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17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工具,尤指一种结构精简利于携带,操作简便,且既能用于拆卸亦能用于安装轴承的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轴承拆卸工具可参考中国台湾216170、506495或M279771等专利所述,是利用一个可向外撑张的装置卡抵于轴承,再进一步将轴承拉拔取出,其中可撑张的装置多为开设有剖槽的套筒,可利用套筒自身材料的弹性使套筒卡抵于轴承,或可利用其他杆体自套筒内部推抵套筒,使套筒向外扩张而卡抵于轴承。然而,前述的轴承拆卸工具有不易于携带及使用的问题。若轴承拆卸工具是利用套筒的弹性卡抵轴承,使用者于使用时则需将套筒向内挤压收合,才能将套筒置入轴承中。若轴承拆卸工具是利用其他杆体推抵套筒,则又有零部件较多,操作较复杂的问题。此外,前述的轴承拆卸工具是利用拉拔方式取出轴承,更需另外准备拉拔套筒与轴承所需的支架或脚架,更形成携带与操作使用的不便,尤其,于拆卸自行车五通管中的轴承时,使用者需先利用其他工具将轴承所组装的五通碗组拆卸后,再进一步将轴承自五通碗组中取出,使用上极其不便,实有进一步改良以提高其使用便利性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利于携带,操作简便,且既能用于拆卸亦能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拆卸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拆卸工具,它包含一抵靠装置,包含至少两个推抵件与一束圈,该些推抵件环形地排列为管状,该些推抵件相互抵靠,使该些推抵件界定出一管状的外侧面与一管状的内侧面,各该推抵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各该第二端形成有一径向凸出的抵顶部,该些抵顶部沿该外侧面环形地排列,该束圈套设于该些推抵件,该束圈具有弹性,使该些推抵件具有向该外侧面的中心束合而相互抵靠的趋势;—顶柱,具有一内周面与一外周面,该内周面围构有一贯孔,该外周面具有一大径段、一小径段与一阶梯面,该小径段连接于该大径段,该阶梯面位于该大径段与该小径段之间,该小径段的直径大于该内侧面的直径,该小径段可拆卸地插设于该内侧面,使该些推抵件被该小径段径向地向外推抵;一固定部,形成有一螺孔与一凹座,该螺孔位于该凹座中央;一螺杆,具有一头部与一身部,该身部自该头部轴向延伸,该身部形成有螺纹,该身部可拆卸地穿设于该贯孔并螺设于该螺孔。各所述推抵件形成有一凹槽,该些凹槽环形地排列而相互连接,所述束圈容置于该些凹槽。[0013]所述顶柱的外周面更包含一前导段,所述小径段连接于该前导段与所述阶梯面之间,该前导段向远离该小径段的一端渐缩。各所述推抵件的第二端形成有一斜锥面,使所述内侧面形成有向该些第二端渐阔的开口。所述轴承拆卸工具更包含一推挤柱,该推挤柱形成有一穿孔,该推挤柱具有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该第一段的外径小于该第二段的外径,该第一段与该第二段之间形成有一推挤面,该推挤柱套设于所述螺杆,使该第二段位于该第一段与该螺杆的头部之间。各所述抵顶部为弧形的凸块。所述抵靠装置包含二半圆管形的推抵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精简利于携带,操作简便,且既能用于拆卸亦能用于安装轴承。

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适用拆卸的五通管与轴承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推抵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的连续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装推挤柱时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与图9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组装轴承时的连续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 :五通管11 :轴承2 :抵靠装置21 :推抵件211 :第一端212 :第二端213 :抵顶部214 :斜锥面215:凹槽22 :束圈3 :顶柱31:内周面32 :外周面321 :大径段322:小径段323 :阶梯面324 :前导段4:固定部[0045]41 :螺孔42:凹座5 :螺杆51 :头部52 :身部 6 :推挤柱61 :穿孔62 :第一段63 :第二段64 :推挤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状态,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事先叙明。请参考图I、图2与图2A,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拆卸工具,可供用以拆卸如图I所示的自行车的五通管I中所装设的轴承11。该轴承拆卸工具包括有一抵靠装置2、一顶柱3、一固定部4与一螺杆5,并可另外包括有一推挤柱6。该抵靠装置2包括有二至多个推抵件21与一束圈22,较佳的,于本实施例中的推抵件21是两个,且各成半圆管形。该二推抵件21环形地排列为管状,且该二推抵件21相互抵靠,使该二推抵件21界定出一管状的外侧面与一管状的内侧面,各该推抵件具有一第一端211与一第二端212,各该第二端212形成有一径向凸出的抵顶部213,该些抵顶部213沿该外侧面环形地排列,其中较佳的,各该抵顶部213为弧形的凸块,各该推抵件的第二端212并可形成有一斜锥面214,使该内侧面形成有向该些第二端212渐阔的开口。其中各该推抵件21可形成有一凹槽215,各该凹槽215为弧形,使该些凹槽215环形地排列并相互连接。该束圈22套设于该些推抵件21,且该束圈22具有弹性,使该些推抵件21具有向该外侧面的中心束合而相互抵靠的趋势,较佳的,该束圈22是套设并容置于该些凹槽215,使该束圈22与该些推抵件21不易任意分离。该顶柱3具有一内周面31与一外周面32,该内周面31围构有一贯孔,该外周面32具有一大径段321、一小径段322与一阶梯面323,较佳的,该外周面32更具有一前导段324,该小径段322连接于该大径段321与该前导段324之间,该小径段322的直径大于该些推抵件21所形成的内侧面的直径,该阶梯面323位于该大径段321与该小径段322之间,该前导段324向远离该小径段322的一端渐缩。