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塔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0528发布日期:2020-04-07 21:5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杆塔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杆塔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电力杆塔作为电线的承载装置,经常要安装在人们的生活区域内以方便将电路直接接入居民家中,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电力杆塔因为汽车撞击等原因出现意外倾斜或者折断并不鲜见,尤其是夜间行车时设置在乡村公路两侧的杆塔更容易出现此类事故,为了防止出现此问题,一般的做法是在杆塔外侧简单浇筑水泥台体防护,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保护杆塔,但是因为缺少缓冲,容易对撞击者造成较大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杆塔防护系统,能够减少夜间事故的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杆塔防护系统,所述杆塔防护系统包括:塔基、防护罩和预警装置;所述塔基为混凝土浇筑的平台,所述平台的高度在0.8~1.2米所述杆塔固定在所述浇筑平台的中心位置,所述塔基上环绕若干紧固钢箍;所述防护罩由设置在所述塔基外围的若干钢圈、防护撑板和盖板组成,所述钢圈于塔基上的紧固钢箍之间使用钢筋交错相连,所述钢圈于塔基之间的距离为5~15cm,所述钢圈之间设置高强度的防护撑板,所述撑板向外的一面设置若干强反射带,所述防护罩上方设置防护盖板;所述预警装置有两个部分,一个为倾角感应监测器,所述倾角感应监测器固定在所述杆塔塔身中间位置,一部分为警示设施,所述警示设施安装在塔身上,包括警示灯和通信模块,所述警示设施与倾角感应监测器相连,所述警示设施和倾角感应器由共同的驱动装置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撑板内侧还安装有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离地面的高度为0.5~0.8米所述距离感应器于警示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钢圈撑板于塔基之间还填充有木块或者废弃塑胶材料作为缓冲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使用蓄电池作为能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连接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杆塔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板为伞状环绕在杆塔周围,所述警示灯和倾角监测感应器安装在太阳能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塔基外侧敷设缓冲层,可以在意外撞击发生的时候产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直接伤害到本体,起到对塔基的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对撞击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倾角感应监测器和预警装置,所述倾角感应监测器可以在撞击发生后评估撞击对杆塔的影响,预警装置可以在物体距离较近时通过灯光等进行预警,防止夜晚视线受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杆塔、2.塔基、3.盖板、4.钢箍、5.钢圈、6.防护撑板、7.钢筋、8.填充物、9.太阳能板、10.警示灯、11.距离感应器、12.倾角感应检测器、13.通信模块、14、反射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提供一种杆塔防护系统,所述杆塔1防护装置包括:塔基2、防护罩和预警装置;所述塔基2为混凝土浇筑的平台,所述平台的高度在0.8~1.2米,所述杆塔1固定在所述浇筑平台的中心位置,所述塔基2上环绕若干紧固钢箍4;所述防护罩由设置在所述塔基2外围的钢圈5、防护撑板6和盖板3组成,所述钢圈5于塔基2上的紧固钢箍4之间使用钢筋7交错相连,所述钢圈5于塔基2之间的距离为5~15cm,所述钢圈5之间设置不锈钢防护撑板6,所述防护撑板6向外的一面设置3条强反射带14,可以反射直射的灯光,提高夜晚的辨识度,所述防护盖板3设置在防护罩上方;所述预警装置有两个部分,一个为倾角感应监测器12,所述倾角感应监测器12固定在所述杆塔1塔身中间位置,可以一方面对发生撞击后杆塔1的倾斜状态进行标定,确定是否影响杆塔正常工作,如果感应器倾斜角度没有超出限度可以只对外围防护缓冲层进行修整,另一方面可以随时监测杆塔塔基2的底部沉降的程度,及时通过杆塔1的倾斜角度发现底部不规则沉降问题,提早处理。所述警示设施安装在塔身上,包括警示灯10和通信模块13,所述警示设施与倾角感应监测器12相连,出现问题时所述倾角感应监测器12自动与所述警示设施相连,启动警示灯10,并通过通信模块与相关负责人联系。所述警示设施和倾角感应监测器12的由蓄电池驱动。

所述防护撑板6内侧还安装有距离感应器11,所述距离感应器11离地面的高度为0.5~0.8米所述距离感应器于警示灯10相连,可以在夜晚有物体靠近塔基2的时候连通警示灯10。

所述防护撑板6于塔基2之间还填充有木块或者废弃塑胶材料作为缓冲材料。所述木块可以填充进中间的间隙后提高整体缓冲层的耐冲击效果,而且原料来源广泛。

所述蓄电池连接太阳能板9,可以将白天的阳光转化为电能后在晚上使用,所述太阳能板9设置在杆塔1中部,距离地面约2.5米高处,可以防止小孩攀爬接触。

所述太阳能板9为伞状环绕在杆塔1周围,所述警示灯10和倾角监测感应器12安装在太阳能板9下方,可以利用太阳能板9遮盖监测感应器12和警示灯10,降低环境对装置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中:

提供一种杆塔防护系统,所述杆塔1防护装置包括:塔基2、防护罩和预警装置;所述塔基2为混凝土浇筑的平台,所述平台的高度在0.8~1.2米,所述杆塔1固定在所述浇筑平台的中心位置,所述塔基2上环绕若干紧固钢箍4;所述防护罩由设置在所述塔基2外围的钢圈5、防护撑板6和盖板3组成,所述钢圈5于塔基2上的紧固钢箍4之间使用钢筋7交错相连,所述钢圈5于塔基2之间的距离为5~15cm,所述钢圈5之间设置高强度尼龙防护撑板6,所述防护撑板6向外的一面设置3条强反射带14,可以反射直射的灯光,提高夜晚的辨识度,所述防护盖板3设置在防护罩上方;所述预警装置有两个部分,一个为倾角感应监测器12,所述倾角感应监测器12固定在所述杆塔1塔身中间位置,可以一方面对发生撞击后杆塔1的倾斜状态进行标定,确定是否影响杆塔正常工作,如果感应器倾斜角度没有超出限度可以只对外围防护缓冲层进行修整,另一方面可以随时监测杆塔塔基2的底部沉降的程度,及时通过杆塔1的倾斜角度发现底部不规则沉降问题,提早处理。所述警示设施安装在塔身上,包括警示灯10和通信模块13,所述警示设施与倾角感应监测器12相连,出现问题时所述倾角感应监测器12自动与所述警示设施相连,启动警示灯10,并通过通信模块与相关负责人联系。所述警示设施和倾角感应监测器12的由蓄电池驱动。

所述防护撑板6内侧还安装有距离感应器11,所述距离感应器11离地面的高度为0.5~0.8米所述距离感应器于警示灯10相连,可以在夜晚有物体靠近塔基2的时候连通警示灯10。

所述防护撑板6于塔基2之间还填充有废弃塑胶材料作为缓冲材料。所述废弃塑胶材料一方面可以填充进中间的间隙后提高整体缓冲层的耐冲击效果,另一方面实现对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所述蓄电池连接太阳能板9,可以将白天的阳光转化为电能后在晚上使用,所述太阳能板9设置在杆塔1中部,距离地面约2.5米高处,可以防止小孩攀爬接触。

所述太阳能板9为伞状环绕在杆塔1周围,所述警示灯10和倾角监测感应器12安装在太阳能板9下方,可以利用太阳能板9遮盖监测感应器12和警示灯10,降低环境对装置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