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段中间套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149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扇形段中间套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扇形段中间套拆卸装置,属于冶金连铸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梅山炼钢厂2#连铸机扇形段在维修时需要将其上的中间套从基座中拆卸下来,以更换上面的密封圈,但是在拆卸过程中发现中间套很难从基座中拔出,原因是长时间使用后中间套和基座之间形成的水垢和锈蚀将缝隙填满,拆卸时这些水垢和锈蚀对密封圈形成挤压作用,造成了拆卸困难。以前采用的拆卸方式是用钳子拔,或用撬棍撬住中间套上的槽口往上撬,由于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一致,这样的拆卸方式不但很难将中间套拆下,而且易打滑造成伤害事故,并易将中间套撬坏,造成财产损失。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扇形段中间套拆卸装置,该技术方案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方便、平稳、快速的将中间套拔出;防止拆卸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扇形段中间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包括隔套、拉爪、螺杆以及手柄,所述拉爪设置在隔套内,所述拉爪上端通过螺杆连接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套设置为U型,所述隔套的两侧设置为平面。底部直径与中间套直径相同,中间套卡入后可自动定心,使拆卸时的受力点与中间套的中心重合;并且隔套1的两侧加工成平面,防止在转动手柄5时隔套1跟转,可用扳手加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拉爪的背部设置有键槽,从隔套上旋入止动螺钉插入键槽内。防止旋转时拉爪2跟转;也可防止在使用和存放时拉爪2从隔套1中脱落,造成零件丢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整体设计巧妙、结构紧凑;2)该技术方案中操作简单,可方便、平稳、快速的将中间套拔出;防止拆卸不当造成人身伤害;防止拆卸不当造成中间套损坏;3)该技术方案成本较低,便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剖视图;

图3为图1侧视图;

图中:1-隔套,2-拉爪,3-螺杆,4-螺母,5-手柄,6-止动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3,一种扇形段中间套拆卸装置,所述拆卸装置包括隔套1、拉爪2、螺杆3以及手柄5,所述拉爪设置在隔套1内,所述拉爪上端通过螺杆连接手柄5。该技术方案使用拉爪卡在中间套密封槽内,拉爪上连接一螺杆,转动手柄,使螺母旋转,拉爪和螺杆一同向上运动,将中间套平稳的从基座中拔出。使用本装置拆卸中间套时,中间套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并且使用螺旋上升原理代替了原来直接往上拉拔或用撬棍撬的方式,使拆卸省力、平稳,避免了拆卸不当造成的中间套损坏和人员伤害,提高了检修效率。

实施例2:参见图1-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套1设置为U型,所述隔套的两侧设置为平面。底部直径与中间套直径相同,中间套卡入后可自动定心,使拆卸时的受力点与中间套的中心重合;并且隔套1的两侧加工成平面,防止在转动手柄5时隔套1跟转,可用扳手加以固定。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参见图1-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拉爪2的背部设置有键槽,从隔套上旋入止动螺钉插入键槽内。防止旋转时拉爪2跟转;也可防止在使用和存放时拉爪2从隔套1中脱落,造成零件丢失。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工作原理:参见图1-图3,扇形段中间套拆卸装置由隔套1,拉爪2,螺杆3,螺母4,手柄5,止动螺钉6组成,首先转动螺母4将拉爪2调整到与中间套槽口一样的高度,将本拆卸装置放在基座上向前平推,使中间套卡入隔套1的U形槽内,同时使中间套上的密封槽卡在拉爪2上,转动手柄5,使螺母4旋转,拉动螺杆3和拉爪2向上运动,将中间套从基座中拔出。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