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9800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食品生产与加工工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并引领我国制造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以自动化、信息化等为特征的现代技术密集型转变。

工业机器人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加工、焊接、搬运、喷涂、装配等工业生产中替代或协助人进行工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生产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人身安全。因此,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是由运动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传动部件构成。其中,运动控制器是机器人进行运动的最顶层规划装置,它将机器人要完成的动作转换成相应的控制器指令,并采集信号经过运算为电机等机器人动力装置提供控制信号,使机器人正确动作,所以它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

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研究现状:

(1)“PC/工控机(IPC)+运动控制卡”(PC模式):这种模式控制系统被称为基于个人计算机的运动控制系统,此种模式把与计算机相独立的、具备开放式软硬件结构的运动控制卡,通过PCI等标准的计算机总线连接至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在计算机主机内插入运动控制卡,与上位机控制软件一起构成数控系统,数控系统通过专用接口对驱动器和电机进行运动控制。通过在PC及操作系统下调用相关函数,可实现插补、伺服控制等基本运动控制功能。运动控制芯片(ASIC)或专用处理器(ASIP),一些芯片还是专门为数控机床设计的,如MCX314,具有各种基本插补功能,急停、硬限位等I/O控制功能,可实现对数字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控制。同时,还存在基于PCI、ISA等PC总线的以DSPs或FPGA或其他处理器如ARM等作为核心处理器的运动控制卡。PC模式运动控制系统体系虽然具备出色的开放性,但由于PC机的体积过大,基于PC机的运动控制系统不能集成到对体积严格要求的微小型工业系统内。另外,基于PC的运动控制系统虽然具备人机交互等丰富的功能,但对一些功能要求简单的工业系统就显得资源过剩,而过多的功能与接口又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同时,该类控制器主要基于微软Windows通用操作系统,而Windows不是面向工业控制而设计的系统,无法满足运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实时性控制要求;同时Windows操作系统是代码不开源的商品化操作系统,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实时性改造。

(2)“嵌入式处理器/IPC+实时操作系统”(非PC模式):

非PC模式的运动控制系统最主要的特点为运动控制器可独立于PC或IPC运行。工业环境存在很多限制,如空间体积等,而且存在各种电磁干扰。通过嵌入式技术,将运动控制器小型化并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既解决了稳定性问题,又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成本。

“PC模式”与“非PC模式”两种总体架构。“PC模式”运动控制器的优点在于基于PC机使得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同时可以利用PC机丰富的资源。缺点在于由于PC机的存在,使得控制系统体积过大,不利于集成;同时PC机资源过剩,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成本;普通PC机抗干扰能力低,使得整个运动控制系统稳定性较低,使得整个运动控制系统稳定性较低;PC机上处理过多的任务,影响运动控制系统的实时性。“非PC模式”运动控制器的优点在于利用嵌入式软硬件技术,减小了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规模,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集成度,满足了精度要求,提高了可靠性和实时性,同时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包括:

ARM处理器,其作为主处理器,用于事件管理;和,

FPGA处理器,其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作为协处理器,用于负责各个关节电机伺服控制、输出数字量控制、输出位置脉冲、接收编码器信号及扩展IO信号的处理。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中,所述ARM处理器与所述FPGA处理器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中,所述ARM处理器上设置有SPI接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中,所述ARM处理器为嵌入式。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中,所述ARM处理器包括集成于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电路板上的ARM核心板,所述ARM核心板通过排针将各个功能端口引出,并和FPGA最小系统接口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中,所述FPGA最小系统接口板采用的为Xilinx SpartanⅢ系列的FPGA芯片XC3S400。

优选的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还包括:利用长线传输驱动芯片AM26LS31将单端TTL信号转换为双端差分信号传输,以减小位置脉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电磁干扰。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运动控制器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ARM作为主处理器,更擅长事件管理,并且可以快速实现不同模式的切换,这对于操作系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2.运动控制器采用FPGA作为协处理器,解决了专用控制芯片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的不足,具备方便灵活的动态可重构性。同时,FPGA拥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执行能力,系统的实时性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3.实现了独立于PC或IPC运行的功能,利用嵌入式硬件技术,减小了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规模,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集成度,满足了精度要求,同时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硬件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ARM核心板的照片;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FPGA最小系统接口板的照片;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源接口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路脉冲信号的转换原理;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IO接口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拟量输出接口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器接口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发明主要架构方案:“ARM主处理器+FPGA协处理器”。

硬件系统的整体结构体系为:ARM核心板为上位主处理器电路板,通过SPI高速串行接口总线与下位协处理器FPGA进行数据交换。FPGA负责各个关节电机伺服控制、输出数字量控制、输出位置脉冲、接收编码器信号及扩展IO信号的处理。实现了独立于PC或IPC运行的功能,利用嵌入式硬件技术,减小了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规模,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集成度,满足了精度要求,同时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架构,包括:

ARM处理器,其作为主处理器,用于事件管理;和,

FPGA处理器,其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作为协处理器,用于负责各个关节电机伺服控制、输出数字量控制、输出位置脉冲、接收编码器信号及扩展IO信号的处理。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ARM处理器与所述FPGA处理器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ARM处理器上设置有SPI接口。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ARM处理器为嵌入式。