该固定部4形成有一螺孔41与一凹座42,该螺孔41位于该凹座42中央,其中,于本实施例中该固定部4是由一单一个块体所形成,于本实用新型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该固定部4亦可能包括有具有穿孔的块体与一螺帽。该螺杆5具有一头部51与一身部52,该身部52自该头部51轴向延伸,该身部52形成有螺纹,该身部52可拆卸地穿设于该贯孔并螺设于该螺孔41。该推挤柱6形成有一穿孔61,该推挤柱具有一第一段62与一第二段63,该第一段62的外径小于该第二段63的外径,使该第一段62与该第二段63之间形成有一推挤面64,该推挤柱6套设于该螺杆5,使该第二段63位于该第一段62与该螺杆的头部51之间。利用上述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供用于拆卸轴承。请参考图3至图5,该抵靠装置2可供单独置入自行车的五通管I中,如图3所示,并使各该推抵件21的第一端211穿入五通管I内所装设的轴承11中,随后,将该顶柱3自五通管的另一侧穿入,使该小径段322可拆卸地插设于该些推抵件21所形成的内侧面中,其中,该小径段322的直径大于该内侧面的直径,使该些推抵件21被该小径段322径向地向外推抵,使该些抵顶部213抵顶于轴承11的一侧,如图4所示;其后,将该固定部4抵顶于五通管I外侧,并自另一侧将螺杆5穿设于顶柱3的贯孔并螺设于固定部4的螺孔41,形成如图5所示的使用状态,其中,请参考图6,亦可将推挤柱6夹设于螺杆的头部51与顶柱3之间;最后,螺锁该螺杆5,即可利用螺杆5推挤顶柱3,再利用顶柱3的阶梯面推挤抵靠装置2,以抵靠装置2的抵顶部213将轴承11向外推挤,可令轴承11向外移动至固定部4的凹座42中,如图7所示,而可完成轴承 11的拆卸。请参考图8与图9,本实用新型除可拆卸轴承外,亦可供用于组装轴承。可先将轴承11套设于推挤柱6的第一段62,再将螺杆5穿设于推挤柱6与五通管I,随后将螺杆5螺锁于固定部4的螺孔,并使固定部4抵顶于五通管1,螺锁螺杆5后,即可利用螺杆5的头部51挤压推挤柱6,再利用推挤柱6的推挤面64将轴承11挤压进入五通管I中,完成轴承的组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抵靠装置2受顶柱3的推挤而径向地向外扩张,进一步抵顶于轴承11,于使用时是先将抵靠装置2单独地置入轴承11中,再组装顶柱3、固定部4与螺杆5,提供便利的使用方式。再者,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螺杆螺锁,进一步将轴承推挤取出,而不需另外准备拉拔轴承所使用的支架,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而易于携带。此外,本实用新型除可用于拆卸轴承,亦可用于组装轴承,可利用一组工具提供组装与拆卸的使用效果,实乃极具进步功效的证明。
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抵靠装置,包含至少两个推抵件与一束圈,该些推抵件环形地排列为管状,该些推抵件相互抵靠,使该些推抵件界定出一管状的外侧面与一管状的内侧面,各该推抵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各该第二端形成有一径向凸出的抵顶部,该些抵顶部沿该外侧面环形地排列,该束圈套设于该些推抵件,该束圈具有弹性,使该些推抵件具有向该外侧面的中心束合而相互抵靠的趋势; 一顶柱,具有一内周面与一外周面,该内周面围构有一贯孔,该外周面具有一大径段、一小径段与一阶梯面,该小径段连接于该大径段,该阶梯面位于该大径段与该小径段之间,该小径段的直径大于该内侧面的直径,该小径段可拆卸地插设于该内侧面,使该些推抵件被该小径段径向地向外推抵; 一固定部,形成有一螺孔与一凹座,该螺孔位于该凹座中央; 一螺杆,具有一头部与一身部,该身部自该头部轴向延伸,该身部形成有螺纹,该身部可拆卸地穿设于该贯孔并螺设于该螺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推抵件形成有一凹槽,该些凹槽环形地排列而相互连接,所述束圈容置于该些凹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的外周面更包含一前导段,所述小径段连接于该前导段与所述阶梯面之间,该前导段向远离该小径段的一端渐缩。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推抵件的第二端形成有一斜锥面,使所述内侧面形成有向该些第二端渐阔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推抵件的第二端形成有一斜锥面,使所述内侧面形成有向该些第二端渐阔的开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推抵件的第二端形成有一斜锥面,使所述内侧面形成有向该些第二端渐阔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推挤柱,该推挤柱形成有一穿孔,该推挤柱具有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该第一段的外径小于该第二段的外径,该第一段与该第二段之间形成有一推挤面,该推挤柱套设于所述螺杆,使该第二段位于该第一段与该螺杆的头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抵顶部为弧形的凸块。
9.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装置包含二半圆管形的推抵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装置包含二半圆管形的推抵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拆卸工具,它包含一抵靠装置,包含至少两个推抵件与一束圈,该些推抵件相互抵靠并环形地排列为管状,界定出一管状的外侧面与一管状的内侧面,各该推抵件形成有一径向凸出的抵顶部,该些抵顶部沿该外侧面环形地排列,该束圈套设于该些推抵件,该束圈具有弹性,使该些推抵件具有向该外侧面的中心束合而相互抵靠的趋势;一顶柱,其外周面具有一大径段、一小径段与一阶梯面,该小径段的直径大于该内侧面的直径,该小径段可拆卸地插设于该内侧面,使该些推抵件被该小径段径向地向外推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精简利于携带,操作简便,且既能用于拆卸亦能用于安装轴承。
文档编号B25B27/073GK202412196SQ2011205535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
发明者李文男 申请人:南宜国际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