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73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用来把物体可卸除地固定在地基上尤 其是固定在墙壁或屋顶上,其具有吸板,密封环被固定在吸板上以便 让吸板紧贴地基,还具有电动真空泵,利用电动真空泵可以给吸板与 地基之间的空隙加载负压,空隙可以被密封环密封。借助这种固定装置可以把物体,例如测量器、标记装置、或垃圾 接受器临时固定在地基上,特别是固定在墙壁或屋顶上。为此可以让 吸盘在具有密封环垫片的情况下紧贴地基,然后可以借助真空泵对吸 板以及基地之间的空隙进行吸气并因此给空隙施加负压。这样就可以 使得吸盘被气力地黏附在地基上。
背景技术
在WO 03/072964 Al中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其中,电动真空泵 被吸板隔离在吸板朝向密封环的后侧面上,并且吸板中设有凹槽,凹 槽容纳铁质支承板。这使得在支承板上借助磁场安置例如测量装置成 为可能。另外,支承板还含有用于真空泵的压力计,借助压力计的帮 助可以测量吸板与地基之间的负压。借助被支承板隔离在地基方向上 的支承销可以让吸板与地基之间维持确定的距离。已知的固定装置难以操作并且笨重、而且需要提供电源电压,借 助连接电缆可以给电动真空泵加载电源电压。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对开头所述类型的固定装置进行深造,使它 能够不依赖电源电压工作并且使它能够被更容易地手动操作。
该任务在按照发明的一种同类型固定装置中通过下述内容得以解 决,即在含有真空泵、电池、以及电动开关机构的外壳中集成了吸板, 其中,电动开关机构用来开启与关闭真空泵。按照本发明的固定装置构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器具,利用其可以 把物体临时固定在地基、特别是墙壁或屋顶上而无须提供电源电压以 及连接电缆。具体地说,这使得固定装置在空间中、例如在管道施工 中无须电源电压就可以工作。此外,按照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特征还 在于简易的手动操作,因为固定装置的全部组件都可以被集成到外壳 中去,外壳可以例如被设为方形或圆柱形并且让使用者能够以简单的 方式把持。通过操作电动开关机构可以启动设置在外壳中的真空泵, 真空泵的电能由同样设置在外壳中的优选可再充电的电池提供。当外 壳紧贴地基的时候,借助真空泵可以对外壳吸板与地基之间的空隙进 行吸气,从而让外壳气力地黏附在地基上。只要真空泵处于工作状态, 黏附就会一直进行。当借助电动开关机构将真空泵关闭时,由于存在 泄漏而使得空隙吸气,这样一来,使用者就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将外壳 再次从地基上卸下。按照发明的固定装置可以廉价制造。就此而言,优选让真空泵以 膜片泵的形式构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含有用来可拆卸地连接物体与外 壳的连接元件。然后可以例如在外壳中设置通孔,通孔中可以置入物 体的固定机构、特别是固定环。替换或进一步可以做下述设置,即让 连接元件拥有容纳处,该容纳处用来形状封闭地将外壳与物体连接。容纳处可以例如被设为T形或燕尾槽形的凹槽,与其对应构造的 物体凸肩可以被引入凹槽之中。这实现了外壳与物体的可卸除的连接 并具有下述优点,即各种物体都可以与固定装置的外壳相连。举例来
说,外壳可以与位置确定装置、测量装置(例如可以巻绕的巻尺)以 及/或者与标记装置(例如激光标记装置)连接。这提供了例如下述可 能,即可以对钻入地基的钻孔的确定位置进行测量与标记。具有优点 的是,外壳还可以与钻屑接受装置连接,该装置可以被用来钻入地基 的钻头通过并用于接受在钻孔时落下的钻屑。
作为能够可拆卸地与外壳连接的物体,也可以使用水平仪以便实 现固定装置在墙壁或屋顶上的水平和/或垂直定位。
作为替换或补充还可以使用粘贴垫作为连接元件,粘贴垫被固定 在外壳上并优选被可除下的保护膜覆盖。借助粘贴垫可以把需要临时 固定在地基上的物体与固定装置的外壳可卸除地粘连。
固定在吸板上的密封环优选由可以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具有优 点的是,密封环可以与轻微弯曲的地基表面相配并填补空隙,从而当 吸板在密封环垫片的作用下紧贴地基时,被密封环包围的吸板区域就 可以被气密地密封起来。
正如己经阐述的那样,当借助真空泵对吸板与地基之间的、被密 封环密封的空隙进行吸气时,固定装置会被气力地安置在地基上。在 很多种情况下只需关闭真空泵就足以将固定装置从地基上取下,因为 空隙会由于泄漏而换气。当固定装置拥有用来给空隙换气的换气元件 时,对于在平坦地基上实施的固定来说显然具有优点。
