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及侧分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0901发布日期:2020-05-12 19:15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及侧分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行道过水通道,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及侧分带结构。



背景技术:

为减少车行道的雨水口数量,降低雨水口施工对道路结构整体破坏,加快施工进度,通常在车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或辅道)之间的侧分带内设置过水通道。

过水通道一般设置为明渠形式或盖板沟形式,由于过水通道较窄,无法采用机械夯实,造成施工时过水通道底部压实困难,而且施工周期较长,与道路结合性差,长时间雨水冲刷会造成过水通道底部裂缝,甚至影响道路结构寿命。另外,在绿化要求较高的区域,过水通道的设置会影响整体绿化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及侧分带结构;该透水过水通道可以在满足排水转输流量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既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又能透水下渗含蓄水源,同时不影响整体绿化景观。

本公开的第一目的是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包括拼接连接的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所述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的纵截面均呈c字形结构,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相对连接成回字形结构;

所述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的侧部和底部均开设通孔,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侧部的通孔倾斜设置,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底部的通孔竖直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道部件侧部的通孔由c字形结构的内侧壁向外侧壁倾斜向下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道部件侧部的通孔的倾斜角度为4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第二通道部件侧部的通孔由c字形结构的内侧壁向外侧壁倾斜向下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道部件侧部的通孔的倾斜角度为4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道部件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顶部横板、第一竖向侧板和第一底部横板,第一顶部横板与第二通道部件相对的侧壁设置第一凹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道部件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二顶部横板、第二竖向侧板和第二底部横板,第二顶部横板与第一通道部件相对的侧壁设置第二凹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插接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和第一顶部横板、第二顶部横板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部横板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一竖向侧板连接,第一板的高度大于第二板的高度,第一底部横板呈二级阶梯式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底部横板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三板和第四板,第四板和第二竖向侧板连接,第三板的高度小于第四板的高度,第三板卡合设置于第二板上,且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设置橡胶圈垫片。

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提出一种侧分带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透水过水通道,所述透水过水通道两侧部设置级配碎石,透水过水通道底部铺设砂垫层,砂垫层底部铺设级配碎石,透水过水通道顶部铺设种植土。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1)本公开的透水过水通道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后,直接拼装完成,无需像传统过水通道底部处理压实抹浆,与道路路面结合严密,整体性好。

(2)海绵城市侧分带整体施工完成后,只需在透水过水通道处铺设级配碎石、砂作为基础垫层,施工速度快,较传统过水通道施工进度可提高2~4倍。

(3)本公开的透水过水通道底部和侧壁设置通孔作为渗水孔洞,在过水的同时增加渗水量,提高雨水渗蓄量,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4)本公开的侧分带结构,在透水过水通道顶部设置种植土,可进行草皮绿化,保持绿化景观的统一性,与传统过水通道相比,避免出现绿化带被分隔和外露混凝土白顶面的现象,大大提高绿化美观,绿化景观统一性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通道部件示意图;

图3为第二通道部件示意图;

图4为连接板和螺栓配置示意图;

图5为侧分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通道部件,2第二通道部件,3通孔,4第一顶部横板,5第一竖向侧板,6第一底部横板,7第一凹槽,8第二顶部横板,9第二竖向侧板,10第二底部横板,11第二凹槽,12连接板,13螺栓,14第一板,15第二板,16第三板,17第四板,18橡胶圈垫片,19透水过水通道,20级配碎石,21砂垫层,22级配碎石,23种植土。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过水通道形式无法采用机械夯实,造成施工时过水通道底部压实困难,而且施工周期较长,与道路结合性差,长时间雨水冲刷会造成过水通道底部裂缝,甚至影响道路结构寿命,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可现场组合拼装,与道路结构严密结合,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其在侧部和底部设置的通孔作为深水孔洞,可在转输雨水的同时实现下渗蓄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包括拼接连接的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所述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的纵截面均呈c字形结构,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相对连接成回字形结构;

所述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的侧部和底部均开设通孔,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侧部的通孔倾斜设置,第一通道部件和第二通道部件底部的通孔竖直设置。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实施例公开的透水过水通道及侧分带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1-图4所示,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包括拼接连接的第一通道部件1和第二通道部件2,第一通道部件1和第二通道部件2的纵截面均呈c字形结构,第一通道部件1和第二通道部件2相对连接成回字形结构。

第一通道部件1和第二通道部件2的侧部和底部均开设通孔3,通孔3的孔径为1cm,第一通道部件1和第二通道部件2侧部的通孔3倾斜设置,第一通道部件1和第二通道部件2底部的通孔3竖直设置。

第一通道部件1侧部的通孔3由c字形结构的内侧壁向外侧壁倾斜向下设置。优选的方案中,第一通道部件1侧部的通孔3的倾斜角度为45°。

第二通道部件2侧部的通孔3由c字形结构的内侧壁向外侧壁倾斜向下设置。优选的方案中,第二通道部件2侧部的通孔3的倾斜角度为45°。

第一通道部件1和第二通道部件2侧部和底部的通孔3作为渗水孔洞,底部下沉10cm,即低于车行道路面10cm,作为蓄水部分,在过水的同时增加渗水量。

如图2所示,第一通道部件1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顶部横板4、第一竖向侧板5和第一底部横板6,第一顶部横板4与第二通道部件2相对的侧壁设置第一凹槽7。

如图3所示,第二通道部件2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二顶部横板8、第二竖向侧板9和第二底部横板10,第二顶部横板8与第一通道部件1相对的侧壁设置第二凹槽11。

如图1、图4所示,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11之间插接设置连接板12,连接板12和第一顶部横板4、第二顶部横板8通过螺栓13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底部横板6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板14和第二板15,第一板14和第一竖向侧板5连接,第一板14的高度大于第二板15的高度,第一底部横板6呈二级阶梯式结构。

如图3所示,第二底部横板10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三板16和第四板17,第四板17和第二竖向侧板9连接,第三板16的高度小于第四板17的高度,第三板16卡合设置于第二板15上,且第二板15和第三板16之间设置橡胶圈垫片18。

本实施例中,第一顶部横板4和第二顶部横板8的厚度可为5cm,第一竖向侧板5、第二竖向侧板9的厚度可为10cm,第一板14、第四板17的厚度可为10cm,第二板15、第三板16的厚度略小于第一板14、第四板17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本公开的透水过水通道,第一通道部件1和第二通道部件2均可为预制混凝土制成,整个透水过水通道的整体外形为矩形结构,断面净尺寸b×h=55cm×20cm,每截长度0.5m。具体的可结合当地暴雨量、预制产品的加工水平以及施工经验,生产不同宽度和长度的相似产品,以便更好的提高施工速度。

本公开的透水过水通道主要用于道路侧分带,转输车行道的雨水至外侧道路排水系统。

将透水过水通道分为两通道部件,便于运输和安装,使用时,过水通道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后,将两通道部件直接拼装组合即可,无需像传统过水通道底部处理压实抹浆,与道路路面结合严密,整体性好。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透水过水通道的应用必定会改善传统过水通道的施工质量难控制、施工速度慢、切割绿化带等弊端,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侧分带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透水过水通道19,透水过水通道19两侧部设置级配碎石20,透水过水通道19底部铺设砂垫层21,砂垫层21的厚度可为10cm,砂垫层21底部铺设级配碎石22,级配碎石22的厚度可为30cm,透水过水通道19顶部铺设种植土23,种植土23的厚度可为5~10cm厚,其上可种植草皮等草本植物,侧分带结构两侧设置下沉式绿地,保持绿化统一完整性。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