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22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使用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显示活动画面。由于液晶显示器 较薄的外形,液晶显示器已被实现为电视、以及作为诸如办公设备之类的便携式设备和计 算机中的显示器件。因此,液晶显示器正迅速取代阴极射线管(CRT)。 液晶显示器包括含液晶显示面板的板组件、将光照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背光单 元、和用于固定所述板组件和所述背光单元的各种底架构件(chassismember)。随着近年来 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技术和驱动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尺寸一直在增加且清晰度一直在 提高。然而,因为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中必须使用大尺寸底架构件,所以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 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distribution cost)增加。此外,用于组装所述底架构件的组装设 备的成本、所述组装设备的占用空间、和所需的组装工人的数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将分离型底架构件自动组装到板组件和背光 单元的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供给单元, 其将板和背光组件供给于预定组装位置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包括背光单元和布置在所述 背光单元上的液晶显示面板;组装单元,该组装单元从其中装载有分离型底架构件的储存 盒(cartridge)依次取出分离型底架构件,并将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布置在供给于所述预 定组装位置处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边缘处;和螺合单元,其对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 的边缘处的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进行螺合。 在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供给单 元,其将板和背光组件供给于预定组装位置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包括背光单元和布置在 所述背光单元上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组装单元,该第一组装单元从其中装载有第一分离 型底架构件的第一储存盒依次取出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并将所述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布 置在供给于所述预定组装位置处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一边缘处;第一螺合单元,其对布 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所述一边缘处的所述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进行螺合;第二组装单 元,该第二组装单元从其中装载有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的第二储存盒依次取出第二分离型 底架构件,并将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布置在供给于所述预定组装位置处的所述板和背 光组件的另一边缘处;和第二螺合单元,其对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所述另一边缘处 的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进行螺合。


所包括用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在内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图 解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文字一起用于阐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板和背光组件以及分离型顶壳(top case)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分离型顶壳组装到板和背光组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A和3B是显示分离型顶壳的组装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详细显示倾动(tilting)单元、储存盒和四边框架形 (qimdrangularframe-shaped)夹具(jig)的透视图; 图6是详细显示倾动单元、储存盒、四边框架形夹具和传输机器人的透视图;
图7是放大地显示倾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8到10是按顺序地显示倾动单元和储存盒操作中的每个阶段的剖视图;