在真空泵被关 闭的情况下,平坦的地基可以使得空隙由于泄漏的缘故而缓慢地换气。 借助换气元件可以让空隙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换气,这样一来,低压就 会在空隙中消失,接下来就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将固定装置从地基上卸 下了。
换气元件可以被电动地操作。具体地说,换气元件与真空泵耦合 并作如下设置,使得当真空泵被关闭的时候,换气元件会对空隙进行换气。在一个结构上特别简单并且可被廉价制造的实施例中,可以手动 操作换气元件。因此,为了实施空隙换气,可以让使用者进行操作。例如可以做下述设置,即换气元件含有换气阀,换气阔在闭锁位 置中依靠弹簧弹性地张紧。借助换气阀可以控制空隙与固定装置周围 的流动连接。在未操作状态下,换气阓由于其弹簧载荷的缘故占据闭 锁位置,这样一来,空隙与周围的流动连接就会中断。为了对空隙进 行换气,改变换气阀的开关状态,从而让换气阀转入它的开启位置并 由此让空隙得以换气。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换气阀与可被手动操作的切换推杆共同作 用。通过操作切换推杆可以改变换气阀的开关位置,例如让换气阀违 逆弹簧力的作用转入它的开启位置。下述情况也是有利的,即切换推杆通入背向地基的外壳后壁并向 外超出后壁。换气元件可以像真空泵、电池、以及电动开关机构一样被设置在 外壳之内。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外壳构成一条流动通道,该流 动通道与真空泵保持流动连接并且在密封环包围的区域中通入吸板。 流动通道构成至少一部分吸管,通过吸管可以让需要被抽气的空隙与 真空泵保持流动连接。还可以作下述设置,即让流动通道通过设置在外壳之内的柔性吸 管连接真空泵。真空泵通过吸管与坚硬的流动通道的灵活连接使得在 安装固定装置期间置入真空泵更加容易。
在下述情况下尤其具有优点,即在流动通道中设置过滤元件,优 选让过滤元件插入到流动通道中。借助过滤元件可以避免真空泵与脏 东西接触。由此可以延长真空泵的寿命。当过滤元件完全填充流动通道时具有优点。优选让过滤元件含有 可以置入流动通道的滤纸。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流动通道分布在外壳的中间壁之中。通过 中间壁可以提高外壳的机械负荷能力并在其帮助下提供流动通道。这 样就使得固定装置能够被特别廉价地制造与安装。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中间壁将外壳分成两个外壳室,其中,第 一外壳室含有真空泵、电池以及开关机构。同时,固定装置的全部电 子组件都被设置在第一外壳室中从而免受环境的影响。在使用换气元 件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将换气元件设置在第一外壳室中。有利的是, 让使用者在盖子被卸下之后可以伸入第一外壳室对电池进行更换,电 池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被设计为可以被再充电。也可以做下述设置,即第二外壳室含有待固定的物体。举例来说, 第二外壳室形成容纳处,临时待固定的物体可以被置入其中。正如已经阐述过的那样,借助固定装置可以把例如钻屑接受装置 临时固定在地基、特别是墙壁或屋顶上。借助钻屑接受装置可以在钻 入地基期间收集落下的钻屑,即钻出的材料以及钻孔灰尘。为此,在 按照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一个特别优选实施例中做下述设置,即把钻 屑接受装置集成到第二外壳室中,并且让第二外壳室可以被钻头贯穿 以便钻入地基,其中,第二外壳室限定钻屑收集空间并含有至少一个 清洁装置以用来将钻头打扫干净。为了在地基中钻孔,可以像前面已 经描述过的那样把外壳紧贴地基并通过启动真空泵把外壳气力地安置 在地基上。之后,抗扭地固定在钻机上的钻头就可以贯穿第二外壳室 并在地基中钻孔了。落下的钻屑可以被钻头按照螺旋输送带的方式引 入第二外壳室的内部空间并被收集在钻屑收集空间中。为了在钻空期 间和/或在钻头从第二外壳室抽出期间将钻头打扫干净,第二外壳室含 有至少一个清洁装置。由此可以确保钻屑会保留在钻屑收集空间之内 而不会到达外壳的外部区域。例如可以做下述设置,即第一清洁装置含有至少一个在钻头从第 二外壳室抽出时对钻头进行擦拭的第一清洁刷。借助第一清洁刷可以 让钻入地基之后的钻头在从第二外壳室抽出的时候得到擦拭。作为至少一个第一清洁刷的替代或补充,可以使用柔性清洁元件、 例如橡胶条,在把钻头从第二外壳室抽出的时候,橡胶条对钻头进行 擦拭并因此让钻头摆脱钻屑。优选让第一清洁刷环形地构成并让其可以被钻头贯穿。这样一来 就可以以结构简单的方式确保清除沿着钻头周围黏附的钻屑。