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侧门门槛卡扣组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786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后侧门门槛卡扣组装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侧门门槛卡扣组装工装,属于车门组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后侧门门槛比如MC30型号的后侧门门槛本体在进行卡扣安装时,因后侧门门槛本体上具有弧形端,导致在进行卡扣安装时,须用手按住产品后再进行卡扣装配,一方面至少需两人进行协助安装装配,另一方面,因卡扣安装需敲击卡扣,将带弧形产品的后侧门门槛本体直接放置于工作台上并敲击,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且效率低下,浪费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后侧门门槛卡扣组装工装,其结构简单,装配便捷,保证了装配时后侧门门槛的产品质量,同时还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后侧门门槛卡扣组装工装,其包括有底座,该底座顶端水平设置,在该底座的顶端一端具有与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弧形端,并在该底座的顶端一侧固设有可对所述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侧边进行定位的竖向定位板,该竖向定位板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弧形端的一端,且该竖向定位板的一端端部与所述底座的端部相平齐,另一端端部延伸至所述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可容纳所述待装配后侧门门槛上的防滑筋的槽体。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由所述底座的非弧形端端部延伸至所述弧形端位置,且该槽体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定位板垂直于所述底座上,且该竖向定位板的一侧侧面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相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及其上的弧形端、竖向定位板、槽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具有承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装配便捷,通过底座顶端、弧形端及竖向定位板形成对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水平定位,进而避免了因该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自身结构而造成需至少两人配合进行装配的情形,保证了装配时后侧门门槛的产品质量,同时还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3所述后侧门门槛卡扣组装工装,其包括有底座10,该底座10顶端水平设置,在该底座10的顶端一端具有与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弧形端11,并在该底座10的顶端一侧固设有可对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侧边进行定位的竖向定位板12,该竖向定位板12位于底座10远离弧形端11的一端,且该竖向定位板12的一端端部与底座10的端部相平齐,另一端端部延伸至底座10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便捷,通过底座10顶端、弧形端11及竖向定位板12形成对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水平定位,进而避免了因该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自身结构而造成需至少两人配合进行装配的情形,保证了装配时后侧门门槛的产品质量,同时还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地,底座10顶端起支撑作用,为了避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在该底座10底部具有承重结构,比如底座10本身具有一定重量,或者在该底座10底部设置螺钉孔或铆钉孔,使其与工作台可拆卸固连;又比如在该底座10底部设置装配夹,使其可定位于工作台的边缘位置等等。弧形端11对待装配后侧门门槛起横向定位,竖向定位板12对待装配后侧门门槛起纵向定位,以保证对该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整体稳定定位。并在底座10的顶端设置有可容纳待装配后侧门门槛上的防滑筋的槽体13,进一步确保底座10顶端与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定位配合,从而保证对该待装配后侧门门槛的准确装配。

本例中,该槽体13由底座10的非弧形端11端部延伸至弧形端11位置, 且该槽体13的数量为两个。而竖向定位板12垂直于底座10上,且该竖向定位板12的一侧侧面与底座10的一侧面相平齐。

为了本工装的整体稳定性,底座10及其上的弧形端11、竖向定位板12、槽体13一体成型,比如采用一整块型材进行机加工铣成;又或者采用注塑件进行机加工制成,制作工艺简单便捷,且成本低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