图IIA到IIC分别是详细显示自动螺丝刀(screw driver)单元的透视图、主视图 和侧视图; 图12和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的透视 图;以及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包括用于清洗液晶显示面板的基 板的工序、用于对所述基板进行构图的工序、用于形成并摩擦定向层(alignment layer)的 工序、用于密封基板并滴注液晶的工序、用于安装驱动电路的工序、检查工序、修复工序、用 于组装背光单元的工序、用于将板组件和背光单元组装在一起的工序等等。
基板清洗工序是使用清洗溶液从液晶显示面板的上下玻璃基板的表面清除污物 的工序。基板构图工序包括用于在下玻璃基板上形成并构图诸如包含数据线和栅线的信 号线、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之类的各种薄膜材料的工序和在上玻璃基板上形成 并构图诸如黑矩阵、滤色器和公共电极之类的各种薄膜材料的工序。在用于形成并摩擦 定向层的工序中,在各玻璃基板上分别涂敷定向层,然后使用摩擦布摩擦定向层或光控定 向(photo-alignment)处理定向层。在进行了上述工序之后,像素和TFT阵列形成在液晶 显示面板的下玻璃基板上。所述像素包括接收视频数据电压的数据线、与数据线交叉并顺 序接收扫描信号(即栅脉冲)的栅线、在数据线和栅线的每个交叉部分处的各TFT、分别 与各TFT连接的液晶盒(liquid crystalcell)的像素电极、存储电容器等等。在基板构 图工序过程中,产生扫描信号的栅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器可以与像素和TFT阵列同时形 成。黑矩阵、滤色器和公共电极形成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上。在诸如扭曲向列 (twistednematic) (TN)模式和垂直定向(vertical alignment) (VA)模式这样的垂直电驱 动方式下,公共电极形成在上玻璃基板上。在诸如共平面开关(in-planeswitching) (IPS) 模式和边缘场开关(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模式这样的水平电驱动方式下,公共 电极和像素电极形成在下玻璃基板上。偏振板分别贴附至上下玻璃基板,并且保护膜分别贴附至偏振板。 在用于密封基板并滴注液晶的工序中,在真空腔中,在上下玻璃基板之一上画 (draw)密封剂,并且将液晶滴注到另一个玻璃基板上。假定液晶滴注到下玻璃基板上,则 在上玻璃基板上形成紫外光可固化密封剂。在真空腔中,将其上形成有紫外光可固化密封 剂的上玻璃基板翻转并固定在上工作台(stage)上,并且将其上滴注有液晶的下玻璃基板 固定在下工作台上。由此,使上下玻璃基板对准。随后,在通过驱动真空泵形成的真空状态 下,给上下玻璃基板之一施加压力,以使上下玻璃基板彼此密封。在该情形中,上下玻璃基 板之间的液晶层的盒厚(cell g即)被设定在比设计中所设定的盒厚大的值。随后,将氮气 (N2)注入真空腔中,以将真空腔的压强变为大气压。由此,由于密封的玻璃基板内部的压强 与真空腔内的大气压之间的差,液晶层的盒厚被调整到设计中所设定的盒厚。在该状态下, 通过开启紫外光源,使紫外线经上玻璃基板入射到密封剂上,以固化密封剂。
在用于安装驱动电路的工序中,通过玻璃上芯片(COG)工序或载带自动压接 (t即e automated bonding) (TAB)工序,在下玻璃基板上安装数据驱动电路的集成电路 (IC)。可以通过上述工序在下玻璃基板上安装栅驱动电路的IC。另外,栅驱动电路的IC也 可通过TAB工序连接到下玻璃基板。随后,将印刷电路板(PCB)和各IC连接到柔性印刷电 路板(FPC)或柔性扁平电缆(FFC)。 检查工序包括IC的检查、下玻璃基板上诸如数据线和栅线这样的信号线的检查、 在形成像素电极之后进行的检查、在进行了用于密封基板并滴注液晶的工序之后进行的检 查、点亮(lighting)检查等等。对经检查工序被确定为可修复缺陷的有缺陷的信号线和有 缺陷的TFT执行修复工序。 通过上述工序完成板组件。如上所述,板组件包括在上下玻璃基板之间有液晶的 液晶显示面板、分别贴附到上下玻璃基板的偏振板、和将数据驱动IC与栅驱动IC连接到数 据线和栅线的各种电路元件。 用于组装背光单元的工序包括用于组装侧光式(edge light type)背光单元的工 序和用于组装直下式(direct light type)背光单元的工序。用于组装侧光式背光单元 的工序包括用于在模框架(mold frame)上组装光源、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diffusion sheet)和棱镜片的工序;用于在模框架上组装面板导向装置(guide)的工序;和用于将逆 变器连接至光源的工序。在用于组装直下式背光单元的工序中,在将光源收纳在顶部敞开 的底盖的内部之后,在所述底盖上组装模框架、扩散板(diffusion plate)、扩散片、棱镜片 和面板导向装置。然后,将逆变器连接至光源。光源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 荧光灯(EEFL)和发光二极管(LED)之一。此外,光源可以是灯和LED的组合。逆变器是用 于开启光源的电力驱动电路。 用于将板组件和背光单元组装在一起的工序包括用于剥离贴附到板组件的液晶
显示面板的保护膜的工序、用于将板组件布置在背光单元上的工序、和使用图4到14中所
示的组装装置将分离型底架构件自动组装到板组件和背光单元的工序。 分离型底架构件包括用于将背光单元和布置在背光单元上的板组件组装为一整
体的各种底架构件。下文中,把背光单元和布置在背光单元上的板组件称作板和背光组件。
图1到3B图解了作为分离型底架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分离型顶壳的一种典型结构。分离型
顶壳2包括组装在板和背光组件1的上边、下边、左边和右边处的四个顶壳2L和2S。短边
