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闸遇阻返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9615发布日期:2020-04-21 18:47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闸遇阻返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道闸遇阻返回装置。



背景技术:

道闸是一种可用于控制人流和车流的设备,包括箱体、驱动电机和道闸杆,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道闸杆转动,通过道闸杆的转动实现实现道路的通行管理。市场上的道闸通常设有感应正在通行的车辆的传感器,当车辆处于道闸杆的活动区域时,传感器感应到车辆并给道闸机芯发送信号,使道闸机型不驱动道闸杆转动,防止道闸杆向下转动并与车辆碰撞。但往往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传感器容易无法感应到正在通行的车辆,使得道闸机芯继续驱动道闸杆向下转动并与车辆碰撞,而道闸杆与车辆碰撞容易造成车辆的损伤。因此现有技术存在车辆通过道闸时容易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闸遇阻返回装置,具有减小道闸杆与车辆接触时道闸杆对车辆的作用力,使车辆通过道闸时不容易被道闸杆撞击受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道闸遇阻返回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变频器和交流电机,所述变频器与交流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电性连接于变频器和交流电机之间,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和变频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磁感应线圈、第二磁感应线圈和整流电路,所述第一磁感应线圈两端分别与变频器和交流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磁感应线圈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设置于第一磁感应线圈处,所述整流电路串联于第二磁感应线圈和控制模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二磁感应线圈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4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磁感应线圈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正极和第三二极管d3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和第二二极管d2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4正极均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模块包括铁芯,所述第一磁感应线圈和第二磁感应线圈均绕设于铁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存储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存储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检测模块和变频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芯片型号为stm32f103vet6,所述变频器型号为amk3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交流电机在正常转动时在电路中具有一定的阻抗,交流电阻转速越低,阻抗越小,电流越大。因此,当道闸杆被车辆等物体阻挡时,会阻碍道闸和交流电机的运转并降低交流电机的转速。通过检测模块检测交流电机处的电流大小,根据电流大小判断道闸杆受到的阻力大小,从而实现了感应道闸杆受到的阻力的力度的效果。

控制模块接收检测模块传输的信号后,向变频器发送控制指令,使变频器驱动交流电机反向转动,从而防止交流电机驱动道闸杆继续挤压物体,从而减小道闸杆与车辆接触时道闸杆对车辆的作用力,使车辆通过道闸时不容易被道闸杆撞击受损的效果。

流信号电压大小与交流电机的电流呈正相关,交流电机的电流增大时,直流信号电压增大,交流电机的电流减小时,直流信号电压减小。从而能通过直流信号的电压大小判断道闸杆受到的阻力大小,实现感应道闸杆受到的阻力的力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感应线圈、第二磁感应线圈和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第一磁感应线圈;12、第二磁感应线圈;13、整流电路;14、铁芯;21、控制器;22、存储器;23、电源模块;31、变频器;32、交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道闸遇阻返回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变频器31和交流电机32,变频器31与交流电机32电性连接,检测模块电性连接于变频器31和交流电机32之间,控制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和变频器31电性连接。

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磁感应线圈11、第二磁感应线圈12和整流电路13,第一磁感应线圈11两端分别与变频器31和交流电机32电性连接,第二磁感应线圈12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设置于第一磁感应线圈11处,整流电路13串联于第二磁感应线圈12和控制模块之间。

整流电路1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磁感应线圈12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4负极电性连接,第二磁感应线圈12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正极和第三二极管d3负极电性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和第二二极管d2负极电性连接,第三二极管d3正极和第四二极管d4正极均接地。

检测模块包括铁芯14,第一磁感应线圈11和第二磁感应线圈12均绕设于铁芯14。

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21、存储器22和电源模块23,存储器22与控制器21电性连接,控制器21分别与检测模块和变频器31电性连接,电源模块23与控制器21电性连接,电源模块23用于给控制器21供电。

控制器21芯片型号为stm32f103vet6,变频器31型号为amk3100。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交流电机32用于驱动道闸杆转动,使道闸打开或关闭。变频器3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给交流电机32提供电能并控制交流电机32的转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交流电机32与变频器31之间的电流变化,并向控制模块传输信号。

由于交流电机32在正常转动时在电路中具有一定的阻抗,交流电阻转速越低,阻抗越小,电流越大。因此,当道闸杆被车辆等物体阻挡时,会阻碍道闸和交流电机32的运转并降低交流电机32的转速。通过检测模块检测交流电机32处的电流大小,根据电流大小判断道闸杆受到的阻力大小,从而实现了感应道闸杆受到的阻力的力度的效果。

控制模块接收检测模块传输的信号后,向变频器31发送控制指令,使变频器31驱动交流电机32反向转动,从而防止交流电机32驱动道闸杆继续挤压物体,从而减小道闸杆与车辆接触时道闸杆对车辆的作用力,使车辆通过道闸时不容易被道闸杆撞击受损的效果。

第一磁感应线圈11与交流电机32串联,当交流电机32运转时第一磁感应线圈11产生磁场。第一磁感应线圈11产生的磁场强度与交流电机32工作时的电流呈正相关,当交流电机32的电流增大时,第一磁感应线圈11产生的磁场强度增强;当交流电机32的电流减小时,第一磁感应线圈11产生的磁场强度减弱。第二磁感应线圈12感应第一磁感应线圈11产生的磁场并产生互感电动势,互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第一磁感应线圈11产生的磁场强弱呈正相关。当磁场强度增强时,互感电动势增大;当磁场强度减弱时,互感电动势减小。由于交流电第一磁感应线圈11时,第二磁感应线圈12产生的互感电动势也呈交流电,通过整流电路13进行整流,然后向控制模块传输控制模块可识别的直流信号。最终达到的效果是,直流信号电压大小与交流电机32的电流呈正相关,交流电机32的电流增大时,直流信号电压增大,交流电机32的电流减小时,直流信号电压减小。从而能通过直流信号的电压大小判断道闸杆受到的阻力大小,实现感应道闸杆受到的阻力的力度的效果。

利用二极管单向导通的特性,使得第二磁感应线圈12产生的感应电流只能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并传输至控制模块,并且控制模块接收到的电流的方向均相同,从而实现整流的功能。

通过铁芯14能增大第二磁感应线圈12产生的互感电动势,从而能起到提高检测精度的效果。

存储器22用于储存预设的电压阀值,控制器21提取存储器22中的电压阀值并接收直流信号,控制器21比对直流信号电压大小和电压阀值,当直流信号电压大小超过电压阀值时,向变频器31发送控制指令,使变频器31控制交流电机32反向转动。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