还可以做下述设置,即把第一清洁刷设为双刷并让其拥有两组彼 此相对的刷毛排列,钻头被容纳在两组刷毛排列之间。刷毛排列可以 被廉价地制造,并且,通过使用两组彼此相对的刷毛排列可以让钻头 在圆周方向上被实际彻底地打扫干净。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外壳室拥有两个彼此对齐设置的、并 且可以被钻头贯穿的外壳开口,其中,前侧的外壳开口朝向地基、后 侧的外壳开口背向地基,并且第一清洁装置至少部分地遮盖后侧的外 壳开口。这样一来便可以确保在钻入屋顶的时候也不会有钻屑通过第 二外壳室落下,实际上全部的钻屑都会被第一清洁装置保留在第二外 壳室之内,第一清洁装置至少部分地遮盖外壳开口并且和贯穿第二外 壳室的钻头连接在一起。
下述情况也是有利的,即第一清洁装置拥有朝向前侧外壳开口的 盖板。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地减小在钻入屋顶的时候钻屑通过外壳落 下的危险。优选让盖板可以紧贴钻头的外围。还可以做下述设置,即盖板由柔性材料、例如橡胶式的材料制成。 特别是让盖板以膜片的形式构成。优选的是,盖板被设为平截头形,因为这样的话可以以结构简单 的方法将钻屑沿钻头径向去除,钻头居中地通入盖板。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清洁装置含有至少一个在钻孔 期间将旋转的钻头打扫干净的第二清洁刷。这使得钻入地基期间黏附 在钻头上的钻屑能够从钻头上得以去除并被引入到钻屑收集空间之 中。正如已经描述过的那样,旋转的钻头会形成螺旋输送带,螺旋输 送带将落下的钻屑从钻孔中运送出去并导入第二外壳室的内部。在第 二外壳室中,旋转的钻头被至少一个第二清洁刷打扫干净并因此摆脱 钻屑。第一清洁刷在钻头从第二外壳室抽出的时候将钻头打扫干净、第 二清洁刷在钻入地基的时候将旋转的钻头打扫千净,为了收集全部落 下的钻屑并确保钻头从第二外壳室抽出的时候不会泄漏钻屑,特别优 选的是,联合使用第一清洁刷与第二清洁刷。当第二清洁刷被设置在第一清洁刷与前侧外壳开口之间时也具有 优点。在这种设置中,旋转的钻头可以在钻孔期间率先被第二清洁刷 打扫干净,特别是让钻头的至少一个螺旋形的钻槽摆脱钻屑。不能被 第二清洁刷捕获的剩余钻屑会在钻槽中被旋转的钻头导向第一清洁刷
并被其打扫干净。因此,第一清洁刷的清洁作用不但在钻头从第二外 壳室抽出时得到发挥,而且在钻孔期间也得到发挥。由此可以实现对 钻头的最佳清洁。还可以做下述设置,即第二清洁刷被设为环形并可以被钻头贯穿。 在这种设置中,借助第二清洁刷可以让旋转的钻头在圆周方向上的全 部侧面上同时得到清扫。具体而言,由此就可以通过结构简单的方法 把至少一个内含钻孔中导出的钻屑的钻槽可靠地打扫干净。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清洁刷拥有至少一组与钻头纵 轴平行或成锐角定位的刷毛排列。在这种设置中,从钻孔中导出的钻 头钻槽中的钻屑在第二外壳室之内被侧面地传给第二清洁刷并被其可 靠地刷净。优选把第二清洁刷设为双刷并让其拥有两组彼此相对的刷毛排 列,钻头被容纳在这两组刷毛排列中间。就此而言,当这两组刷毛排 列与钻头纵轴平行或成锐角定位时尤其具有优点。当然,这种定位并 不是非要不可的,也可以做下述设置,即让这两组刷毛排列拥有垂直 于钻头纵轴的定位。为了避免钻孔期间的钻屑被聚集在地基与第二外壳室外壁之间,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做了下述设置,即把垃圾引导套通入前侧 的外壳开口。借助垃圾引导套可以在前侧的外壳开口区域中可靠地将 钻屑导入第二外壳室的钻屑收集空间之中。特别优选的是,让垃圾引导套的外侧超出第二外壳室前凸。这样 做的优点在于,垃圾引导套可以直接紧贴地基。下述情况也具有优点,即垃圾引导套在其向外突出的区域中被密 封环围绕。后者优选由可以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特别是将之设为可
以与地基轻微弯曲的表面相配并可以填补间隙,从而可以让钻孔与第 二外壳室前侧外壳开口之间的区域即使在粗糙不平的地基上也能被可 靠地防尘密封。把第二外壳室从地基上卸下的时候,为了避免钻屑通过前侧的外 壳开口泄漏,优选让垃圾引导套伸入第二外壳室中。由此,垃圾引导 套形成从前侧外壳开口向内凸出的凸缘,凸缘将第二外壳室之内积累 的钻屑挡在第二外壳室中。当垃圾引导套圆锥状地扩向第二外壳室内部时也具有优点。由此 可以确保把积累在垃圾引导套上的钻屑自动地顺着垃圾引导套引导并 因此将其导入第二外壳室的内部空间。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垃圾引导套由金属、特别是硬化后的金属 制成。当垃圾引导套在第二外壳室上被可更换地固定时也具有优点,因 为这样可以实现利用简单的方法更换垃圾引导套。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将导向轴套通入后侧的外壳开口。借助导 向轴套可以将钻头引入第二外壳室并使得钻孔时钻头的定位更加容 易。就此而言优选让导向轴套在后侧的外壳开口上被可更换地固定, 因为会具有下述可能,即依靠所使用的钻头的直径将对应相配的导向 轴套安置后侧外壳开口上。导向轴套优选由金属、尤其是硬化后的金属制成。还可以做下述设置,即,让导向轴套的内直径与垃圾引导套的内