7顶壳2S组装在板和背光组件1的左右短边的边缘处,长边顶壳2L组装在板和背光组件1 的上下长边的边缘处。如图3A和3B中所示,丝锥孔(screw ta卯ing hole)2a和2b分别 形成在顶壳2L和2S的端部。分离型顶壳2具有一啮合结构,在该啮合结构中,短边顶壳2S 的端部啮合该端部对面的长边顶壳2L的端部。当两个顶壳2L和2S彼此啮合时,丝锥孔2a 和2b完全一致。利用穿过丝锥孔2a和2b的螺丝紧固顶壳2L和2S。 图4到11C图解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典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 如图4中所示,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装置具有板和背光组件供给单元、顶壳布置单 元、螺合和取出单元、以及用于控制上述部件的操作时序的控制器。可以以可编程逻辑控制 器(PLC)系统实现该控制器。 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板和背光组件供给单元将板和背光组件1传输到顶壳布置单 元。板和背光组件供给单元包括传送器单元和安装在传送器单元上的夹持(chucking)单 元22。夹持单元22把持(hold)板和背光组件1的两边,传送器单元将夹持单元22沿着 图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传输到顶壳布置单元。在板和背光组件1被传输到顶壳布置单元之 前,控制器在x轴、y轴和e方向上控制影像系统(vision system)(没有示出)和与影像 系统相互联动(interlock)的微调(fine adjustment)单元,以将板和背光组件1对准在 用于顶壳组装和接收(receipt)的基准位置处。 如图4到7中所示,顶壳布置单元包括多个倾动单元10、多个储存盒11、四边框架 形夹具12和顶壳传输机器人20。 储存盒11包括其中装载有多个相同的长边顶壳2L且上部敞开的储存盒11以及 其中装载有多个相同的短边顶壳2S且上部敞开的储存盒11。分离型顶壳2具有L形断面 并以转向的状态被装载在储存盒ll内。因此,分离型顶壳2以A形被装载到储存盒ll中。 倾动单元10包括真空垫或电磁铁。倾动单元10从储存盒11中一个一个地取出A形的分 离型顶壳2并将分离型顶壳2旋转大约90° ,以将分离型顶壳2接收在四边框架形夹具12 的矩形台阶状夹钳部分中。如图8到10中所示,储存盒11被升降气缸驱动并与倾动单元 10相互联动,以提升和降低分离型顶壳2。控制器控制供给到倾动单元10的驱动气缸和储 存盒11的驱动气缸的气压,以控制储存盒11和倾动单元10的相互联动,如图8到10中所 示。此外,控制器控制供给到倾动单元10的真空压(vac皿m pressure)或电磁铁的电流。
每个储存盒11都具有预备储存盒,以便縮短将储存盒调换为新储存盒所需要的 时间。因此,储存盒可以成对配置。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装置还可以包括根据装载在储存盒 11中的顶壳的余量来改变一对储存盒的位置的机器人单元。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装置还可以 包括检测收纳在储存盒ll内的顶壳的余量的传感器。控制器分析传感器信号,以实时检测 储存盒ll内的分离型顶壳的余量。由此,控制器控制所述机器人单元自动将其中装载的顶 壳2全部被用完的储存盒调换为其中装满顶壳2的预备储存盒。 四边框架形夹具12的尺寸取决于板和背光组件1的尺寸。四边框架形夹具12可 具有多个适配销(fit pin),以使四边框架形夹具12能被用在各自具有不同尺寸和形状的 各种液晶显示器中。当分离型顶壳2安稳地布置在四边框架形夹具12中时,适配销将分离 型顶壳2自动对准在所确定的基准位置处。分离型顶壳2由倾动单元10安稳地布置在四 边框架形夹具12中。可以以双轴机器人来实现顶壳传输机器人20,其通过沿z轴方向降低
8顶壳传输机器人20的头21来吸附以四边框架形对准的整个分离型顶壳,然后通过提升所 述头21而在y轴方向上传输。顶壳传输机器人20将以四边框架形对准的分离型顶壳2安 稳地传输给板和背光组件1,然后将分离型顶壳2对准在板和背光组件1上。顶壳传输机器 人20的头21包括真空吸附垫或电磁铁,并被安稳地布置在四边框架形夹具12上。控制器 控制所述头21的真空压和磁力,并控制顶壳传输机器人20,以使得以四边框架形对准的分 离型顶壳2在四边框架形夹具12与板和背光组件1之间传输。 螺合和取出单元包括多轴机器人(multi-axial robot) 31、用于传输夹持单元22 的传送单元等等,自动螺丝刀(screw driver)单元30紧固至该多轴机器人31 。所述传送 单元沿x轴方向传输夹持单元22并将其中安稳地布置有顶壳2的板和背光组件1供给到 螺合和取出单元。在进行了螺合工序之后,所述传送单元沿x轴方向传输夹持单元22并将 板和背光组件1从螺合和取出单元取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多轴机器人31将自动螺丝刀 单元30传输到在板和背光组件1的边缘处对准的分离型顶壳2的螺合位置。自动螺丝刀 单元30在螺合位置处旋转自动供给的螺丝,从而使螺丝与分离型顶壳2的丝锥孔2a和2b 螺合。由于螺合的缘故,顶壳被固定在板和背光组件l的边缘处。所述传送器单元传输夹 持单元22,以沿着图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从所述螺合和取出单元中取出板和背光组件1以 及在板和背光组件1边缘处的螺合后的顶壳。 如图7中所示,倾动单元10具有夹持头16、铰链块(hinge block) 17、倾动气缸
