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829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包括机箱,辊头,针辊,所述机箱内部有电机与减速机通过皮带传送装置连接而成的动力机构,所述辊头通过联轴器与机箱内的减速机连接并位于机箱侧部,所述机箱侧部还铰接有一个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连接有针辊,下端连接有气缸,气缸通过气管与脚踏开关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辊头上还设有一定数量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对应着针辊上的针头。该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中小企业间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生胎的胶料之间存有空气,在生胎硫化时定型压力们不能将里面的空气驱除,就会产生气泡,因此轮胎硫化前的打孔,可以使硫化时将里面的空气驱除,是确保轮胎硫化后有良好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而目前市场上的轮胎打孔大都采用冲压式打孔,每次只能打一排,效率低并且还需要经常更换针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耐久,的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包括机箱,辊头,针辊,所述机箱内部有电机与减速机通过皮带传送装置连接而成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头通过联轴器与机箱内的减速机连接并位于机箱侧部,所述机箱侧部还铰接有一个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连接有针辊,下端连接有气缸,气缸通过气管与脚踏开关连接。所述辊头上设有一定数量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对应着针辊上的针头。机箱两侧部为对称结构。
[0005]本发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是:
[0006]1.辊头上设有环形凹槽结构,保护针头,使得针辊不易损坏,装置耐久度高。
[0007]2.该装置结构简单,单人即可操作,节省劳动力,便于中小企业间的推广应用。
[0008]3.该装置还可采用双辊头同时对两个轮胎进行打孔,大大提高打孔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图1为该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1]图3为该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2]图中标号的具体含义为:1.辊头,2.针辊,3.气缸,4.连接杆,5.脚踏开关,6.电机,7.减速机8.皮带传送装置,9.机箱,10.气管,11.联轴器,12.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中所示为一种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包括机箱9,辊头1,针辊2,所述机箱9内部有电机6与减速机7通过皮带传送装置8连接而成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头I通过联轴器11与机箱9内的减速机7连接并位于机箱侧部,所述机箱侧部还铰接有一个连接杆4,连接杆4上端连接有针辊2,下端连接有气缸3,气缸3通过气管10与脚踏开关5连接。进一步地,辊头I上还设有一定数量的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对应着针辊2上的针头。使用时将轮胎半成品套在辊头I上,然后通过脚踏开关5控制针辊2的移动,使其打孔。
[0014]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机箱两侧部位为对称结构,也就是说机箱两侧部都有辊头,连接有气缸与针辊的连接杆,以及连接气缸的脚踏开关,其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这样可以采用双辊头打孔,大大提高打孔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包括机箱,辊头,针辊,所述机箱内部有电机与减速机通过皮带传送装置连接而成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头通过联轴器与机箱内的减速机连接并位于机箱侧部,所述机箱侧部还铰接有一个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连接有针辊,下端连接有气缸,气缸通过气管与脚踏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头上设有一定数量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对应着针辊上的针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半成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机箱两侧部为对称结构。
【文档编号】B26F1/10GK203665621SQ20132076047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尹振刚, 薛迪平, 刘亚州 申请人:焦作市嘉豪橡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