在上述方案中,作为优选,所述ARM处理器包括集成于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电路板上的ARM核心板,所述ARM核心板通过排针将各个功能端口引出,并和FPGA最小系统接口板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作为优选,所述FPGA最小系统接口板采用的为Xilinx SpartanⅢ系列的FPGA芯片XC3S400。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利用长线传输驱动芯片AM26LS31将单端TTL信号转换为双端差分信号传输,以减小位置脉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电磁干扰。

运动控制器的核心处理器必须具备多事件管理能力。同时,由于ARM架构的不断演进,半导体工艺的不断提高,新一代ARM的主要技术指标不断提高,主频由几十兆赫兹提高至几百兆赫兹,时钟周期大幅度降低,采用了改进型哈佛结构,能够同时进行数据读写操作和取指操作;流水线级数不断增加,提高了ARM并行处理能力;增加了增强型硬件乘法器设计,它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能够实现一些复杂的运动控制算法。因此,选择ARM作为运动控制器主处理器。

对于机器人多轴运动控制器,需要处理器具备多管脚输入输出能力,以实现电机编码器信号处理、位置脉冲及速度模拟电压输出等基本功能。FPGA作为专用集成电路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模块,既满足了IO扩展的要求,又通过在大规模门电路基础上的硬件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解决了专用IO扩展集成电路的不足,实现了输入输出功能的灵活配置。同时,FPGA具备其它处理器没有的并行处理能力,十分适合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同步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因此,选择FPGA作为运动控制器协处理器,与ARM配合完成机器人运动控制任务。

“ARM主处理器+FPGA协处理器”通信总线,最主要的特点是ARM与FPGA之间通过总线直接进行数据交互。FPGA上的总线接口可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DL)编程实现,不同的逻辑时序可实现不同通信协议总线接口。采用串行总线作为ARM和FPGA之间的通信载体,由于ARM处理器上有专用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接口,SPI通信速率可达25Mbps,满足机器人运动控制器通信速率要求,可作为该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第一代样机主,协处理器通信接口。具体硬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ARM核心板为上位主处理器电路板,通过SPI高速串行接口总线与下位协处理器FPGA进行数据交换。FPGA负责各个关节电机伺服控制,输出数字量控制DAC,输出位置脉冲,接收编码器信号,电机驱动器控制模式配置IO信号的处理以及扩展IO信号的处理。

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的核心处理芯片为ARM和FPGA。一款名为SBC84621的ARM核心板被集成到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电路板上,该板采用AMD CS5536CPU,扩展了存储容量为512Mb的DDR400SO-DIMM CL3。ARM核心板通过排针将各个功能端口引出和FPGA最小系统接口板连接,可利用该核心板上的以太网、串口、USB或音频等接口。FPGA最小系统接口板使用了Xilinx SpartanⅢ系列的一款FPGA芯片XC3S400,可满足本控制器系统设计要求。

ARM核心板与FPGA最小系统接口板如图2和3所示。

针对ARM和FPGA的特点,设计芯片外围基本功能电路,实现如电源供应、程序复位、程序的调试及下载。ARM核心板供电电压为3.3V,FPGA最小系统接口板需要3.3V、2.5V及1.2V三种电压供电,如图4所示。

为了减小位置脉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电磁干扰,利用长线传输驱动芯片AM26LS31将单端TTL信号转换为双端差分信号传输,如图5所示(图中为一路脉冲信号的转换原理):

运动控制器中存在两种输入输出开关量信号:一种是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式配置IO信号,当相关配置信号正确时,驱动器才可以正常工作,此种IO信号是基本IO信号;另一种是额外增加的输入输出开关量信号,来满足运动控制开关控制功能扩展,此种信号是扩展的IO信号。两种IO信号的处理方式一致。如图6所示,按照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推荐方式,对于运动控制器输出开关量信号,首先通过普通光耦TLP181将前后两级隔离,同时将CMOS电平信号转换为24V电压信号,然后利用达林顿管芯片ULN2804,将信号功率放大,提高驱动能力。

模拟量输出接口电路如图7所示。

驱动器接口电路如图8所示。

以上详细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首先,从运动控制器硬件架构的角度描述了控制器的总体结构,包括核心处理器的选择以及核心处理器间的通信总线的选择,最终确定了以“ARM主处理器+FPGA协处理器”以及SPI串行通信总线的硬件方案。接着,详细介绍了以各个单元电路的功能和设计,包括运动控制器核心及其外围基本电路。

如上所述,本发明将ARM核心板为上位主处理器电路板,通过SPI高速串行接口总线与作为下位协处理器的FPGA进行数据交换。FPGA负责各个关节电机伺服控制、输出数字量控制、输出位置脉冲、接收编码器信号及扩展IO信号的处理。实现了独立于PC或IPC运行的功能,利用嵌入式硬件技术,减小了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规模,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集成度,满足了精度要求,同时降低了成本。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