15、 前进和后退气缸14、升降气缸/电机13等等。倾动单元10安装在块(block) 18中,所 述块18安装在四边框架形夹具12周围。 夹持头16包括真空吸附垫或电磁铁,以吸附分离型顶壳2。铰链块17支撑夹持头 16并通过铰链轴与倾动气缸15的负载(load)连接。在铰链块17从储存盒11吸附了分离 型顶壳2之后,铰链块17根据倾动气缸15的负载的前进或后退,绕铰链轴旋转大约90° , 以调整分离型顶壳2的位置,从而使分离型顶壳2的位置适配四边框架形夹具12的矩形台 阶状夹钳部分。倾动气缸15与铰链块17铰接,并与移动块19铰接,所述移动块19与前进 和后退气缸14的负载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使所述前进和后退气缸14的负载前 进和后退,倾动气缸15使夹持头16和铰链块17旋转。所述前进和后退气缸14的负载紧 固到移动块19。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前进和后退气缸14使移动块19、倾动气缸15、铰 链块17和夹持头16前进和后退。升降气缸/电机13的负载连接至所述前进和后退气缸 14的主体。可以以电机和空气气缸之一实现升降气缸/电机13。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升降 气缸/电机13提升和降低所述前进和后退气缸14、移动块19、倾动气缸15、铰链块17、夹 持头16等等。 图8到10顺序图解了彼此相互联动的倾动单元10和储存盒11在控制器的控制 下的操作中的每个阶段。 如图8中所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储存盒11下面的等待(standby)位置处的升 降气缸13使升降气缸13的负载后退,以将储存盒11的高度降低至等待位置。在该等待位 置处,倾动单元10的夹持头16指向储存盒11。随后,随升降气缸13的负载的前进,储存盒 11被提升。最上面的分离型顶壳2由于储存盒11的提升而被吸附到倾动单元10的夹持头
16。 在最上面的分离型顶壳2附着到夹持头16之后,储存盒11下面的升降气缸13使升降 气缸13的负载后退,以降低储存盒11。
随后,如图9中所示,在控制器使倾动气缸15的负载后退以使铰链块17和夹持头 16顺时针旋转大约90°之后,控制器使升降气缸/电机13的负载前进,以提升铰链块17、 吸附分离型顶壳2的夹持头16、倾动气缸15、移动块19、前进和后退气缸14等等。在倾动 单元10被提升之后,控制器使所述前进和后退气缸14的负载前进,以使铰链块17、吸附分 离型顶壳2的夹持头16、倾动气缸15、移动块19等等前进。由此,分离型顶壳2被布置在 四边框架形夹具12中,使得分离型顶壳2的位置适配四边框架形夹具12的矩形台阶状夹 钳部分。 随后,如图10中所示,控制器使储存盒11下面的升降气缸13的负载后退以降低 储存盒ll,并使倾动单元10的所述前进和后退气缸14的负载后退以使倾动单元IO后退。 然后,控制器使倾动气缸15的负载向上移动,以使铰链块17和夹持头16逆时针旋转大约 90° 。结果,倾动单元10和储存盒11被初始化到图8中所示的等待位置。
图11A到11C图解了在各个角度处观看的自动螺丝刀单元30。
如图11A到11C中所示,自动螺丝刀单元30具有自动螺丝刀34、螺丝供给器35、 z轴缺陷传感器36、缓冲空气气缸33、滑动件37、导向装置38、 z轴电机32等等。
自动螺丝刀34使用电力或气压旋转螺丝。在自动螺丝刀单元30中,电动螺丝刀 34的数量和自动螺丝刀单元30的行程(stroke)由螺合的数量和螺合位置确定。螺丝供给 器35以空气射击(air shooting)方式自动给自动螺丝刀34供给多个螺丝。螺丝供给器 35具有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螺丝供给器35中剩余的螺丝数量,以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 制器。可以在螺丝供给软管(hose)周围安装供给缺陷传感器,以便检查螺丝供给缺陷。z 轴缺陷传感器36检测自动螺丝刀34与分离型顶壳2之间的距离,以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 制器。当进行分离型顶壳2的螺合时,缓冲空气气缸33吸收自动螺丝刀34的振动。缓冲 空气气缸33紧固到滑动件37。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滑动件37被z轴电机32所驱动,从而 在z轴方向上沿导向装置38提升自动螺丝刀34、螺丝供给器35、 z轴缺陷传感器36、和缓 冲空气气缸33。 控制器分析自动螺丝刀34的扭矩信号,由此预先检测螺合的故障(例如,螺丝没 有供给到自动螺丝刀34的情形或螺丝在螺合之前与自动螺丝刀34分离的情形)。控制器 分析z轴缺陷传感器36的信号,由此检测螺合的故障(例如,螺丝倾斜结合的情形或因为 螺纹的深度(d印th)与丝锥孔的深度不相等而导致螺丝没有完全旋转的情形)。
图12和13图解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
如图12和13中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方式中,自动螺丝刀单元30和用 于多轴传输自动螺丝刀单元30的多轴机器人31设置在板和背光组件1上方。因此,在本发 明的第二典型实施方式中,省去了用于将分离型顶壳2对准在四边框架形夹具上的工序, 而使分离型顶壳2直接布置在板和背光组件1中并使其与板和背光组件1螺合。由此,能 够减小用于顶壳布置单元的空间和用于螺合单元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中,螺合和取出单元安装在传送器单元的传输路径 上。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方式中,构成螺合单元的自动螺丝刀单元30和多 轴机器人31在分离型顶壳2的对准位置处安装在板和背光组件1上方。因此,在本发明的 第二典型实施方式中,紧随分离型顶壳2被布置在板和背光组件1上之后,分离型顶壳2即 被螺合,然后分离型顶壳2被传输到包括传送器单元的取出单元。
10
