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艉轴承压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18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船舶艉轴承压入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船舶艉轴承压入架。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轴系加工中,目前的艉轴承压入架为门型焊接式,由于绑材与母材的焊接,直接影响内孔加工质量,且门型压入架整体重量大、轴线水平、左右不易校中,在轴向压入受液压缸行程制约时,压入架调节不方便,而且在实船作业过程中准确性差,效率低,轴向压入力得不到有效传递,使得关键エ序质量控制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船舶艉轴承压入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船舶艉轴承压入架,安装在艉管的后轴毂上,所述压入架包括两个固定杆、与固定杆为可拆卸式连接的两个活动杆、横梁、压盖和液压千斤顶,固定杆对称的固定设在所述后轴毂的外圆周面上,活动杆与后轴毂的轴线平行,在活动杆的杆身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孔,横梁插入孔中支撑在活动杆上,压盖压在艉轴承的压入端的端面上,液压千斤顶一端抵在横梁上,另一端抵在IE in. Jll ο在所述活动杆上开有两个所述的孔。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杆通过多个螺栓紧固连接,所述螺栓沿所述后轴毂的轴线方向分布。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液压千斤顶之间还能够增设垫高块。在所述压盖的与所述艉轴承的压入端的端面接触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定心的止ロ。所述固定杆焊接固定在所述后轴毂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压入架可分解,结构简単,使用分体式取代固定式,校正准确,轴线精度进ー步提升,可重复利用,效率提高,劳动强度下降,在活动杆上开有多个用于横梁调节位置的孔,即使用分级行程可调,使压入过程调整方便,且更加安全可靠;用分体分级压入架,尤其适合船舶实船作业,体现出重量轻、准确性高、低成本、可靠性高的优点,解决了斜船台关键エ序安装校正不便的问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向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固定杆;2、活动杆;3、压盖;4、横梁;5、液压千斤顶;6、
艉轴承;7、后轴毂;8、艉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ー种船舶艉轴承压入架,为分体分级式压入架,安装在艉管8的后轴毂7上,位于斜船台上的实船作业,船舶轴线与水平线存在夹角,通过校正、正确传递轴向压カ是成功实施安装的保证。本压入架包括两个固定杆I、与固定杆I为可拆卸式连接的两个活动杆2、横梁4、压盖3和液压千斤顶5,固定杆I対称的固定设在后轴毂7的外圆周面上,活动杆2与后轴毂7的轴线平行,在活动杆2的杆身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孔,横梁4插入孔中支撑在活动杆2上,压盖3压在艉轴承6的压入端的端面上,液压千斤顶5 —端抵在横梁4上,另一端抵在压盖3上,将艉轴承6压入后轴毂7内。具体的各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操作如下校正固定杆I :根据斜船台特点,在艉管8铸件上标出轴线,应用事先加工斜块,通过框式水平仪校正斜轴线,调节压入エ装与之平行,以后轴承的轴线为对称中心线对称的装配两个固定杆1,镗孔前焊接固定杆I于后轴毂7的外圆周面上,保证精加工后的轴毂尺寸及精度。 连接活动杆2 :两个活动杆2与后轴毂7的轴线平行,活动杆2在内场加工好螺栓连接孔,并保证孔距和轴线与固定杆I配钻,作出配对标记,是安装后正确传递轴线的保证。轴毂镗孔完成后,活动杆2与固定杆I采用3根六角螺栓连接紧固,实现分体件安装组合,方便活动杆2的拆卸,螺栓并沿后轴毂7的轴线方向分布。在活动杆2上开有两个孔,实现压入架的压入行程可调节,横梁4根据需要插入相应的孔中,支撑在活动杆2上。安装压盖3 :清洁轴毂内孔、轴承表面,安装压盖3于艉轴承6压入的端面。压盖3制造通过车加工,留有止ロ,用于定心,保证轴向压入力均匀正确传递到轴承。压盖3侧平面用于保证艉轴承6压入轴向尺寸的限制。架设横梁4 :截取轨道,架设于活动杆2之间预制的孔处,作为横梁4。活动杆2的开孔处有两档尺寸分级可调,为适合不同的轴承尺寸及轴向推入距离设置。配合使用垫高块,在液压泵压入过程中有效达到行程。压入过程分体分级的压力架校正装配完成,是可靠实施实艉轴承6压入エ序的保证。首先,液压千斤顶5的活塞杆对准压盖3,每隔50mm,记录一次推入力;当液压千斤顶5的行程达到150_时,加入IOOmm高的垫高块,继续压入;当第二次达到液压千斤顶5的行程时;调节分级压カ架的横梁4位置,重复上诉压入步骤,直到压盖3压平,立即停止压入。拆卸过程关闭并拆除液压千斤顶5、抽出轨道横梁4、吊离压盖3、拆除活动杆2、刨去固定杆I。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分体式取代固定式,校正准确,轴线精度进ー步提升。可重复利用,效率提高,劳动强度下降。使用分级行程可调,压入过程调整方便,更加安全可靠。用分体分级压入架,尤其适合船舶实船作业,体现出重量轻,准确性高、低成本、可靠性高的优点。解决斜船台关键エ序安装校正不便的影响。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船舶艉轴承压入架,安装在艉管的后轴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架包括两个固定杆、与固定杆为可拆卸式连接的两个活动杆、横梁、压盖和液压千斤顶,固定杆对称的固定设在所述后轴毂的外圆周面上,活动杆与后轴毂的轴线平行,在活动杆的杆身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孔,横梁插入孔中支撑在活动杆上,压盖压在艉轴承的压入端的端面上,液压千斤顶一端抵在横梁上,另一端抵在压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船舶艉轴承压入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杆上开有两个所述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船舶艉轴承压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杆通过多个螺栓紧固连接,所述螺栓沿所述后轴毂的轴线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艉轴承压入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液压千 斤顶之间还能够增设垫高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艉轴承压入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盖的与所述艉轴承的压入端的端面接触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定心的止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艉轴承压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焊接固定在所述后轴毂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艉轴承压入架,安装在艉管的后轴毂上,所述压入架包括两个固定杆、与固定杆为可拆卸式连接的两个活动杆、横梁、压盖和液压千斤顶,固定杆对称的固定设在所述后轴毂的外圆周面上,活动杆与后轴毂的轴线平行,在活动杆的杆身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孔,横梁插入孔中支撑在活动杆上,压盖压在艉轴承的压入端的端面上,液压千斤顶一端抵在横梁上,另一端抵在压盖上。采用此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压入架可分解,结构简单,使用分体式取代固定式,校正准确,轴线精度进一步提升,可重复利用,效率提高,劳动强度下降,在活动杆上开有多个用于横梁调节位置的孔,即使用分级行程可调,使压入过程调整方便,且更加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25B27/06GK202462344SQ2011205536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朱春龙, 李永盛, 黄芝林 申请人: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