直径相符。这样一来就使得在地基中钻孔时钻头的定位更加容易。当导向轴套向外从第二外壳室中凸出时也具有优点。导向轴套可 以在凸出的区域中构成凸缘,利用凸缘可以使它外侧紧贴第二外壳室。优选让导向轴套向内突入第二外壳室之中。导向轴套可以在外壳 室的内部构成隔离后侧外壳开口的凸缘,该凸缘可以避免下述危险, 即在把第二外壳室从地基上卸下时钻屑会从第二外壳室中通过后侧的 外壳开口漏出。为了将钻头打扫干净,作为第一或第二清洁刷的补充或替代还可 以使用涡轮机。涡轮机被设置在第一或第二外壳室中并在钻入期间在 外壳之内对钻头吸气或吹气。


下面联系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做进一步阐述。附图为图l:固定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图2:固定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图3:固定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其中,固定装置集成了钻屑接受装置;图4:沿图3中的线4-4观察到的、钻屑接受装置的第二清洁刷的剖面图;图5:沿图4箭头A的方向的第二清洁刷视图; 图6:沿图3中的线6-6观察到的、钻屑接受装置的第一清洁刷的 截面图;图7:图3中的钻屑接受装置的第一和/或第二清洁刷的替代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固定装置整体以附图标记IO表示。该固定装置包含外壳12,外壳12可 以在密封环13的垫片的作用下紧贴地基14,例如建筑物墙壁或建筑物 屋顶。外壳12拥有底壁16以及顶壁17,它们通过前壁18以及后壁 19彼此连为一体。前壁18构成吸板,密封环13可更换地固定在前壁 18的外侧面20上。在顶壁17中水平成型有流动通道22,该通道通入前壁18并被过 滤元件23完全填充。通过柔性排气管25可以让流动通道22与电动膜 片泵26保持流动连接,电动膜片泵安置在外壳12内部并与电池27相 连并通过连接电缆28与设置在外壳12中的电机式开关机构29保持电 动连接,电机式开关机构29拥有通入后壁19的操控元件30。
在前壁18中水平设有换气开口 35,换气元件以换气阀37的形式 固定在换气开口 35的内侧,借助切换推杆38可以对换气元件进行操 作,切换推杆38通入后壁19并在外壳12内部的导向衬套39中引导。 换气阀37含有闭锁弹簧41,闭锁弹簧41将换气阀37自动拉入闭锁位 置。通过推压切换推杆38可以让使用者违逆闭锁弹簧41的作用将换 气阀37转入开启位置,在开启位置中会启动换气开口 35与设在底壁 16中的通孔45之间的流动连接。
在外壳12的上侧设有槽形容纳处32,粘贴垫33被置入其中并被 保护膜34覆盖,保护膜34可被抛光。当需要把物体,例如测量装置、标记装置、或者其它物件暂时固 定在地基14上时,可以为此将外壳12紧贴在地基14上,并且通过操 作开关机构29可以发动膜片泵26,从而使得被密封环13气密密封且 在前壁18与地基14之间的空隙36得到吸附并因此被加载负压。由于 形成了负压,所以固定装置10可以黏附在地基14上而不会使地基14 受损。现在,通过除去保护膜34而将需要临时固定的物体与粘贴垫33 相连,这样一来,物体通过粘贴垫33就可以可靠地在外壳12上固定。
当需要再次将固定装置IO从地基14上卸下时,可以为此而关掉膜片泵26并临时操作切换推杆38,从而让空隙36通过换气开口 35、 外壳12的内部空间以及通孔45得以换气。然后固定装置IO就可以被 使用者再次从地基14上卸下了。图2中展示的是按照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固定装 置整体以附图标记40表示。该固定装置在前述固定装置10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地构造,它包含外壳42,外壳42在具有可更换的密封环 43的垫片的情况下紧贴着地基44。外壳42拥有底壁46与顶壁47,顶 壁47通过前壁48以及后壁49彼此连为一体。前壁48形成吸板,密 封环43被固定在前壁48的、朝向地基14的外侧面50上。此外,外壳42还拥有中间壁52,中间壁52双壁地构成并将外壳 42分成第一外壳室53与第二外壳室54。