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方式中的板和背光供给单元基本上与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 方式中的相同。因为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以图8到10中所示的驱动方式 驱动储存盒11和倾动单元IO,然后驱动自动螺丝刀单元30和多轴机器人31,所以与本发 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相比,控制器的控制顺序可以部分改变。 图14图解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方式的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
如图14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装置具有板 和背光组件供给单元、第一顶壳布置单元、第二顶壳布置单元、取出单元、以及用于控制上 述部件的操作时序的控制器。可以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统实现该控制器。
因为板和背光组件供给单元以及取出单元的构造基本上与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典 型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可以简要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或整个省略该进一步的描述。
第一顶壳布置单元具有其中装载有短边顶壳2S的储存盒44、倾动单元43、第一多 轴机器人42、第二多轴机器人41、自动螺丝刀单元40等等。第一顶壳布置单元的短边顶壳 2S安装在板和背光组件1的两个短边处并被螺合。第一多轴机器人42使储存盒44和倾动 单元43沿着与板和背光组件1的x轴进入方向交叉的y轴方向前进和后退。第一多轴机 器人42使储存盒44和倾动单元43后退,以使储存盒44和倾动单元43不阻碍从板和背光 组件供给单元传输来的板和背光组件1的前进。在板和背光组件1被对准于短边顶壳2S 的基准接收位置处之后,第一多轴机器人42使储存盒44和倾动单元43前进到基准接收位 置处。当与螺合后的短边顶壳2S组装在一起的板和背光组件1沿x轴方向被传输到第一 顶壳布置单元时,第一多轴机器人42使储存盒44和倾动单元43后退,以使储存盒44和倾 动单元43不阻碍该板和背光组件1的前进。第二多轴机器人41沿着x轴、y轴和z轴方 向传输自动螺丝刀单元40,以将自动螺丝刀单元40传输到短边顶壳2S的螺合位置处。自 动螺丝刀单元40将短边顶壳2S螺合在板和背光组件1的两个短边处。
第二顶壳布置单元具有其中装载有长边顶壳2L的储存盒53、倾动单元52、用于传 输自动螺丝刀单元50的多轴机器人51等等。第二顶壳布置单元的长边顶壳2L在组装有 螺合后的短边顶壳2S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1的上下长边处被对准并被螺合。储存盒53和 倾动单元52与板和背光组件1的x轴传输方向互不干涉。因此,第二顶壳布置单元不具有 用于使储存盒53和倾动单元52后退的机器人。多轴机器人51沿着x轴、y轴和z轴方向 传输自动螺丝刀单元50,以将自动螺丝刀单元50传输到长边顶壳2L的螺合位置处。自动 螺丝刀单元50对将长边顶壳2L螺丝合在板和背光组件1的上下长边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各典型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装置能够将分离型底 架构件自动组装到板和背光组件。因此,因为分离型底架构件被自动组装到大尺寸液晶显 示器,所以能够解决由大尺寸的分离型底架构件导致的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增大、大尺 寸组装设备的成本、组装设备的占用空间以及所需的组装工人的数量上的增加。此外,能够 使底架构件与板和背光组件之间的组装速度最快以及组装故障最少。 本说明书中对于"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实例实施方式"等的任何提及,都 是指与该实施方式有关的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 式中。本说明书中各个地方这种短语的出现,并不必然全都是指同一个实施方式。此外,当 关于任何实施方式而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需要提出的是,使得这样的特征、结 构或者特性与各实施方式中其他的实施方式有关也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见识范围内。
虽然根据许多图示实施方式描述了各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落入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众多其他修改和实施方式也能够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作出。更具体地说,在本公开内容、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方案)的范围内,在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件和/或各布置方面,各种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除了在组成部件和/或各布置方面的变化和修改之外,可替代的使用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包括供给单元,所述供给单元将板和背光组件供给于预定组装位置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包括背光单元和布置在所述背光单元上的液晶显示面板;组装单元,所述组装单元从装载有分离型底架构件的储存盒依次取出分离型底架构件,并将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布置在供给于所述预定组装位置处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边缘处;和螺合单元,所述螺合单元对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边缘处的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进行螺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组装单元包括倾动单元,该倾动单元从所述 