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杆长度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034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扳手杆长度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杆长度调整结构,其主要是利用扳手杆与套接柄所卡设的胶环结构,使该扳手杆于套接柄中空部伸缩移动时,得产生抵压中空部内壁边的定位状态。



背景技术:

现今扳手的使用,其扳手杆若长度越长的情况下,将可使扳手转动作业物时更为省力,但考虑到运输及包装的成本,则需舍弃长柄身的结构;因此有技术人员开发出通过扳手杆的伸缩结构,具有可兼具使用省力性及收纳便利性的功效。

而目前扳手杆的伸缩结构,大多于扳手杆上设置弹性卡珠,并于外套柄的中空部壁缘挖设多条间距相隔的沟槽,因此通过扳手杆伸缩移动时,使其弹性卡珠卡设于沟槽内,进而达到扳手杆长度的调整及定位。

然而,上述结构虽可达到扳手杆伸缩的效果,但由于外套柄内的沟槽须为间隔式配置,故无法产生无分段伸缩调整的形态,且为了达到多段调整的目的,其沟槽的设置须相对增多,如此也提高制造的成本,故难称为理想的结构设计,应有待设法加以解决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已知扳手的伸缩设计未尽理想,因此发明人研创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杆长度调整结构,即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扳手杆与套接柄所卡设的胶环结构,使该扳手杆于套接柄中空部伸缩移动时,得以产生扳手杆与中空部内壁边相互抵压的定位状态,据以达到无段伸缩的尺寸变化状态,而获得一极佳的结构;且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可大幅降低制造的成本并有效提升扳手组装的速度,据以符合良好的产业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扳手杆身上所设的可伸缩圆柱体结构,配合手持套柄中空部内壁上所挖设的斜坡沟槽,使扳手本体欲向外抽伸时,该扳手杆的圆柱体移动至斜坡沟槽时将向外推挤,并卡抵于斜坡沟槽处,进而产生扳手杆拉伸的最大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伸动作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缩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缩动作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扳手本体 11扳手杆

12扳手头 13第一环沟槽

14第一胶环 15槽孔

16弹性件 17圆柱体

20手持套柄 21中空部

22套接孔 23第二环沟槽

24第二胶环 25斜坡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谨配合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再予举例进一步具体说明于下:

首先,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于结构设计上,该扳手本体10主要有一扳手杆11,而扳手杆11的前端连结有一扳手头12,又扳手杆11的后段部挖设有一第一环沟槽13,该第一环沟槽13上套设有一第一胶环14,且位于第一环沟槽13前端的扳手杆11上,设有一槽孔15,并于槽孔15内置有一弹性件16及一圆柱体17。

其次,该扳手杆11自其后端套接有一手持套柄20,该手持套柄20自前端的套接孔22向内贯穿有一中空部21,而该中空部21近套接口22的内壁上挖设有一第二环沟槽23,该第二环沟槽23内则塞设有一第二胶环24,又位于第二环沟槽23后端的中空部21内壁上,则另挖设有一斜坡沟槽25。

再者,请同时参阅图1、3、4、5所示,该扳手杆11由手持套柄20的套接孔22向中空部21内插结,而当扳手本体10欲向外抽伸时,该扳手杆11的圆柱体17移动至手持套柄20的斜坡沟槽25将通过弹性件16向外推挤,并卡抵于斜坡沟槽16处,进而产生扳手杆11与手持套柄20拉伸的最大限位;又当扳手杆11于手持套柄20中空部21内移动时,其扳手杆11后端的第一环沟槽13及中空部21前端第二环沟槽23内的第一胶环14和第二胶环24将 同时抵紧于扳手杆11及中空部21内壁边,据以产生磨擦定位的功效,如此将可达到扳手无段伸缩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经由机构的组成设计而提供多段工具共享的功效,确能有效解决一般工具携带及替换的缺失,除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外,更有效的减少购置工具的成本,整体而言,诚不失为一优异、突出的创新设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