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路电子限高预警求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1669发布日期:2020-12-11 15:2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智慧公路电子限高预警求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公路电子限高预警求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道路上的往来车辆日益增多,超高车辆造成桥梁、隧道、道路损坏的意外事故也频繁发生,屡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民生命安全。为了防护桥梁、隧道和道路,目前常在进入桥梁或隧道范围前安装由钢铁材料做成的龙门架,并用反光材料设置限高标志做警示。但是通过设置反光的限高标志来提醒驾驶员,往往效果不佳,很多驾驶员在驶近龙门架时并未发现限高标志或者发现限高标志时已经为时过晚,导致了撞毁龙门架的惨事;而且由于此类龙门架一般是一体化的架构,一旦发生碰撞,龙门架出现损坏时整个龙门架都需要更换,维护成本非常大。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龙门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桥梁和隧道起到了防护作用,但是实际上这种防护是以牺牲龙门架来实现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公路电子限高预警求助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慧公路电子限高预警求助系统,包括限高预警系统一、限高预警系统二和求助系统,所述的限高预警系统一与限高预警系统二之间设置有缓冲路段,在缓冲路段的至少一侧设置求助系统,所述的限高预警系统一包括红外支撑杆一、红外支撑杆二和限高杆支撑杆一,红外支撑杆一为相对的两个红外支撑杆一,其顶端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端一和红外接收端一,红外支撑杆二为相对的两个红外支撑杆二,其顶端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端二和红外接收端二,限高杆支撑杆一为两个相对的限高杆支撑杆一,其顶部设置有限高杆一,所述的红外发射端一、红外接收端一、红外发射端二、红外接收端二、限高杆一的高度均与限高高度相适配,且红外发射端一、红外接收端一、红外发射端二、红外接收端二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限高预警系统二包括红外支撑杆三、红外支撑杆四和限高杆支撑杆二,红外支撑杆三为相对的两个红外支撑杆三,其顶端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端三和红外接收端三,红外支撑杆四为相对的两个红外支撑杆四,其顶端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端四和红外接收端四,限高杆支撑杆二为两个相对的限高杆支撑杆二,其顶部设置有限高杆二;所述的红外发射端三、红外接收端三、红外发射端四、红外接收端四、限高杆二的高度均与限高高度相适配,且红外发射端三、红外接收端三、红外发射端四、红外接收端四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限高杆二的中间设置有电子显示屏二,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其中一个限高杆支撑杆二中,限高杆二上还设置有报警器。

所述的限高杆一为木杆,其中一个限高杆支撑杆一的中间设置有电子显示屏一。

所述的求助系统包括设置在公路二上的两个相对的红外支撑杆五,红外支撑杆五的顶端分别设置红外发射端五和红外接收端五,所述的红外发射端五、红外接收端五的高度均与限高高度相适配,且红外发射端五、红外接收端五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限高预警系统一、限高预警系统二和缓冲路段均设置在公路一上,求助系统设置在公路二上,公路一与公路二相连接。

