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212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作客车配件的装置,尤其是涉及ー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客车行李舱门在粘接后舱门有缝隙问题,导致舱门粘接不牢固。因此客车舱门在粘接后要固定好待胶固化,现基本采用夹子和大力夹来固定。这种整形方法既难固定、易影响舱门表面变形又耗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ー种操作方便、结构牢固的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包括工作架、气缸压缸机构及玻璃钢底模,所述的工作架的上部为框式结构,下部为支架式结构,所述的气缸压缸机构连接在工作架的上部,所述的玻璃钢底模架设在工作架的支架式结构的顶部。所述的气缸压缸机构由气缸及气缸压缸构成,所述的气缸的一端连接在工作架上部的框式结构上部的内侧面,另一端与气缸压缸连接。所述的气缸分三排设置,每排设有两个。所述的气缸压缸设有三个,为长条形结构,每排的两个气缸的底部与ー个气缸压缸连接。所述的工作架的上部的外侧设有气缸开关。所述的玻璃钢底模架设在工作架的支架式结构的顶部,该玻璃钢底模位于气缸压缸机构的气缸压缸的下方。所述的玻璃钢底模的纵截面为弧状结构,其形状与待加工的舱门的形状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方便、结构牢固,加工出的舱门变形量小。


图I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工作架、2为气缸压缸机构、21为气缸、22为气缸压杆、3为气缸开关、4为
玻璃钢底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其结构如图I 2所示,该粘接装置包括工作架I、气缸压缸机构2及玻璃钢底模4,工作架I的上部为框式结构,下部为支架式结构,工作架I的上部的外侧设有气缸开关3。气缸压缸机构2连接在工作架I的上部,该气缸压缸机构2由气缸21及气缸压缸22构成,气缸21的一端连接在工作架I上部的框式结构上部的内侧面,另一端与气缸压缸22连接,气缸21分三排设置,每排设有两个,气缸压缸22设有三个,为长条形结构,每排的两个气缸21的底部与一个气缸压缸22连接。玻璃钢底模架4设在工作架I的支架式结构的顶部,该玻璃钢底模4位于气缸压缸机构2的气缸压缸22的下方,纵截面为弧状结构,其形状与待加工的舱门的形状相同,玻璃钢底模4的表面是按舱门 弧度制作的。本发明利用了行李舱门在玻璃钢底模4上粘接后,再用气缸压杆机构2把舱门压住固定,待胶固化后可取出舱门。
权利要求
1.一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包括工作架、气缸压缸机构及玻璃钢底模,所述的工作架的上部为框式结构,下部为支架式结构,所述的气缸压缸机构连接在工作架的上部,所述的玻璃钢底模架设在工作架的支架式结构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压缸机构由气缸及气缸压缸构成,所述的气缸的一端连接在工作架上部的框式结构上部的内侧面,另一端与气缸压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分三排设置,每排设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压缸设有三个,为长条形结构,每排的两个气缸的底部与一个气缸压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架的上部的外侧设有气缸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钢底模架设在工作架的支架式结构的顶部,该玻璃钢底模位于气缸压缸机构的气缸压缸的下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行李舱门的粘接装置,包括工作架、气缸压缸机构及玻璃钢底模,工作架的上部为框式结构,下部为支架式结构,气缸压缸机构连接在工作架的上部,玻璃钢底模架设在工作架的支架式结构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牢固等优点,加工出的舱门变形量小。
文档编号B25H1/10GK102729231SQ20111009097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吴志刚, 李建武 申请人:漳州昌源车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