中间壁52拥有朝向第一外壳 室53的第一壁层56以及朝向第二外壳室的第二壁层57,它们彼此平 行并间隔地设置并且在它们之间限定流动通道59,该通道通入前壁48 并且通到前壁48与地基44之间的空隙60之内。第一外壳室53含有膜片泵62、电池63以及电动开关机构64,电 动开关机构64以操控元件65通入后壁49。开关机构64通过连接电缆 66与膜片泵62保持电动连接,借助柔性吸管68可以在第一外壳室53 内建立流动通道59与膜片泵62之间的流动连接。流动通道59被过滤 元件61完全填充。此外,第一外壳室53还含有换气阀55,换气阀55可以控制前壁 48换气开口 58与底壁46中成型的通孔67之间的流动连接。与前面图 1所述的换气阔37相对应,换气阀55同样可以借助切换推杆69从其 闭锁位置违逆闭锁弹簧的作用转入开启位置以实现空隙60的换气。
呈燕尾槽形状的凹槽70被设入顶壁47之中,凹槽70形成容纳处 以便让临时固定在地基44上的物体与外壳42形状封闭地连接。当需要借助固定装置40将物体临时固定在地基44上时,物体可 以利用与凹槽70互补构成的凸肩(通过把凸肩引入凹槽70)和外壳 42可卸除地相连。外壳42便能够以前壁48紧贴在地基44上,并且通 过启动膜片泵62可以让空隙60排气,这样一来,只要膜片泵62在运 转,那么外壳42就会被气力地黏附在地基44上。当使用者将膜片泵 62关闭并且操作切换推杆69的时候,由于通过换气阀55发生换气, 所以空隙60中的负压会减小,并且外壳42可以再次从地基44上卸下。图3至图7中示出的是固定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固定装置整 体以附图标记75表示。该固定装置拥有外壳77,外壳77在具有可更 换的密封环78的垫片的情况下紧贴着地基80,尤其是紧贴着建筑物墙 壁或建筑物屋顶。外壳77又一次拥有底壁82与顶壁83,它们通过前 壁84以及后壁85彼此连为一体。另外,外壳77还含有中间壁87,中 间壁87将前壁84与后壁85连为一体并且以第一壁层88和第二壁层 89双壁地构成。通过中间壁87可以将外壳77分成第一外壳室91与第二外壳室 92,含有过滤元件94的流动通道93分布在第一壁层88与第二壁层89 之间并在被密封环78围绕的区域中通入前壁84。第一外壳室91容纳了膜片泵96、电池97以及带有操控元件99 的电机式开关机构98,其中,开关机构98通过连接电缆IOO与膜片泵 96电动连接,膜片泵96通过柔性吸管101与流动通道93保持流动连 接。此外,第一外壳室91还含有换气阀86,换气阀86在内侧被设置 在前壁84的换气开口 90上并且可以由使用者通过切换推杆95操作。 由于使用了闭锁弹簧,所以换气阀86可以自动获得它的闭锁位置,换 气阀86在闭锁位置中切断换气开口 90与底壁82中成型的通孔81之
间的流动连接。通过操作切换推杆95,使用者可以将换气阀86转入它的开启位置。
前壁84在密封环78的区域中构成吸板102,密封环78被固定在 该吸板的外侧面上,吸板和地基80—起限定空隙103,膜片泵96通过 吸管101以及流动通道93可以使得空隙103排气,从而让外壳77被 气力地黏附在地基80上。当空隙103需要吸气时,可以为此而让使用 者操作切换推杆95,从而让换气阀86转入它的开启位置中并因此使得 空隙103能够通过换气开口 90而得以换气。
当图1、图2中示出的固定装置10或40能够与需要临时固定在 各地基14或44上的物体可卸除地连接时,待固定的物体会以钻屑接 受装置110的形式集成到图3所示固定装置75的外壳77之中。第二 外壳室92为此在前壁84与后壁85中分别拥有外壳开口 112或113, 外壳开口 112或113彼此对齐并能够被一个在图3至图6中以虚线表 示的钻头115穿过。钻头115被抗扭地固定在钻机116上,钻机116 在图3中被部分地示出。
前侧的外壳开口 112被一个可更换的垃圾引导套118穿过,垃圾 引导套118向着第二外壳室92的内部圆锥式地扩大、并且向内与向外 均超出前壁84。在垃圾引导套118的向内前伸的区域中,垃圾引导套 118被可发生弹性变形的柔性密封环119环绕,密封环119直接紧贴在 地基80上。
后侧的外壳开口 113被导向轴套121穿过,和垃圾引导套118 — 样,导向轴套121也是由被硬化过的金属制成的,并且它被可更换地 固定在后侧的外壳开口 113处。导向轴套121可以被置入后侧的外壳 开口113之中,其中,导向袖套121利用突出的凸缘122从外侧紧贴 在外壳77的后壁113上。
