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自由度可折叠移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25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两自由度可折叠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杆件(1)、第二杆件(2)、第三杆件(3)、第四杆件(4)、第五杆件(5)、第六杆件(6)、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所述的第一杆件(1)B端与第二杆件(2)C端、第三杆件(3)F端与第四杆件(4)G端分别通过连接轴(9)实现两个杆件相互转动的连接,第五杆件(5)球壳端与第六杆件(6)球形端通过球副连接实现两个杆件之间的相互转动;所述的第一杆件(1)A端与第四杆件(4)H端通过第一电机(7)相连,短连接轴(10)中端与第一杆件(1)A端配合实现两个杆件相互转动连接;第二杆件(2)D端与长连接轴(11)中端通过第二电机(8)相连,第三杆件(3)E端与长连接轴(11)中端配合实现两个杆件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五杆件(5)叉形端与短连接轴(10)配合连接,第六杆件(6)叉形端与长连接轴(11)配合连接。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可折叠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至第四杆件(1、2、3、4)通过转动连接依次相连,构成空间单自由度四杆机构。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可折叠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至第四杆件(1、2、3、4)的轴线夹角分别为60°。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可折叠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9)两端设有卡簧槽,用于对所连接两杆件进行轴向固定;短连接轴(10)两端及中部均设有卡簧槽,用于对所连接两杆件进行轴向固定;长连接轴(11)两端及中部均设有卡簧槽,用于对所连接两杆件进行轴向固定。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可折叠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机(7)的短电机轴穿过第四杆件(4)H端与第一杆件(1)A端通过顶丝固定连接;第二电机(8)的长电机轴依次穿过第二杆件(2)的D端与第三杆件(3)的E端与长连接轴(11)通过顶丝固定连接。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可折叠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实现机器人的滚动功能,包含以下顺序的控制步骤:

步骤a1,对第一、第二电机(7、8)进行调速,使第一电机(7)转速为第二电机(8)的二倍;调整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使第一杆件(1)与第四杆件(4)之间的夹角为60°;

步骤a2,第一电机(7)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8)逆时针转动,使机器人整体前倾,直至第二杆件(2)和第三杆件(3)接触地面;

步骤a3,第一电机(7)逆时针转动,第二电机(8)顺时针转动,使第一杆件(1)与第四杆件(4)之间的夹角为60°;

步骤a4,第一电机(7)逆时针转动,第二电机(8)逆时针转动,使机器人整体向右侧倾斜,直至第六杆件(6)着地,并由第二杆件(2)杆件与第六杆件(6)与地面接触支撑;

步骤a5,第一电机(7)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8)顺时针转动,使第一杆件(1)与第四杆件(4)之间的夹角为60°;

步骤a6,第一电机(7)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8)顺时针转动,使机器人整体向右侧倾斜,直至第三杆件(3)着地,并由第三杆件(3)与第六杆件(6)与地面接触支撑;

步骤a7,第一电机(7)逆时针转动,第二电机(8)逆时针转动,使第一杆件(1)与第四杆件(4)之间的夹角为60°;

步骤a8,第一电机(7)逆时针转动,第二电机(8)逆时针转动,使机器人整体向左侧倾斜,直至第二杆件(2)着地,并由第二杆件(2)与第三杆件(3)与地面接触支撑;

步骤a9,第一电机(7)顺时针转动,第二电机(8)顺时针转动,使第一杆件(1)与第四杆件(4)之间的夹角为60°;

以此完成机器人的一个滚动周期步态,多个周期的滚动步态可实现机器人的连续移动功能;

实现机器人的折叠功能,包含以下顺序的控制步骤:

步骤b1,对第一、第二电机(7、8)进行调速,使第一电机(7)转速为第二电机(8)的二倍;调整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使第一杆件(1)与第四杆件(4)之间的夹角为60°;

步骤b2,第一电机(7)逆时针转动,第二电机(8)顺时针转动,直至机器人整体折叠为柱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