储存盒依次取出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并旋转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螺合单元包括自动螺丝刀单元,该自动螺丝 刀单元将螺丝插入到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边缘处的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中形成的 丝锥孔中。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组装单元还包括 夹具,在该夹具中布置由所述倾动单元旋转的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禾口 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将布置在所述夹具中的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传输到所述板和背光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倾动单元的夹持头和所述机器人的头使用真 空压或磁力吸附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所述 组装单元和所述螺合单元的操作。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多个工序控制所述组装单元, 其中所述多个工序包括将所述储存盒的高度降低到等待位置且将所述倾动单元的夹持头指向装载在所述储 存盒中的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的工序; 提升所述储存盒的工序;在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被吸附到所述倾动单元的夹持头之后降低所述储存盒的工序;驱动所述倾动单元的倾动气缸并且使吸附着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的所述夹持头顺时 针旋转的工序;在所述夹持头旋转的状态中提升所述倾动单元的工序;在所述夹持头旋转的状态中,所述倾动单元向着所述板和背光组件与夹具之一前进的 工序;降低所述储存盒的工序; 所述倾动单元后退的工序;禾口驱动所述倾动单元的所述倾动气缸以使所述倾动单元的所述夹持头逆时针旋转,并且 将所述倾动单元和所述储存盒初始化到所述等待位置处的工序。
8. —种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包括供给单元,所述供给单元将板和背光组件供给于预定组装位置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包括背光单元和布置在所述背光单元上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组装单元,所述第一组装单元从装载有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的第一储存盒依次取 出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并将所述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布置在供给于所述预定组装位置处 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一种边缘处;第一螺合单元,所述第一螺合单元对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所述一种边缘处的所 述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进行螺合;第二组装单元,所述第二组装单元从装载有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的第二储存盒依次取 出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并将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布置在供给于所述预定组装位置处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另一种边缘处;禾口第二螺合单元,所述第二螺合单元对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所述另一种边缘处的 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进行螺合。