第二外壳室92在其内部定义出钻屑收集空间124并含有第一清洁 装置与第二清洁装置,其中,第一清洁装置以第一清洁刷126的形式 存在,第二清洁装置以第二清洁刷128的形式存在。借助第一清洁刷 126可以让钻头115在从第二外壳室92中拉出的时候被擦拭,借助第 二清洁刷128可以让旋转的钻头在钻入到地基80的时候被打扫干净。 第二清洁刷128被设置在第一清洁刷126与前侧的外壳开口 112之间, 第一清洁刷126的位置在后侧的外壳开口 113附近。正如图6中明示的那样,第一清洁刷126被设为双刷并含有两组 刷毛排列131、 132,它们彼此相对并分别固定在截面为U形的刷毛固 定器133或134上。这两组刷毛排列131、 132之间容纳钻头115。钻 头115拥有两个彼此在直径上对立的钻槽136、 137,它们将钻头115 螺旋式地包围并将从地基80的钻孔138中出来的钻屑、即钻出的材料 以及钻孔灰尘送入第二外壳室92的内部。在钻孔完成之后可以将钻头 115从第二外壳室92中拉出,此时,钻头115会被刷毛排列131、 132 擦拭。此外,刷毛排列131、 B2拥有刷毛139,这样选择刷毛139的 长度,使得刷毛139能够到达钻槽136、 137的底部并让钻槽136、 137 摆脱钻屑。如图4中所示,第二清洁刷128也被设为双刷并拥有两组刷毛排 列141、 142,它们彼此相对,钻头115被容纳在它们之间。这两组刷 毛排列141、 142被分别固定在横断面呈U形的刷毛固定器143或144 上并拥有刷毛145,刷毛145的长度还是按照下述内容来选择,.即刷毛 145能够到达钻槽136、 137的底部。当第一清洁刷126的刷毛排列131、 132垂直于钻头115的纵轴 147定位时,第二清洁刷128的刷毛排列141、 142与纵轴147成锐角。 这样就可以在钻入地基80的时候利用刷毛排列141、 142将钻屑从旋 转的钻头115上侧向地导出,这样一来就可以借助刷毛145将钻屑大 概沿钻槽136、 137的方向从钻槽中刷出。同时,借助第二清洁刷128
可以在钻头115被使用期间将钻屑可靠地从钻头115上去除。钻屑被收集在钻屑收集空间124内,通过顶口 149可以将第二外壳室92的钻 屑收集空间124清空,顶口 149可以被盖子150封闭。图7中示出的是第一清洁刷126和第二清洁刷128的替代实施例, 其形式为环形刷152。环形刷152含有多个关于钻头115纵轴147呈放 射状分布的刷毛153,刷毛153被固定在固定环154上。第一清洁刷 126可以像第二清洁刷128—样以可以被通入钻头115的环形刷152的 形式构成。第一清洁刷126在朝向第二清洁刷128的侧面上被盖板156遮盖。 盖板156被设为柔性橡胶片并以中心可通入钻头115的平截头护套的 形式存在。借助盖板156可以将钻屑关于纵轴147呈放射状地向外引 导。在钻头115被拉出第二外壳室92的情况下,借助盖板156并配合 第一清洁刷126 —起可以确保钻头115得到擦拭,从而将黏附在钻头 115上的钻屑去除,同时也确保了不会有钻屑通过后侧的外壳开口 113 从外壳77中漏出。这尤其适用于钻头115被垂直定位的时候,也就是 说在钻入盖子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伴随钻孔落下的钻孔灰尘 都会被收集在第二外壳室92之内。正如已经阐述的那样,钻屑接受装置110可以通过空隙103的排 气而可靠地固定在地基80上以便在地基80中钻孔。在钻入期间,膜 片泵96保持开启。在地基80中钻孔之后,把钻头115从第二外壳室 92中拉出,然后借助开关机构98将膜片泵96关闭。可以临时操作切 换推杆95,使得空隙103换气并使得外壳77可以从地基80上卸下。除了钻屑接受装置110以外,还可以将标记装置尤其是激光标记 装置以及测量装置和水平仪集成到外壳77中,这些装置都是已知的, 所以在附图中未作展示。借助测量装置可以确定出所期望的地基80上 的钻孔位置,借助标记装置可以实施标记。通过应用膜片泵96可以获
得地基80上所需的固定,这样的话使用者就可以腾出双手并例如利用 双手牢牢地把持钻机116。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来把物体可卸除地固定在地基上的固定装置,其具有吸 板,密封环被固定在吸板上以便让吸板紧贴地基,该固定装置还具有 电动真空泵,利用电动真空泵可以给吸板与地基之间的空隙加载负压, 空隙可以被密封环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板(18; 48; 102)集成 在外壳(12; 42; 77)中,该外壳(12; 42; 77)含有所述真空泵(26;62; 96)、电池(27; 63; 97)以及用来开启和关闭所述真空泵(26; 62; 96)的电动开关机构(27; 64; 98)。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固定装置(10; 40) 含有连接元件(33; 70)以便让物体与外壳(12; 42)可卸下地连接。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固定装置,其中,连接元件含有容纳处(70) 以便将外壳(42)与物体形状封闭地连接。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容纳处被设为T形的 或燕尾槽形的槽(70)。
