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裁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12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料裁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裁切机构,主要是用于裁切布匹等面料。
技术背景对于布匹、皮革等面料,在加工时, 一般会根据要求对面料进行 切边、切断、分条等加工。随着工业发展,对上述物料的裁切机构也 随之产生,由此实现机械化生产。然而,现有技术中,对物料裁断时, 物料经由送料辊送到托料板上后,仅有压料方管垂直下压物料,而压 料方管下压时有挤压物料的作用力,以致物料的裁切部位并非为拉紧 之形态,即有松弛,切刀横向裁切受到压料方管下压时挤压物料的作 用力,使得切刀裁切费力,且切割平整度不佳,裁切质量低,效率不 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物料裁切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物料裁切机构,包括有切刀、送料辊、托料板、压料方管及一撑 料板,撑料板位于压料方管的出料侧,并与压料方管联动下压物料,撑料板有朝物料送出方向外撑的趋势。上述技术方案中,撑料板通过数个连接臂铰链连接于压料方管, 且有拉簧朝压料方管方向拉持撑料板。所述撑料板的外侧面为一外张的斜面,而下底面为内上翘设计, 且外侧面和下底面之间有圆弧角过渡,由圆弧角撑顶物料。所述压料方管由气缸驱动下压和上升。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后,有撑料板辅助支撑物料,在物料受 到下压的同时还有被拉紧之状况,由此使被切割的物料预先被撑紧, 切割部位绷紧,从而减少了压料方管压下时挤压物料的力作用在切刀 上,切刀切割更省力,切割效率和质量相对提高。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物料裁切机构,包括有切刀1、 送料辊2、托料板3、压料方管4及一撑料板5,撑料板5位于压料 方管4的出料侧,并与压料方管4联动下压物料,撑料板5有朝物料 送出方向外撑的趋势。切刀1为圆形,安装在一刀轴上,实现横向移动切割。上下送料 辊2配合转动夹持并输送物料,托料板3承托物料,以便压料方管4及撑料板5压下定位物料,配合切刀1切割物料。图1、 2所示,撑料板5通过数个连接臂51铰链连接于压料方管 4,且有拉簧52朝压料方管4方向拉持撑料板5。撑料板5的外侧面 53为一外张的斜面,而下底面54为内上翘设计,这样构造的撑料板 5本身具有外撑的趋势,竖直压下时具有外张的分力;外侧面53和 下底面54之间有圆弧角55过渡,由圆弧角55撑顶物料。圆弧角55 抵压部低于压料方管4的抵压部,以致撑料板5先于压料方管4压向 物料。本实施例中,压料方管4由气缸6驱动下压和上升;当气缸6驱 动压料方管4下压,则联动撑料板5—起向下压物料,这时撑料板5 及连接臂51绕铰接点转动,拉簧52被拉长,撑料板5把送料辊2到 撑料板5之间的这段物料向外撑紧,即使该段物料绷紧,然后由切刀 1切割物料。由于被切割的物料预先被撑紧,切割部位绷紧,从而减 少了压料方管4压下时挤压物料的力作用在切刀1上,切刀切割更省 力,效率高,裁切顺畅。切割完成后,气缸6复位,则压料方管4和撑料板5同时上升复 位,以备下次下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裁切机构在实际加工中还会与裁边机构 和分条机构整合在一起,由此构造出完整的物料裁切机。该物料裁切 机是采用先切边后切断之加工工序,由此获得理想的加工效果。
权利要求1、物料裁切机构,包括有切刀(1)、送料辊(2)、托料板(3)及压料方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撑料板(5),撑料板(5)位于压料方管(4)的出料侧,并与压料方管(4)联动下压物料,撑料板(5)有朝物料送出方向外撑的趋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撑料板 (5)通过数个连接臂(51)铰链连接于压料方管(4),且有拉簧(52)朝压料方管(4)方向拉持撑料板(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料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撑 料板(5)的外侧面(53)为一外张的斜面,而下底面(54)为内上 翘设计,且外侧面(53)和下底面(54)之间有圆弧角(55)过渡, 由圆弧角(55)撑顶物料。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压料方 管(4)由气缸(6)驱动下压和上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裁切机构,主要是用于裁切布匹等面料。包括有切刀、送料辊、托料板、压料方管及一撑料板,撑料板位于压料方管的出料侧,并与压料方管联动下压物料,撑料板有朝物料送出方向外撑的趋势。采用上述方案后,有撑料板辅助支撑物料,在物料受到下压的同时还有被拉紧之状况,由此使被切割的物料预先被撑紧,切割部位绷紧,从而减少了压料方管压下时挤压物料的力作用在切刀上,切刀切割更省力,切割效率和质量相对提高。
文档编号B26D7/08GK201172228SQ200820046538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3日
发明者叶世杰 申请人:叶世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