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装单元包括第一倾动单元,该第一倾 动单元从所述第一储存盒依次取出所述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并旋转所述第一分离型底架 构件,其中所述第二组装单元包括第二倾动单元,该第二倾动单元从所述第二储存盒依次取 出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并旋转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螺合单元包括第一 自动螺丝刀单元,该 第一自动螺丝刀单元将螺丝插入到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所述一种边缘处的所述第 一分离型底架构件中形成的丝锥孔中,其中所述第二螺合单元包括第二自动螺丝刀单元,该第二自动螺丝刀单元将螺丝插入 到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所述另一种边缘处的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中形成的丝 锥孔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装单元包括第一机器人,该第一机器 人沿与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传输方向交叉的方向使所述第一储存盒和所述第一倾动单元 后退。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螺合单元包括第二机器人,该第二机 器人多轴传输所述第一自动螺丝刀单元。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螺合单元包括第三机器人,该第三机 器人多轴传输所述第二自动螺丝刀单元。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倾动单元的夹持头使用真空压或磁力 吸附所述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倾动单元的夹持头使用真空压或磁力吸附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所述供给单元、所 述第一和第二组装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螺合单元的操作。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多个工序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 组装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螺合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工序包括将所述第一储存盒的高度降低到等待位置且将所述第一倾动单元的夹持头指向装载 在所述第一储存盒中的所述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的工序;提升所述第一储存盒的工序;在所述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被吸附到所述第一倾动单元的夹持头之后,降低所述第一 储存盒的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倾动单元的倾动气缸以使吸附着所述第一分离型底架构件的夹持头顺 时针旋转的工序;在所述第一倾动单元的夹持头旋转的状态中提升所述第一倾动单元的工序; 在所述第一倾动单元的夹持头旋转的状态中,所述第一倾动单元向着所述板和背光组 件的两个短边前进的工序;降低所述第一储存盒的工序; 所述第一倾动单元后退的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倾动单元的倾动气缸以使所述第一倾动单元的所述夹持头逆时针旋转, 并且将所述第一倾动单元和所述第一储存盒初始化到等待位置处的工序;驱动第一螺合单元以对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两个短边处的所述第一分离型底 架构件进行螺合的工序;将所述第二储存盒的高度降低到等待位置且将所述第二倾动单元的夹持头指向装载 在到所述第二储存盒中的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的工序;提升所述第二储存盒的工序;在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被吸附到所述第二倾动单元的夹持头之后降低所述第二 储存盒的工序;驱动所述第二倾动单元的倾动气缸,以使吸附着所述第二分离型底架构件的夹持头顺 时针旋转的工序;在所述第二倾动单元的夹持头旋转的状态中提升所述第二倾动单元的工序; 在所述第二倾动单元的夹持头旋转的状态中,所述第二倾动单元向着所述板和背光组 件的上下长边前进的工序;降低所述第二储存盒的工序; 所述第二倾动单元后退的工序;驱动所述第二倾动单元的倾动气缸以使所述第二倾动单元的所述夹持头逆时针旋转, 并且将所述第二倾动单元和所述第二储存盒初始化到等待位置处的工序;禾口驱动第二螺合单元,以对布置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上下长边处的所述第二分离型底 架构件进行螺合的工序。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用于组装液晶显示器的装置。该组装装置包括供给单元,其将板和背光组件供给在预定组装位置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包括背光单元和接收在所述背光单元上的液晶显示面板;组装单元,其从其中装载有分离型底架构件的储存盒依次取出分离型底架构件,并在供给在所述预定组装位置处的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边缘处接收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和螺合单元,其对在所述板和背光组件的边缘处接收的所述分离型底架构件进行螺合。
文档编号B25J15/06GK101738776SQ20091020566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1日
发明者蔡秉洙, 金成民, 金龙珍 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