5.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固定装置拥有 换气元件(37; 55; 86)以便让空隙(36; 60; 103)换气。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换气元件(37; 55; 86)可被人工地操作。
7. 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换气元件含有换 气阀(37; 55; 86),换气阀(37; 55; 86)借助弹簧弹性地张紧于 闭锁位置中。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换气阔(37; 55; 86) 与可被人工操作的切换推杆(38; 69; 95)共同作用。
9.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外壳(12; 42; 77)构成流动通道(22; 59; 93),流动通道(22; 59; 93)与真空 泵(26; 62; 96)保持流动连接并在被密封环(13; 43; 78)包围的 区域中通入吸板(18; 48; 102)。
10.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流动通道(22; 59;93) 通过柔性吸管(25; 68; 101)与真空泵(26; 62; 96)相连。
11. 按照权利要求9或IO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流动通道(22; 59; 93)中设有过滤元件(23; 61; 94)。
12. 按照权利要求l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过滤元件(23; 61;94) 将流动通道(22; 59; 93)完全填满。
13. 按照权利要求9至12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流动通道 (22; 59; 93)分布在外壳(12; 42; 77)的中间壁(17; 52; 87)之内。
14.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中间壁(52; 87) 将外壳(42; 77)分成两个外壳室(53, 54; 91, 92),其中第一外 壳室(53; 91)含有真空泵(62; 96)、电池(63; 97)以及开关机 构(64; 98)。
15. 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二外壳室(54; 92)含有待固定的物体。
16. 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在第二外壳 室(92)中集成了钻屑接受装置(110),并且第二外壳室(92)可被 钻头(115)贯穿以便在地基(80)中钻孔,其中,第二外壳室(92) 限定钻屑收集空间(124)并含有至少一个清洁装置(126, 128)以便 清洁钻头(115)。
17. 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一清洁装置含有 至少一个能够在把钻头从第二外壳室(92)抽出的时候对钻头(115) 进行擦拭的第一清洁刷(126)。
18. 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一清洁刷(152) 被设为环形并可以被钻头(115)贯穿。
19. 按照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一清洁刷 (126)被设为双刷并含有两组彼此相对的刷毛排列(131, 132),钻头(115)被容纳在这两组刷毛排列(131, 132)之间。
20. 按照权利要求17或18或19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二外 壳室(92)拥有两个彼此对齐定位的、可以被钻头(115)贯穿的外壳 开口 (112, 113),其中,前侧的外壳开口 (112)面向地基(80)、 后侧的外壳开口 (113)背向地基,并且第一清洁装置(126)至少部 分地遮盖后侧的外壳开口 (113)。
21. 按照权利要求17至20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一清 洁装置(126)拥有面向前侧外壳开口 (112)的盖板(156)。
22.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盖板(156)由柔 性材料制成。
23. 按照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盖板(156) 平截头形地构成。