所述的缓冲路段的长度为一百至二百米。

所述的求助系统位于缓冲路段的总长的一半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限高预警系统一、限高预警系统二和求助系统,限高预警系统一的两个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可以对车辆进行初次提醒,当司机没有注意到提醒时,遇到限高杆一后限高杆一会被撞坏,此时司机会注意到限高的问题,工作人员会提醒司机将车辆开入求助系统的公路二上,不影响后面车辆的继续行驶,限高预警系统二的两个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会对后续车辆进一步预警;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到多次提醒,即便发生撞击后也会及时处理该撞击车辆,不影响后面车辆的继续行驶,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高杆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高杆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支撑杆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红外接收端一,2、红外支撑杆一,3、红外发射端一,4、红外发射端二,5、红外接收端二,6、红外支撑杆二,7、限高杆支撑杆一,8、限高杆一,9、红外支撑杆三,10、红外发射端三,11、红外发射端四,12、限高杆支撑杆二,13、限高杆二,14、红外接收端四,15、红外支撑杆四,16、公路二,17、红外接收端三,18、红外接收端五,19、红外支撑杆五,20、红外发射端五,21、公路一,22、显示屏一,23、显示屏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智慧公路电子限高预警求助系统,包括限高预警系统一、限高预警系统二和求助系统,所述的限高预警系统一与限高预警系统二之间设置有缓冲路段,在缓冲路段的至少一侧设置求助系统,所述的限高预警系统一包括红外支撑杆一2、红外支撑杆二6和限高杆支撑杆一7,红外支撑杆一2为相对的两个红外支撑杆一2,其顶端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端一3和红外接收端一1,红外支撑杆二6为相对的两个红外支撑杆二6,其顶端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端二4和红外接收端二5,限高杆支撑杆一7为两个相对的限高杆支撑杆一7,其顶部设置有限高杆一8,所述的红外发射端一3、红外接收端一1、红外发射端二4、红外接收端二5、限高杆一8的高度均与限高高度相适配,且红外发射端一3、红外接收端一1、红外发射端二4、红外接收端二5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限高预警系统二包括红外支撑杆三9、红外支撑杆四15和限高杆支撑杆二12,红外支撑杆三9为相对的两个红外支撑杆三9,其顶端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端三10和红外接收端三17,红外支撑杆四15为相对的两个红外支撑杆四15,其顶端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端四11和红外接收端四14,限高杆支撑杆二12为两个相对的限高杆支撑杆二12,其顶部设置有限高杆二13;所述的红外发射端三10、红外接收端三17、红外发射端四11、红外接收端四14、限高杆二13的高度均与限高高度相适配,且红外发射端三10、红外接收端三17、红外发射端四11、红外接收端四14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限高杆二13的中间设置有电子显示屏二23,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其中一个限高杆支撑杆二12中,限高杆二13上还设置有报警器。

所述的限高杆一8为木杆,其中一个限高杆支撑杆一7的中间设置有电子显示屏一22和报警器。

所述的求助系统包括设置在公路二16上的两个相对的红外支撑杆五19,红外支撑杆五19的顶端分别设置红外发射端五20和红外接收端五18,所述的红外发射端五20、红外接收端五18的高度均与限高高度相适配,且红外发射端五20、红外接收端五18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限高预警系统一、限高预警系统二和缓冲路段均设置在公路一21上,求助系统设置在公路二16上,公路一21与公路二16相连接。

所述的缓冲路段的长度为一百至二百米。

所述的求助系统位于缓冲路段的总长的一半处。

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所有的红外发射端、红外接收端和控制器均为现有技术。控制器的型号为simatics7-300。

红外支撑杆一、红外支撑杆二、红外支撑杆三、红外支撑杆四、红外支撑杆五、限高杆支撑杆一、限高杆支撑杆二上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车辆会沿着公路一21行驶,在限高预警系统一种,如果车辆超高,则会截断红外发射端一3和红外发接收端一1之间的红外光,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为了避免是飞鸟的干扰阻断红外光信号的传输,控制器会在接收到红外发射端二4和红外接收端二5之间的红外光被截断的信号后,将信号送至报警器和显示屏一22、显示屏二23,提醒司机超高,尽快停车,如果司机没有接收到信号,车辆会继续行驶,从而将限高杆一8撞坏,此时司机会知道自己已经超高,从而停车。

然后司机会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车辆驶入公路二16中,此时红外发射端五19和红外接收端五18之间的红外光被截断,证明车辆停留在公路16二上,此时司机可以求助相关工作人员安排安全的路径离开,当车辆离开公路二后,红外发射端五19和红外接收端五18之间的红外光恢复,控制器收到信号,恢复原始状态。

公路一21上的现场清理干净后,可尽快恢复畅通,不影响后面的车辆行驶。后面车辆行驶到限高车辆预警系统二中,红外发射端三10、红外接收端三17、红外发射端四11、红外接收端四14,会对后续车辆做进一步的预警,是为双重保险,避免出现严重的事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