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27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尤其是一种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常规产品由棘齿产生卡阻作用,均有一定反转角度,具体角度由齿数决定,齿数越多,角度越小,在某些特定的使用场所,典型的是很狭小的空间内,反转角度不足时,就无法使用。常规产品的棘齿结构较细弱,容易损坏,尤其是72齿以上的产品。常规产品在使用中因有齿,会产生“喀、喀”的声音,在某些特定场所使用时,这种声音会成为噪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无棘齿的棘轮扳手。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棘轮扳手,包括手柄,手柄的手柄内圈中设有活动配合的转向器,转向器内设有与其配合的D头组件,转向器上设有盲孔, 盲孔内设有弹簧和钢珠,D头组件上方设有与钢珠配合的两个一组的定位孔,转向器下方设有呈中心对称分布有六个空隙的限位圈,空隙内设有柱销,D头组件上方外侧为六边形的与柱销配合的限位面。作为优选,所述转向器上呈中心对称分布有三个盲孔,每个盲孔内都设有弹簧和钢珠,与钢珠配合的两个一组的定位孔共有三组。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产品内部无齿,靠柱销光滑表面产生卡阻,反转角度为零,使用空间不受限制,不易损坏,扭力更高,且在使用中无噪音,更安静。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构造图;图3是转向器的俯视图;图4是转向器的仰视图;图5是D头组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手柄1,手柄内圈1-1,弹簧2,钢珠3,柱销4,D头组件5,定位孔
5-1,限位面5-2,转向器6,盲孔6-1,限位圈6-2,空隙6-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这种棘轮扳手,包括手柄1,手柄1的手柄内圈1-1中设有活动配合的转向器6,转向器6内设有与其配合的D头组件5,转向器6上中心对称设有三个盲孔
6-1,每个盲孔6-1内设有弹簧2和钢珠3,D头组件5上方设有与钢珠3配合的两个一组的定位孔5-1,转向器6下方设有呈中心对称分布有六个空隙6-3的限位圈6-2,空隙6-3内设有柱销4,D头组件5上方外侧为与柱销4配合的六边形的限位面5-2。工作前,扳动转向器6,钢珠3与定位孔5-1配合,使得D头组件5只可以一个方向与手柄1相对转动。工作时,扳动手柄1,手柄1的手柄内圈1-1推动柱销4与六边形的限位面5-2产生卡阻作用,使得柱销4向外压向手柄内圈1-1的边缘,在压力的作用下,柱销4 就可带动D头组件5产生扭矩,传力到工件;逆向扳动手柄1时,柱销4对手柄内圈1-1的压力取消,手柄1可相对D头组件5发生转动,产生空程,完成一个工作步骤。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手柄(1),其特征是手柄(1)的手柄内圈(1-1)中设有活动配合的转向器(6),转向器(6)内设有与其配合的D头组件(5),转向器(6)上设有盲孔(6-1), 盲孔(6-1)内设有弹簧(2)和钢珠(3),D头组件(5)上方设有与钢珠(3)配合的两个一组的定位孔(5-1),转向器(6)下方设有呈中心对称分布有六个空隙(6-3)的限位圈(6-2), 空隙(6-3)内设有柱销G),D头组件(5)上方外侧为与柱销(4)配合的六边形的限位面 (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是所述转向器(6)上呈中心对称分布有三个盲孔(6-1),每个盲孔(6-1)内都设有弹簧(2)和钢珠(3),与钢珠(3)配合的两个一组的定位孔(5-1)共有三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扳手,包括手柄,手柄的手柄内圈中设有活动配合的转向器,转向器内设有与其配合的D头组件,转向器上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和钢珠,D头组件上方设有与钢珠配合的两个一组的定位孔,转向器下方设有呈中心对称分布有六个空隙的限位圈,空隙内设有柱销,D头组件上方外侧为六边形的与柱销配合的限位面。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产品内部无齿,靠柱销光滑表面产生卡阻,反转角度为零,使用空间不受限制,不易损坏,扭力更高,且在使用中无噪音,更安静。
文档编号B25B13/00GK201989074SQ20112000354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夏增涛 申请人:夏增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