24. 按照权利要求17至23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二清 洁装置含有至少一个在钻孔期间对旋转的钻头(115)进行擦拭的第二 清洁刷(128)。
25. 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二清洁刷(152) 被设为环形并可以被钻头(115)贯穿。
26. 按照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二清洁刷 (128)拥有至少一组与钻头纵轴(147)平行或成锐角定位的刷毛排列(141, 142)。
27. 按照权利要求24、 25或2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第二清 洁刷(128)被设为双刷并拥有两组彼此相对的刷毛排列(141, 142), 钻头(115)被容纳在这两组刷毛排列(141, 142)之间。
28. 按照权利要求20至27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前侧的 外壳开口 (112)由垃圾引导套(118)通入。
29. 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垃圾引导套(118) 外侧超过第二外壳室(92)。
30. 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垃圾引导套(118) 在其向外凸出的区域中被密封环(119)包围。
31. 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密封环(119)由 可以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
32. 按照权利要求28至31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垃圾引 导套(118)突入第二外壳室(92)之中。
33. 按照权利要求28至3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垃圾引导套 (118)圆锥状地扩向第二外壳室(92)的内部。
34. 按照权利要求28至33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垃圾引 导套(118)由金属制成。
35. 按照权利要求28至34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垃圾引 导套(118)被可更换地固定在第二外壳室(92)上。
36. 按照权利要求20至35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后侧的 外壳开口 (113)由导向轴套(121)通入。
37. 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导向轴套(121) 被可更换地固定在后侧的外壳开口 (113)上。
38. 按照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导向轴套(121) 由金属制成。
39. 按照权利要求36或37或3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导向轴 套(121)从第二外壳室(92)向外伸出。
40. 按照权利要求36至39之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导向轴 套(121)向内突入第二外壳室(92)之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把物体可卸除地固定在地基(14)上的固定装置(10),其具有吸板(18),密封环(13)被固定在吸板上以便让吸板紧贴地基(14),还具有电动真空泵(26),利用电动真空泵可以给吸板(18)与地基(14)之间的空隙(36)加载负压,空隙可以被密封环(13)密封。为了对固定装置(10)进行深造,即让它可以不依赖电源电压工作并可以被更加容易地手动操作,在外壳(42)中集成了吸板(18),外壳含有真空泵(26)、电池(63)、以及用来开启与关闭真空泵(26)的开关机构(64)。此外还公开了下述内容,即固定装置(10)的外壳中集成了钻屑接受装置(110)。
文档编号B25B11/00GK101124428SQ200680005379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8日
发明者于尔根·加斯曼, 亨德里克·鲁斯特, 克里斯蒂安·施特文 申请人: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