿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朝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合围形成灯条安装槽,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上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折弯部、以用于使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上形成沿轴向开设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用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组装连接时使道路交通标志吊装工件可移动地限位滑设于第一限位凹槽内以便于开展道路交通标志吊装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设有第一承载板、且第二侧板的顶端设有第二承载板以用于承载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透明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之间的间距小于灯条安装槽的底面内径宽度,所述灯条安装槽的底面上对应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之间的间距处设有两条平行的沿轴向设置的灯条限位筋、以用于将灯条插入两根灯条限位筋之间后限位安装于灯条安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顶部的折弯部的顶面水平高度高于第一承载板的顶面水平高度使得折弯部与第一承载板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部、以用于使安装后的透明板的顶面与第一侧板顶部折弯部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底面上设有一条朝灯条安装槽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加强筋用于对第一承载板形成支撑,所述第一限位加强筋和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空间、以用于使型材连接件同时插入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一限位空间后被卡紧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型材上相对滑动限位机构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朝外凸出的背板安装板、以用于承载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背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与背板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空间、以用于插入道路交通标志的背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型材上于背板安装板的上方还设有朝外凸出的光源板安装板、以用于承载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内部光源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安装板的顶面上还设有朝光源板安装板凸出的第二限位加强筋、以用于对背板安装板形成支撑,所述第二限位加强筋和光源板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三限位空间、以用于使内部光源板插入后卡紧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型材上于光源板安装板的上方还设有朝外凸出的第三承载板以用于承载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面板,所述第三承载板处设有第二台阶部、以用于使安装后的面板顶面与第二型材顶部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分为两大部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灵活的组合拆分。完全颠覆了现有技术的依次并排设置第一封闭孔、第二封闭孔和u形安装槽的三孔设计,而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灵活的组合拆分。既能够满足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的制作要求,又能够满足无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的制作要求,适应性强。

二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通过其组合功能,使得当需要将普通交通标志变更为能够点亮边沿图文部的交通标志时,能够快速组装以满足要求,而无需将原来的普通标志全部废除,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大大降低了资源浪费,而且重新制作的时间短,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能又快又好的实现尽快变更。

三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通过特殊设计,使得插拔卡紧限位的方式十分牢固,并且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很好的保证组合使用的要求。

四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凹槽,完全颠覆了现有技术的吊装工件不能调整移动的现状。使得吊装螺钉件能够灵活的在第二限位凹槽内限位滑动,需要固定时扭紧吊环即可,需要调整时扭松吊环再滑动吊装螺钉件即可。操作方便、轻松、快捷,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吊装作业的需求,作业风险大大降低。

五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完全颠覆了现有技术的凸缘插入封闭通孔的设计,而是通过第二限位凹槽的特殊的科学设计,使型材连接件插入后形成限位,连接牢靠稳固,安全性高。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型材连接件从第二限位凹槽的开口处露出来,这一是使得能够随时观察两者的连接程度或者损坏程度,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是使得能够对第二限位凹槽和插入的型材连接件进行焊接,焊接面积大,焊接操作快(不需要转动型材),进一步使得连接牢靠稳固,安全性高。完全杜绝了打孔的做法,使得安装效率高,工作更加轻松、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的框架型材在组合状态时的正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型材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型材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在组合状态时的使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型材在使用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在使用时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第一型材;11、底板;12、第一侧板;121、折弯部;122、第一限位凹槽;123、第一承载板;124、第一台阶部;125、第一限位加强筋;13、第二侧板;131、第二承载板;14、灯条安装槽;141、灯条限位筋;16、第一限位空间;2、第二型材;21、背板安装板;211、第二限位加强筋;22、光源板安装板;23、第三承载板;231、第二台阶部;24、第二限位空间;3、滑动限位机构;31、第二限位凹槽;32、t形限位条;4、限位滑轨;5、第三限位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组合的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框架型材,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的长度范围是0.2米至50米。第一型材1上设有上端开口的灯条安装槽14、以用于安装灯条后点亮道路交通标志的边沿图文部,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通过滑动限位机构3可拆卸地组装连接、以使组装在一起时用于制作带有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或者非组装时仅使用第二型材2制作没有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

也即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分为两大部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灵活的组合拆分。例如:当需要制作带有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时,可以利用滑动限位机构3将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来制作标志的边框,利用第一型材1上的灯条安装槽14,能够安装灯条后点亮道路交通标志的边沿图文部,很好的满足了要求。又例如:当需要制作普通的、不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时,可以利用滑动限位机构3将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分离,然后单独使用第二型材2制作没有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也同样能好的满足了要求。又例如:当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型材2制成的普通道路交通标志需要更改为能够点亮道路交通标志的边沿图文部的发光标牌时,可以无需废弃原有的标牌,而是利用滑动限位机构3将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使得具有了点亮边沿图文部的功能,然后只需要对标牌面板做对应的修改,增加需点亮边沿图文部即可。通过以上特殊的科学设计,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一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完全颠覆了现有技术的依次并排设置第一封闭孔、第二封闭孔和u形安装槽的三孔设计,而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灵活的组合拆分。既能够满足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的制作要求,有能够满足无需点亮边沿图文部的道路交通标志的制作要求,适应性强。

二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材,通过其组合功能,使得当需要将普通交通标志变更为能够点亮边沿图文部的交通标志时,能够快速组装以满足要求,而无需将原来的普通标志全部废除,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大大降低了资源浪费,而且重新制作的时间短,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能又快又好的实现尽快变更。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滑动限位机构3包括沿轴向开设于第二型材2侧壁上的第二限位凹槽31,滑动限位机构3还包括沿轴向凸出设置于第一型材1侧壁上的t形限位条32,第二限位凹槽31用于使t形限位条32插入后卡紧限位于第二限位凹槽31内以使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组装连接、或者在非组装时用于使道路交通标志吊装工件可调节地限位滑设于第二限位凹槽31内以便于开展道路交通标志吊装作业。也即这个滑动限位机构3是由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自身特殊的、能够相互配合的结构形式组成的,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如下优点:

一是插拔卡紧限位的方式十分牢固,并且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很好的保证组合使用的要求。二是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凹槽31,完全颠覆了现有技术的吊装工件不能调整移动的现状。使得吊装螺钉件能够灵活的在第二限位凹槽31内限位滑动(如图6所示,a为吊装螺钉件,b为吊环),需要固定时扭紧吊环即可,需要调整时扭松吊环再滑动吊装螺钉件即可。操作方便、轻松、快捷,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吊装作业的需求,作业风险大大降低。三是完全颠覆了现有技术的凸缘插入封闭通孔的设计,而是通过第二限位凹槽31的特殊的科学设计,使型材连接件插入后形成限位,连接牢靠稳固,安全性高。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型材连接件从第二限位凹槽31的开口处露出来,这一是使得能够随时观察两者的连接程度或者损坏程度,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是使得能够对第二限位凹槽31和插入的型材连接件进行焊接,焊接面积大,焊接操作快(不需要转动型材),进一步使得连接牢靠稳固,安全性高。完全杜绝了打孔的做法,使得安装效率高,工作更加轻松、快捷。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型材1包括底板11,底板11沿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朝上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底板11、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合围形成灯条安装槽14,第一侧板12的外侧面上设有上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折弯部121、以用于使第一侧板12的外侧面上形成沿轴向开设的第一限位凹槽122,第一限位凹槽122用于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组装连接时使道路交通标志吊装工件可移动地限位滑设于第一限位凹槽122内以便于开展道路交通标志吊装作业。这使得在不论是单独使用第二型材2、还是使用第一型材1和第二型材2的组合,都能够很好的满足了上述的众多由限位凹槽所带来的技术优点。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的顶端设有第一承载板123、且第二侧板13的顶端设有第二承载板131以用于承载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透明板(如图中c所示),第一承载板123、第二承载板131之间的间距小于灯条安装槽14的底面内径宽度,灯条安装槽14的底面上对应第一承载板123、第二承载板131之间的间距处设有两条平行的沿轴向设置的灯条限位筋141、以用于将灯条(如图中d所示)插入两根灯条限位筋141之间后限位安装于灯条安装槽14内。

第一承载板123、第二承载板131能对透明板形成很好的支撑。同时,由于要设置第一承载板123、第二承载板131,使得灯条安装槽14的底面内径必然具有一定的宽度,而通过两条灯条限位筋141的设计,使得灯条的宽度等于第一承载板123、第二承载板131之间的间距,而无需使得灯条的宽度等于灯条安装槽14的底面内径,这大大减少了灯条的宽度,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两条灯条限位筋141的设计,不但抽出或者插入灯条方便快捷,而且能够对灯条形成很好的限位,不论怎么转运吊装,都不会发生位移,有效保障了灯光指示效果。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顶部的折弯部121的顶面水平高度高于第一承载板123的顶面水平高度使得折弯部121与第一承载板123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部124、以用于使安装后的透明板的顶面与第一侧板12顶部折弯部121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这便于反光膜的粘贴,使得产品整体平整、美观。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承载板123的底面上设有一条朝灯条安装槽14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加强筋125用于对第一承载板123形成支撑,第一限位加强筋125和第一侧板12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空间16、以用于使型材连接件同时插入第一限位凹槽122和第一限位空间16后被卡紧限位。由于第一承载板123需要承载透明板,而通过设计第一限位加强筋125,则能够对第一承载板123形成支撑,使得产品结构稳定。二是第一限位加强筋125和第一侧板12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空间16,例如可以采取如图所示的型材连接件,当型材连接件的上方的一部分(如图中g所示)插入限位凹槽122内时,型材连接件的下方的另一部分(如图中h所示)能够同时的插入第一限位空间16内,这种呈上下夹爪状的设计,使得两者牢牢的被卡紧限位,进一步使得型材连接件和框架型材两者之间相互支撑、相互限位,接触面积更大,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型材2上相对滑动限位机构3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朝外凸出的背板安装板21、以用于承载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背板(如图中e所示)。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型材2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限位滑轨4,限位滑轨4与背板安装板21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空间24、以用于插入道路交通标志的背板。由于背板在制作时可能存在切割误差,使得背板的尺寸不一定完全精准,尤其是制作大面积标志时(比如做成几平方甚至十几平方),误差更是不可避免。为此,通过设置呈槽状的第二限位空间24,使得万一背板的实际尺寸大于需求尺寸时,可以将背板朝第二限位空间24内运行以进行位置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型材2上于背板安装板21的上方还设有朝外凸出的光源板安装板22、以用于承载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内部光源板(如图中f所示)。这使得第二型材2具有多种功能,能够和标志内的其他部件相配合来固定内部光源板,也使得内部光源板设置更加牢固稳定。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背板安装板21的顶面上还设有朝光源板安装板22凸出的第二限位加强筋211、以用于对背板安装板21形成支撑,第二限位加强筋211和光源板安装板22之间形成第三限位空间5、以用于使内部光源板插入后卡紧限位,使得不需要多余的固定件就可以将内部光源板的一侧固定,减轻了标志的重量,降低了制作成本。

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型材2上于光源板安装板22的上方还设有朝外凸出的第三承载板23以用于承载固定道路交通标志的面板(如图中k所示),第三承载板23处设有第二台阶部231、以用于使安装后的面板顶面与第二型材2顶部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这种设计使得当第二型材2单独使用时,也能够对面板形成很好的支撑,并使得安装美观、平整。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